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红楼梦忆>> 正文

四十八 都江堰


    所谓“都江堰”,就是在水枯季节,于江水流出万山、直泄平原的出口处,于江心修一巨型分水坝。水坝前低而锐,后宽而高。山洪暴发时,水头被坝一分为二。从现代科技的眼光来看,这工程是用力学分力原理以减少水势,从而把眼江水份为内江、外江两股;然后再引为沟渠,以收灌溉之利。
    当然,在两千年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修建这样大工程,是极为困难的;其修建手段,无疑也是较为原始的。但前人运用自己的智慧,观察分析了自然,洞察了物理之关键,便总结出了符合科学原理的施工办法,因而取得了成功。
    在祀奉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的影壁上,有六个擘窠大字:“深淘滩,低作堰”。这就是李冰修筑都江堰的原则。又有两行石刻云:“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也是治理都江水利的原则。
    据范成大《吴船录》云。“四十里至永康军(指由郸县安德镇来),一路江水份流,入诸渠皆雷鸣雪卷,美田弥望。所谓峨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崇德庙在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现在的二王庙,就是范成大说的“崇德庙”。自然建筑物几经兴废,早已不是宋代的了。
    现在的庙门大匾,是四十三年前冯玉祥将军所题。庙中匾额不少,但大多是清代的。明清以来,成都府知府或二府同知有专管水利者,日“署水利同知”,每年有专款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庙中现有清光绪丙午(1906)知成都府事兼署水利向知文焕的一块石刻。其词云:
    深挖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阔,留雷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获(即旱字)。水画符,铁桩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毋擅变。
    从这块石刻的词句中,可以较为具体地了解到都江堰的旧时水利工程情况。
    二王庙是道士庙,保存了历代奉把纪念李冰父子的传统。庙产一度为园林部门管理。近年落实宗教政策,庙中诸事又由道士负责。除了有道士之外,还有几位青年女冠,在庙中修炼。
    二王庙的当家道长,今年九十三岁了。身着毛料花呢道服,风度极好。在我们拍戏时,他老人家常常在一旁看热闹,似乎真是庙里“打醮”一样。据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当年的“崇德庙”,“柯祭甚盛,岁到羊五万。民买一羊将以祭,而偶产羔者亦不敢留,并驱以享。庙前屠户数十、百家,永康郡计至专仰羊税。”由此可以想见宋代潮崇德庙盛况。今天的二郎庙,则已成为游览胜地,每天来此的中外游客极多。加上剧组在此拍摄“贾府庙中打醮”,就更热闹了。
    当然,《红》剧为何选中在这里拍摄“打醮”的大场面,则容我在下节慢慢表来。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