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三国评论精选
>>
正文
好人过誉的典型--孔明 作者:郭亮
诸葛亮是一个智慧的化身,忠良的典范,清廉的代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过各式各样的优秀人才,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但谁也没有象诸葛亮获得那末高的声誉。碰到难题要开诸葛亮会解决,强调动脑筋用智慧;要求官员忠心耿耿或评价一个好官,多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明的这句话,这句话与其人的高风亮节已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有人评论《三国演义》有三绝,其中一绝为智绝——诸葛亮。但小说的描写过于夸张几近失真,故鲁迅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不是人而是神了,却适合小市民的口味。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满足这样虚假的而要求真实的,这是欣赏者也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提高的规律,戏说式的演义历史,只不过是满足低档层次的需要,那个阶段随着文化的普及与文化禁锢时期的消失而远去。
诸葛亮的祖籍是山东琅琊阳都人,据《吴书》称其先姓葛,家住诸城后迁往阳都,阳都原有一家姓葛的,为了区别自称诸城的葛——诸葛,自此就姓诸葛了。这样看来祖先为葛姓,《风俗通》指出,其先为秦末大泽乡起义陈胜的部下葛婴。汉文帝时追封葛婴开国之功,封为诸县侯,其后因以为氏称诸葛。汉元帝时诸葛丰为司隶校尉,是他们记得的有名气的前辈,父诸葛珪,“汉末为太山郡丞”早逝,兄弟姐妹随从父诸葛玄生活。袁术任诸葛玄为豫章太守,诸葛玄带诸葛亮与其弟上任,从这可看出大哥诸葛瑾较早就出去找生活去了。还没到任,汉政府就任朱皓为豫章太守,于是诸葛玄转而去投过去相识的刘表。《献帝春秋》提供了另一个版本“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太守刘繇求兵击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叔叔就在这样无序的年代死于权力的争夺战中,由此在荆州诸葛亮是没有大树好乘凉,只能自食其力躬耕隆中。
他少年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叔叔又死于非命,坎坷增益其所不能,从小就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与独到的见解。他与石广元、徐庶、孟公威、崔州平交游,这些人都是当时的俊杰,而诸葛亮又高出他们一截。他自比管仲、乐毅,心胸很大,而这几个朋友也赞同“谓为信然”。
诸葛亮在荆州并不象我们想的是个农民,只低头种地,他还抬头看路,观其大略,密切注视周围的变动:中原战争的进程,曹操何时南下,孙权是否还要向荆州用兵,中央政府的诏令,各地州郡官员的人事变动等。他也有一个非常广泛的关系网,诸葛亮的岳父为黄承彦,岳母蔡氏的妹妹乃刘表的后妻蔡氏,诸葛亮的妻黄氏就是刘表妻的外甥女,诸葛亮在荆州就与最高当局有了很近的关系(《襄阳耆旧传》载:“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黄承彦妻,小女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刘表的儿子刘琦曾向诸葛亮求计避祸,这样隐密的事如不是亲戚怎能透露,诸葛亮与刘琦的关系为后来刘备占据荆州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诸葛亮与荆州的庞家也有密切关系,德高望重的庞德公,与诸葛亮是忘年交,《襄阳记》“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娶了诸葛亮的二姐,后为魏国的黄门吏部郎。他又与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同为杰出人物,卧龙、凤雏的评价又是庞德公作出的,诸葛亮与庞家的关系也非寻常;当权者阶层的蒯家在荆州权倾朝野,蒯家的蒯祺娶了诸葛亮的大姐,在曹操进军荆州时,随蒯家一起投奔了曹操,蒯祺任房陵太守,后为孟达所部杀害。庞统的弟弟庞林娶的是习家习祯的妹妹,习家被称之为“宗室富盛,世为乡豪”,是襄阳有名的士族。马良与诸葛亮关系很密切,马良尊诸葛亮为兄,除了杨家没找出有关系的记载外,当时荆州的豪族庞、黄、蔡、蒯、习、马几家都与诸葛亮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从这些来看,诸葛亮并不仅是在隆中躬耕田野就可以被人识别为人才的,因为他有许多方面的关系,才可以被人宣传推荐,也才可以被人了解认识,他的才能才会得到发挥。他与那么多优秀人才相处,受到较好教育、启发,加之他的独到的思维方式,才可以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自己选择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后来诸葛亮得知徐庶、石广元在魏国的官阶不高,“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如果他也和几个朋友一样北上投曹,或者东去就孙,中国的历史就不会有千古一相,他也不会有空前绝后的声誉,也许该叹的将是他自己了。
诸葛亮是如何选择刘备,刘备又是怎样发现了这样一个天才,历史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我们只能据现有的东西进行分析归纳,进行主观的推测,至于是不是符合客观,那只得寄希望于今后有新材料的发现和又研究出新的科学的方法了。我只求言之有据,推之成理。刘备三顾茅庐见之于《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也出现在《前出师表》里,“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有的解释为,刘备去隆中去了三次找诸葛亮,诸葛亮才见刘备。我觉得这个解释有些于理不通,二十七岁的诸葛亮为何自矜如此?去三次才见,那时刘备五十多岁,是左将军豫州牧,无论如何拒见得没有道理。我看小说的处理有一定的合理性,两次孔明没在,这样一方面刻意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另一方面也没让拒见的高傲损坏诸葛亮的形象。《魏略》讲了另一个版本的两人相见的过程:“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眊,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復有远志,但结眊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次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悅,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这段写的是诸葛亮见刘备,似让人不能接受,不如三顾表现那一段思贤若渴之殷切。但所写的内容都切实际,刘备编帽子,织席贩履是刘备的出身,编个东西自是习惯的事。刘备当时顾虑的就是人少怎么抗曹的问题,而再求刘表增兵,已“阴御之”的刘表不大可能同意,诸葛亮出的主意,只有长期生活在荆州的人才能想得到,既不让刘表出人,又能抵御曹操,两全其美,这才像是诸葛亮的办法。而且两种书都持这个看法,不能忽略,至少是聊备一说。
我倾向于诸葛亮先见了刘备,虽对其主意有好感只是这年轻人没太引起刘备的重视,后经徐庶的介绍,使刘备感到诸葛亮的价值,本人有才,社会关系又很广泛才令刘备青眼相加。后刘备当三顾茅庐以备军计,每次去应该都是谈当前的政治荆州的前途,诸葛亮见刘备时既谈了社会的一般情况,又出了很好的主意,算是给刘备一个见面礼,使刘备对他有了极好的印象,待为上宾。在刘备访贤的过程中,别人的褒扬启发了刘备,使他主动去与这个年轻人畅论天下事。《襄阳记》说“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有了司马徽的指点,又有徐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的推荐,几件事综合起来,刘备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明确的结论,此人真有本事是个人才,应该找来与己共谋大事。志不同不相与谋,第一次相见,必是谈了大致表面的观点,刘备发现诸葛亮这个年轻人许多看法与自己很一致,从后来的进程看,诸葛亮在治理国家中严刑峻法,与刘备的思想完全一致。第二次,可能感情又深了一步,谈到身世,使刘备惊讶于诸葛亮有那么广泛的社会关系,刘备的事业需要大量的人才,自忖:诸葛亮不能不依靠。有了孔明就犹如拿到一张联络图,荆州的人才不论贤愚高下尽在掌握之中。我想诸葛亮归刘备的时间应是在屯新野的时候,因为从那时起,“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第三次,随着两人的日益接近,诸葛亮拿出了隆中对策,为刘备策划了战略部署,使刘备由困顿转到顺利开展事业的大好时期。
诸葛亮之选择刘备,是因为机遇,曹操与荆州当时为对立面,虽然荆州的当权用事者如蒯越等劝投降曹操,大多数荆州人士是与曹操对立的,从后来刘备逃往江陵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有十余万人之多,可见荆州人与曹操对立的程度之深。诸葛亮也不选择孙权,他自己说孙权不能重用自己,《袁子》曰:“张子布荐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除此之外,曹操与孙权事业成功的比刘备早,人才骨干早已济济一堂,即使去了也不能大用重用,人才的高下固然要有人吹嘘,更主要的是实践,锥处囊中,才脱颖而出,不让你处囊中不给你实践的机会,你如何表现才干?曹、孙那么多谋士,有什么重要任务,怎能轮到诸葛亮这样的年轻人?而刘备则不同,兵微将寡,人才奇缺,象诸葛亮这样的就更少了。而与诸葛亮同层次的庞统,在东吴只是个功曹,《江表传》“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东吴庞统才是个周瑜的功曹,而到了刘备处成为仅次于诸葛亮的重要谋士。应该说,东吴那边不会不知道凤雏的大名吧?
诸葛亮到了刘备那边也没有马上就安排工作处其显要位置,只有出使吴,游说孙权,成功地促成孙刘联盟,刘备才任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进入将军的行列。诸葛亮的才干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这次出使确实完成的很漂亮。庞统到了刘备那儿,开始只做个县令,因为不仅要听别人说你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你自己怎么做,用你的实践来证明你自己。刘备的用人是有一套程序的,不是只听你说得好就重用你,刘备的这个方法远比诸葛亮的好,诸葛 听马谡说得在理就要大用,结果不行,而刘备是先让你代职做一下实际工作,用实践来检验你的能力和水平。在管理荆州期间,刘备把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交给诸葛亮,“调其赋税,以充军实”,看来刘备是通过观察了解,认为诸葛亮的长处在于行政管理,到打下益州,“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刘备那时就以萧何的身份看待诸葛亮了,从后来的进程看,刘备的鉴识是非常正确的。在刘备活着时,没让诸葛亮带兵打仗,命他带兵进川,打仗的也不是他,主要是张飞、赵云、刘封,张飞的义释严颜,是那次军事行动中的亮点,而没听说诸葛亮有什么战绩。刘备托孤,“以(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除去有分权以相制衡的意味外,诸葛亮不熟军事也是一个原因吧。
陈寿评价诸葛亮“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评价是适当的。
在处理国家大事上,诸葛亮采取严刑峻法,这也是当时相当成功的经验,道理在诸葛亮与法正的一次辩论中作了申述。《蜀记》记了这次论辩,“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恵抚;且客土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刘)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糜,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在汉末法治松弛,官僚豪强横行,社会黑暗,益州在刘焉父子的治理下,因为远离中原,免受战争之害,本来可以好好发展一下的,可是到了刘璋时已经腐败的不成样子了,诸葛亮采取法治,整顿吏治,抑制豪强,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法正举刘邦进入长安,约法三章的例子,说刚到一个地方,还要宽松一些才好。诸葛亮的回答很有辩证法,刘邦取消秦法,只定了三条法,是因为秦法太严太繁重,人民早就恨透了;而汉末则因为法令松弛,有禁不行有令不止,人民也早就不能忍受了。治理国家不能因循,而要根据实际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有好的结果。
诸葛亮在军事上,南下渡泸水,以攻心为上的策略,很好地制定了少数民族政策,以抚为主,使南夷诚心归服,安定了后方。因为南夷没有很强的兵力,诸葛亮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管理,所以很容易就平息了混乱,可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孙权采取强迫迁徙,使山越与汉族混居的办法处理少数民族的问题,虽然有残酷镇压屠杀的问题,可是没有后遗症。孰优孰劣,难以遽断。诸葛亮北伐,在《三国演义》里是重头戏,六出祁山,与姜维的九次伐魏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志虑忠纯,一心为国的精神。其实,诸葛亮的北伐,真正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的就是第一次兵出祁山,在出山前,做了很细的准备工作:解决对吴的外交,办好同盟,解除背腹受敌的危险;平定四郡在刘备死后的乘机叛乱,他用马谡的攻心为上之策,很快平定;积聚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对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还派人策动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得到响应,离西安较近的新城郡的孟达也表示要反水策应,这可真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只要一出马就要成功。可是准备这么充分的北伐最后却失败了,原因就是诸葛亮选了一个错误的先锋马谡,就是这个马谡因违亮节度,被魏国的大将张郃所败,导致诸葛亮精心策划的北伐毁于一旦。当时还有许多大将,为什么诸葛亮偏偏要选拔马谡这样一个没有实践经验的参军来当先锋呢?这里可做多种猜测,一是蜀汉国小,兵微将寡,一些精兵强将在彝陵之战时,损失殆尽,在使用和分配将领时不免捉襟见肘;二是诸葛亮的主攻方向是在陇西,那里的战斗也很需要能攻善战的将军,因此,放在街亭上的将军只是阻挡魏国援兵的作用,还不是太艰巨的任务,因此选马谡而不选魏延等人为先锋,也并无不当;三是,当时正是将领青黄不接之时,急需起用一批年轻将军来担当重任,而且一些老将军,如魏延等个性太强,使用起来不便,不如新提拔的将领听话好用。可惜马谡是一个很不争气也很没有运气的人,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又很关键时的任务搞砸了,不仅丢了命还断送了诸葛亮的大好事业。如马谡能完成任务,不仅他个人的命运会一帆风顺,而且诸葛亮的北伐也将是另一番景象,三国的局面完全改观。结果街亭一败,诸葛亮从此就没打胜过,因为这次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外部环境也相当的好,还是失败了,以后的仗都没什么时间做准备,就更难取胜了。在街亭之败的当年冬天,诸葛亮又去北伐,攻打魏国的陈仓,“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这次进军陈仓也是无功而返,唯一的收获是杀了魏国的将军王双。这就是诸葛亮的两次出兵;建兴七年,诸葛亮又出兵陇西,魏国的主将是郭淮,他见是诸葛亮亲自前来,就退了兵,让诸葛亮得了武都、阴平两郡。建兴八年,魏军进攻,诸葛亮待之于城固、赤阪,魏国是三路进攻,由于大雨战争没打起来,因为大雨把道路冲坏了。这一年,西线的武都、阴平却有魏国的郭淮与魏延大战,在阳溪一役,魏延大胜。这又是诸葛亮的两次出兵,四次出兵,没有什么进展,即便取胜,也只是战役性的在战略上没有任何意义。建兴九年,诸葛亮又出兵祁山,把司马懿团团围住,后因粮草不继只得退兵,又是一次无功而返,不过这次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把魏国的大将张郃给杀掉了,这可是曹操手下五虎将之一,名闻天下的河北名将。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又一次出兵,这次他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了,在五丈原病逝。六次出兵,没有什么辉煌的胜利,没有在西线前进一步,也没有给魏国以重创。在军事上,诸葛亮没什么可称道的功绩,北伐战略是不成功的。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隆中对》一直是人们所肯定的东西,实际上因为这个计划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过分强调对曹操的对抗性,而忽视了东吴的背盟投敌的可能性,造成了荆州的丢失关羽的被杀。又因为荆州的丢失,使《隆中对》的战略一半成了泡影。初期的诸葛亮,成功的促成孙刘联盟抗曹的大好局面,为刘备的占据荆州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是诸葛亮在刘备集团最辉煌的时期。但时间很短,就被孙权的背信弃义所打破。作为战略计划的制定者,诸葛亮对孙权的三番五次的要刘备还荆州的作法反应太迟钝,也没提出忠告给刘备,或者他们都对孙权的军事报复缺少警惕性。这是他的一大失误。做为战略家,又是战略计划的制定者,是很不应该的。
在刘备进川时,庞统起了很大作用。他只不过带了两万人马,就在益州没费什么事把那里的大局搞定。他们所带的将军不过是黄忠、魏延刚从刘表所遗的军事人才中选拔出来的,既不熟悉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有多大的本事,在刘备与刘璋翻脸后,没让十万川军消灭,反而刘备的两万人马却游刃有余,庞统起了很大的作用。诸葛亮与张飞赵云进川,使刘备牢固的掌握益州,有了可靠的保证。在这期间,治理国家,是诸葛亮主要的贡献。以法治国,对人对事公平合理赏罚分明,这是诸葛亮得到人们支持的重要原因。接下来的变故,诸葛亮没起什么作用,实属不可理解。他为什么不支持打击孙权的偷袭荆州?刘备出兵东下攻吴,他为什么没有一句话呢?正是他的不说话,对刘备的行动没有任何进言,使蜀汉的事业受到了空前的损失。这是他的又一大失误。
诸葛亮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辅佐刘禅。历来老臣辅幼君没有得到好名声的,不是篡权导致政权更迭,或是幼帝长大嫌隙不断,最后形同水火。而诸葛亮没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他一直主政,刘禅也一直信任他。有人对此评论到,“世乃叹亮之得君,而称(刘)备之诚,不亦谬哉。亮诚得君,乃后主非先主也。”不说这对刘备的指责之误,只说孔明得到刘禅的信任超过了刘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诸葛亮对刘禅是直言不讳的批评,而没有委曲求全的退让,这也是很难得的。他批评刘禅“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从所批评的语气看,刘禅是没有信心统一全国的;其次,批评刘禅“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指出刘禅在处理政务上有失偏颇,把皇宫与丞相府划开了,这样不利国家的统一管理;还批评刘禅不能用贤远奸邪,“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样尖锐的批评,不要说皇帝,就是批评一般的大臣也要脸红,诸葛亮竟不管这一切,当当就放了一炮,不是忠心耿耿,谁敢这样说掏心窝子的话!虽然这样批评,刘禅没有恼,反而一直信任他,《魏略》上说,“禅立,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谓亮曰:「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亮亦以禅未闲于政,遂总内外。”由此而来,我们可知道诸葛亮之忠,毫无隐藏,而是开诚布公;而刘禅也很有度量,能听得进话,也不改信任之初衷,假如刘禅实有不满,但能忍耐到这个地步,不说明他又是很聪明的吗,说他是庸主,实在没说到点子上。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首先我们肯定诸葛亮是个好人,贤相,在大权在握时,他不仅没有非分之想,还全心全意为阿斗服务,一人之身支撑危局,手握大权而不弄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历史上,贤相不乏其人,如汉朝的萧何,唐朝的姚崇宋璟,宋朝的寇准,但他们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已,他们没有大权在握,也没有可取而代之的机会。历史上只有诸葛亮是有条件篡权而不篡权的唯一一个。
但是我们要看诸葛亮有什么功绩,就感到很困惑:一没有扩展疆土,诸葛亮的《隆中对》虽然很好,但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就成为空中楼阁,不仅实现不了,还因刘备已取得益州,孙权就要求刘备还荆州,那当然不能还,于是孙权就霸王硬上弓,来偷袭。刘备报仇出兵,又大败,原来蜀汉的力量还与东吴差不多,后来就无法相比了。诸葛亮北伐计划取凉州,又因用错了先锋马谡,而付诸东流。就是六出祁山,也没得一寸土地。二,在军事上,诸葛亮很难得有辉煌的功绩,虽然连年出兵,除杀掉魏国大将张郃是一大收获,没有什么进展,基本上是拉锯战。在南方用兵,用攻心为上之策,是安定了一段时间,可并没有完全同化南方各族,一有风吹草动,就起来造反,对抗中央。孙权的扫平山越,就比诸葛亮的安抚,以夷制夷要彻底多了,现在浙江已完全是同于其它省的一个地区,可在三国时,那是山越蛮荒之地。三,在经济上,因为常年出兵,民生凋弊,国弱民穷,九十万人口,常年养着十万兵,人民的负担不用说是过重了。可以说诸葛亮没有很突出的功绩,不如韩信,征战经年,总是刘邦不行了,夺了他的兵,他又很快发展成一支队伍,最后垓下一战,灭掉项羽。也不如萧何,刘邦一次次失败,他总能补充兵源,使刘邦复振,粮草从没断过供应。也不如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定计,没有遗失缺漏。可是在名声上他却远远超过汉初三杰,也是值得玩味的事。
那为什么,诸葛亮却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受到历代的好评,人民的爱戴呢?在接受刘备的托孤问题上,是诸葛亮得到天下第一相好评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一点,还有不少说法,有人说,是刘备不甚信任诸葛亮的做法,还有近人马叙伦说刘备信任诸葛亮不如阿斗之信赖诸葛亮。从史料的记载看,刘备对诸葛亮是信任的,他对诸葛亮所说的话也是真心的,因为许多朝代的颠覆都是因为年幼皇帝的不成才造成的。刘备担心不成才的儿子既不能承继大统,反而与权臣硬干,身亡国破,自己一生的心血就算白费,不如先把话说明,一警告阿斗不要与丞相对立,二劝诸葛亮只要看阿斗不行,明着就把权力拿到自家手里,不要暗取以致国家安危受到影响。至于安排李严都督中外军事,那是正常的人事安排,李严的军事上很有能力,刘备很看中。虽然刘备对诸葛亮把话说到了,但也不能就放任不管了,他还是进行了正常的人事安排。诸葛亮是很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的,如果刘备对他有一点儿怀疑,他也不会那样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尽职。他甚至不怕别人说他过于专权,事无巨细都自已说了算。因为他心低无私,故不怕别人说。而因有刘备的警告,阿斗也不敢与诸葛亮有什么不满,处处把诸葛亮当相父,以致有历史家说,刘备不甚信任诸葛亮,而阿斗是真正信任诸葛亮的。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刘备安排的结果,在三国里,只有刘备的安排是结局最好的,曹操亲自看中的司马懿,最后把曹家的江山夺走了;孙权安排的孙峻(后来由他的族弟孙綝继孙峻掌权)也把孙权立的皇帝权力夺了。这里只说了外部条件,而内因呢做为个人,诸葛亮有机会也有条件夺权篡权,但他却忠心耿耿于刘家的天下,最后累死在前线。这是他得到多少代老百姓的爱戴的最大原因。
诸葛亮的为政之道,在于一个公平,陈寿说他“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虽微而无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耻;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因为公平,使许多人服气,受处罚还怀抱希望,以冀重新开始。比如李严,因犯罪而削职为民,但他还是寄以希望的,“平(李严后改名为李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復,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廖立因诽谤国事被废为民,“闻诸葛亮卒,垂泣叹曰:「吾终为左衽矣。」”都对诸葛亮的公平处事口服心服,毫无怨言。
诸葛亮本人的清廉也是那个时代不多见的,他在《临终遗表》中对自已的财产情况作了像今天要求的财产登记那样的说明,“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在临死前,没多想其它,一是劝刘禅励精图治,任用忠良,二就是说自已的财产,他表明诸葛亮一生的忠贞清廉的人生态度,后来许多朝代的大臣,为政可以尽职尽责,但声色犬马的享乐一个也不能少,明朝的首辅张居正还是个有所为的宰相,但他的财富与享乐也是别的宰相望尘莫及的。不仅诸葛亮本人是这样,他选的接班人,也是这样的清正廉洁。姜维在继承诸葛亮遗志上是百折不挠,艰难险阻也不改其志,在生活上,大臣郤正专门说过这一点,“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消,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姜维不仅仅在清廉方面像诸葛亮,更为可贵的是出于本性,淡薄名利,不追求享受,没贪欲;也不故意克制,邀名作秀,“不奢不约”,这可以说是作人的最高境界了,找了这样一个接班人,诸葛公足以自豪。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的功绩并不突出,称誉天下的《隆中对》没有执行到头,中途就因考虑不周,忽视孙权的背盟,而一半泡汤;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次次无功而返;发展经济,提高国力上毫无建树,在蜀灭之后,经统计,以蜀之一州之地,连年征战,还养着十万大兵,国人不堪重负,魏国军队一进蜀境,就如入无人之境,不是蜀兵不耐战,而是蜀民不愿战,早就想改换造成他们艰苦生活的统治了。他的声誉主要是来自个人的高尚的人品,忠心清廉公正俭朴,身居高位,而无篡权之心,手握大权,而无贪鄙欲望,手断赏罚不委他人,而无怨望,这样的官员不正是人民所希望的吗?而多少代成千上万的官员,还有这样的吗?这可说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一人。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更新时间:2024/11/25 0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