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
正文
第十一讲 北静王之谜(2)
这个人物年龄比曹雪芹略大,他的形象、气质应该就和《红楼梦》第十四回、十五回所写到的北静王是一样的。而且这个允禧后来他的谥号为“靖”——谥号,就是过去王公贵族死了以后,皇帝会给他一个最后的评价,用一个字,个别情况下可能用两个字,多数情况下用一个字来盖棺论定,这就是谥号——允禧去世后,他的谥号就被定为“靖”。北静王的“静”字,很可能就是从“靖”字演化过来,而且他后来封的是郡王,这个“郡”字和“静”字也很接近,字音很接近,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北静王的生活原型,跟允禧很贴近。
生活当中这个原型,允禧,他和曹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像天香楼这样一个小说里面的具体的建筑的命名,和这个生活当中的人物,都是有关系的。
说到这儿,我必须把那个撂下的话茬再拾起来,因为有的听众朋友可能已经按捺不住了,说你刚才不是说了,还有一个永,你现在又说允禧,允禧是和雍正一辈的人,年龄小,辈分大,而你说的永,这个永他是乾隆的儿子,他不是孙子辈吗?从允禧往下算不是孙子辈了吗?这两个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永是允禧的孙子辈,你折算得非常准确,但他们俩确实有关系,非同寻常的关系。什么关系?当这个允禧死了以后,他们家就绝后了。而当时乾隆上台以后,为了维护皇族的团结,实行了一个政策,“亲亲睦族”,就是皇族之间在他父亲那一代,甚至他祖父那一代,结下的仇怨太深了,所以他一上台就觉得大家都是亲骨肉,要去亲近自己的亲骨肉,要以亲爱的一种态度和原则,来对待自己的亲骨肉,睦族,睦就是“和睦”的“睦”,就是一个宗族里面大家要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乾隆这样做是对的,那个时候你不抚平前两朝所留下的政治伤痕,你怎么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呢?你要巩固你的统治,首先就要把上层团结起来,所以当时乾隆心很细,他发现他的一个叔叔允禧死了以后,家里就没有后代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一个儿子,就是这个永,过继给允禧作为允禧的孙子。明白这个关系了吧,这两个人后来就形成了真正的直系嫡传的祖孙关系,所以这两个人实际上先后在同一个王府里面,承袭着同样的爵位。因此这两个人就都和曹家有关系,这个永虽然比曹雪芹小,但乾隆把他过继给允禧显然也不是偶然的、随便的,很小这个孩子就到他这个叔爷家里面去玩儿过,应该也是一个喜欢吟诗作赋的人。后来永印行过《九思堂诗抄》,把他过继给《花间堂诗草》的作者为孙子,的确再合适不过了。曹雪芹跟随曹去允禧府里做客,在永过继到这个府里以前,他们应该就见过面,曹雪芹对此印象很鲜明,所以他后来写书,就把他们祖孙两个人,合并成为了一个艺术形象,就是北静王。
大家知道北静王这个角色出现以后,他有一段话,就是北静王当时邀请贾宝玉到他的府邸里面做客,他说,“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他没有政治野心,没有夺取最高权力的欲望,但是呢,他在自己家里面搞了一个政治俱乐部,各地来的高人名师可以在他那里聚谈聚谈,这个在那个朝代从皇帝的角度是不允许的,是不能容忍的,不可以这样的。但是,北静王在书里面,他就公开了自己有这么一个特点,他经常招集各地来的高人到他的府邸里面高谈阔论,而且他还邀请贾宝玉去,而实际在当时的社会生活当中,允禧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经常在他的府邸里面举行诗会,他后来为什么出诗集啊?一个人写诗很寂寞啊,咱们看《红楼梦》就知道了,是不是啊?大观园一共没几个人,探春还要发请柬,给每个人写一封信,把他们邀请来,组织一个诗社,那么生活当中的允禧他有这个条件的话,当然要这样做,所以就邀请了很多人去他府里。估计在这个乾隆元年,曹家小康以后,曹,还有少年时代的曹雪芹,他们都去过,所以他们对允禧应该是很熟悉的,对他很仰慕的,并且和常到他的府邸来往的小孩永也是很熟的。所以曹雪芹最后就把这个允禧的形象和永的名字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书中的艺术形象北静王。这个北静王显然在小说里面就属于我刚才说的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一派的庇护伞,他本人可能对夺取皇权没有什么兴致,但是他的情感是朝义忠亲王老千岁的余党这边倾斜的。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更新时间:2024/11/25 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