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奉旨回家省亲不到一天,贾家为此忙了一年。除了兴建省亲新园之外,还请人到处采买小尼姑、小道姑,教她们诵经。各色的古董、文具不可缺,每个园里该饲养的鸟、雀、鹿、鹅也必须考究,忙坏了负责办事的人。贾蔷因此奉命到苏州采买十二个女孩子,安置在薛姨妈已经迁出的梨香院中,并请老师来教这些女孩演戏。一年之间,日日夜夜不得闲。
转眼到元宵,贵妃省亲之日,宫里先打发了太监到贾府巡视,看看一切是否准备妥当。元月十五前一夜,全家上下都不曾合眼,下人忙着焚香插花,贾母这些受有爵位的家人,都穿上各品的官服,一大早即在大门外等候。人数虽然众多,但安静得连一点咳嗽的声音也没有。
忽然间,马蹄声迢递而来,一对又一对的太监到了荣府门前下了马,面西而立。来了十几对太监后,才隐隐听到远方鼓乐之声。不久,华丽的各色旗旌与宫扇随檀香味慢慢行来,一队队太监捧着香巾、绣帕、漱盂和拂尘,缓缓走近,最后才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以黄金为顶、鹅黄色绣凤丝帘的轿子。轿子一到,众人跪下迎接。轿子进了大门口后,身为贵妃的贾元春由昭容、彩嫔扶下轿子。
元春自入宫后,从未出过宫门,这一次省亲,已是圣上隆恩。过去宫中的妃嫔,不管品级如何,终其一生,哪曾回过自己家里?贾元春强忍住眼泪,静静地打量陌生的园子,只见园中香烟缭绕、灯影缤纷、丝竹合影,四处一片银光雪浪一般的景致,哪里是记忆里的老家呢?她点头叹息道: “太奢华了!”
照例更衣之后,太监请她登舟。人在舟上望去,两边都是水晶玻璃制的各色风灯;每一棵夹岸的柳树上,也系着各色绸绫纸绢做的假花,水中还有各种仿荷花、水鸟灯笼,人行舟上,仿佛置身琉璃世界中。
元春一路静赏这些灿丽的景致,忽看见灯匾上有“蓼汀花溆”四字。元春问,是谁题的字?太监忙过去问话。元春听说是宝玉拟的题,心里十分欢喜,笑说: “‘花溆’就好,何必‘蓼汀’?”太监忙着下舟登岸,传给贾政知道,贾政立刻依令命人换掉。
元春入宫时,宝玉才三四岁,当时启蒙他读书的人,其实就是这个长姐。俗话说,长姐如母,元春入宫后最念念不忘的也就是这个小弟,怕父亲管得太严,又怕祖母太过宠爱,常常捎信回家,问宝玉学习状况。十年不见,亲竟成疏,心中激动难平。
至省亲正殿,乐声大起,太监们引贾政、贾赦及家眷等人上殿行礼,元春下谕免了。又更了一次衣,这才坐上省亲车驾,换她到祖母处行家礼。双膝还未下跪,贾母和王夫人已先跪地将她扶起。元春一手扶着贾母,一手挽着母亲王夫人,三个人心里都有许多话要讲,但一时之间,只是含泪相对。
过了许久,贾妃才强忍悲伤,挤出笑容来,安慰祖母和母亲: “你们送我到那见不得亲人的地方,好不容易才回家,却拿大好光阴掉眼泪,可不是浪费么?过一会儿,我一离家,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见面?”说完,久居深宫的酸楚却都上了心坎,不禁哽咽。邢夫人连忙过来劝,请女眷们一一参见。
和众人一一答礼罢,贾妃因还没看见宝玉,心中悬念,问贾母: “宝玉呢?”
贾母答: “依礼数,没有官职的男子,没有贵妃口谕,不得擅入。”贾妃赶紧下令太监们将宝玉带进来。待他行完国礼后,就将他揽在怀中,摸摸他的脖子,说: “长得越来越好了……”话末说完,泪如雨下。
这时尤氏和凤姐上来,说: “筵席已经备好。”贾妃起身,要宝玉走在前面,随着众人步入花园中,欣赏园内的亭台楼阁和小山清流,眼看处处华丽新奇,赞不绝口,但又劝阻众人不可过分奢华。到了正殿,下令大家免礼归座,大开筵席。
餐毕,贾妃命人准备笔墨,为这个省亲新园题名为“大观园”,并作了一副对联,又将刚刚看的几个灯匾改了名字:
叫“有凤来仪”的地方题名为“潇湘馆”,“红香绿玉”一匾改为“怡红快绿”,题名为“怡红院”,又亲自取了一些院名,如蘅芜苑、浣葛山庄、大观楼、缀锦阁、含芳阁、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题毕,要宝玉为四个大院落各作一首五言律诗,几个姐妹则各择一个匾额之名作一首诗,试试她们的诗才。
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众人已先后作好诗,送到贾妃面前。贾妃依次看姐妹们的题咏,个别称了一番,笑着对迎春、探春、惜春说道: “到底还是薛、林两个妹妹才气出众,胜过我们家姐妹。”
虽然受了贾妃赞美,黛玉心中却不是滋味。原来,黛玉有心在今夜大展诗才,将众人压倒,但贾妃只命一人作一首,她便不好违命多作,只是拼凑一首覆命。
贾妃评断完,宝玉还在忙着作“怡红院”一诗,起稿里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瞄到了,说: “刚刚贵妃才把“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你这会儿偏又要用‘绿玉’,不是和你姐姐过不去么?”
宝玉听她这么说,心想也对,但偏偏又想不到一个词来形容芭蕉,急得忙擦汗,宝钗又悄悄提醒: “你把“玉”字改成“蜡”字不就对了?”
“绿蜡可有出处?”宝玉问。
宝钗对他努努嘴: “看你一急,什么都不记得了呢!将来有一天到皇帝跟前殿试,恐怕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唐朝钱咏芭蕉头一句,不是‘冷烛无烟绿蜡干’吗?”
宝玉这才想起来,抓着头笑道: “该死,该死,连这都不记得了,姐姐真是我的好老师。以后只叫你师傅,不叫你姐姐了。”
宝钗笑道: “还不赶快作,在那里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上头那个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怕他再多说话耽误时间,赶忙抽身走开。走了宝钗,又来了黛玉,看他绞尽脑汁只完成三首,自己刚刚又没写过瘾,决心要帮他,吟成一首“杏帘在望”,写在纸条上,搓成团子,丢到宝玉跟前。宝玉打开一看,这一首果然比自己作得高明许多,兴高采烈地交卷去了。
贾妃一一细读了,喜形于色,说: “果然有进步!”指出咏浣葛山庄的“杏帘在望”是四首诗中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