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三国评论精选
>>
正文
三国“飞将”---吕布
西汉“飞将”李广“不教胡马度阴山”。东汉末年也出了一个“飞将”---吕布。
1。自古英雄出少年
吕布,字奉先,东汉五原郡九原人。今天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古城五原县城西,一尊“骁将吕布”塑像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尊塑像是为了纪念三国名将吕布“回归家乡”而制作的。
刘备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吕布应该不会晚于这个年代。五原郡归并州,吕布在本州内的骁勇是闻名的,并州刺史丁原用吕布做为主簿,待吕布也很亲厚(1)。
吕布天生武勇,作战勇敢,被豪强地主用为“私将”。
三国志记载吕布弓马娴熟,膂力过人,人皆称其为“飞将”(2)。同时还说“布有良马曰赤兔”,《曹瞒传》记载: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这些记载勾画出一个威武将军。
至于吕布所用的兵器历来都有争议,演义中的“方天画戟”已经深入人心。在正史记载中,吕布虽然有两次用“戟”的记录(3),但他用的都是手戟,而且都是短兵相接。汉朝末年手戟作为防身武器是很普遍的。比如: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4)
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5)
策知其无能也,乃以手戟投之,立死。(6)
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7)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8)
可见董卓,刘备,孙策,太史慈,曹操都是“手戟”随身,所以吕布作为“飞将”,用手戟防身是很正常的。
那么吕布到底用什么兵器呢?《汉末英雄记》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可见,吕布的兵器实际是后汉三国使用最普遍的长兵器-----矛!
那么这样算来,吕布的形象就全了:胯骑骏马,弯弓别箭,小戟随身,手持长矛,全身贯束。他在战场上往来如风,箭无虚发,矛刺戟斩,所向披靡,威风八面。“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绝对不逊色于演义中的描写。
2。飞将驰骋中原,武威轰动天下
整个后汉乱世就是一部豪强地主的争霸史,而这其中真正“白手起家”的曲指可数。如果说刘备还沾了“汉室宗亲”的光,那吕布可是真正的“出身寒家”的汉末群雄了。
在诛了董卓之后,吕布被凉州人赶出长安。他投靠袁术,袁术“恶其反覆”,不接纳他。他只有投靠河北豪强袁绍。当时袁绍与张燕在常山交战。张燕有“精兵万馀,骑数千”,这是一支不弱的军事力量。袁绍难以取胜,吕布展示了“飞将”的实力。
吕布依靠赤兔马,率领心腹成廉、魏越等人,“陷锋突陈”,大破张燕。从此在河北立威。但是吕布以为对袁绍有功,骄横无比,“求益兵众,将士钞掠”,于是袁绍也容不下他了。派人暗杀吕布(9),结果没有成功,吕布逃往河内,投奔张杨。这时发生一件可笑的事,袁绍发现吕布逃走,派人追赶吕布,结果众人惧怕,无人敢往(10),可笑河北的大将们都到哪去了?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为报父仇,进攻徐州陶谦。空虚的兖州给了吕布机会。曹操手下的张超、陈宫、许汜、王楷一起迎立吕布占据濮阳,结果异常顺利的占据了曹操的“老家”。“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11)这就说明当时曹操在兖州的势力不是十分牢固。而吕布“飞将”的威名,“诛董贼”的功绩,使他名扬中原,人们还是很愿意接纳他的。当然,这期间兖州当地的豪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此以后,吕布作为群雄之一,开始逐鹿中原。
曹操听说过老窝被抄,心急火燎的从徐州赶回兖州,此时吕布不从半道险地截击曹操,却扼守濮阳,似乎在“以逸待劳”,其实失去了战争主动权(12)。可见吕布虽然骁勇无敌,但在谋略上,和曹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可即使如此,在实际战斗中,吕布率领的骑兵,还是把曹操的“精锐”青州兵打得七零八落,曹操也差点为此丧命(13)。演义中的那幕:吕布问:“曹操何在?”是确有其事(14)。魏武帝曹操在“飞将”的武威下,真是吃足了苦头。
这一战杀得曹军人人自畏,“飞将”之名轰动天下!曹营众将一度认为再也见不到曹操了(15)。
尔后,由于缺粮等原因,双方相持,中间互有胜负。毕竟曹操谋略过人,手下人才济济。曹操先后收复兖州大部,最后在钜野设伏,大破吕布。紧接着攻下了吕布最后一个据点----定陶。至此,有勇无谋的吕布在兖州彻底败在了足智多谋的曹操手下。
走投无路的吕布,决定投靠徐州的刘备。
3。淮泗间谁与争锋?
不甘寂寞的吕布,趁刘备征讨袁术之际。占领了自己“恩人”的土地,“自称徐州刺史”,并且把刘备招回来安置在小沛。宣告“飞将”在淮泗间东山再起。
于是,与淮泗的另一大势力----袁术就有了矛盾。早在吕布投靠刘备时,袁术因为与刘备不睦,就曾怂恿吕布“反”刘备,可现在吕布占据徐州,又与刘备同盟,对自己威胁很大,于是袁术和吕布之间的关系又开始紧张了。这就是后汉时期尔虞我诈,彼此争斗的一个缩影。
袁术派大将纪灵率步骑三万,进攻小沛的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怕袁术打通和泰山的联系,威胁自己,于是拒绝诸将“坐山观虎斗”的建议,“严步兵千、骑二百”去救刘备。剩下的大家都知道了,纪灵看吕布来了,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上演了那一幕神技绝伦的“辕门射戟”,把一场干戈消于弭尔。
细心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吕布用“步兵千、骑二百”就能镇住纪灵的“步骑三万”,是可以反映一些东西的。
袁术不想与吕布为敌,想与吕布结为亲家。吕布应允了,可闺女都到了半路上,吕布听信陈珪的谗言(16),又把女儿抢了回来,并杀了袁术的媒人。转过头来,听信陈氏父子的言论,归附曹操,(此时曹操为对付宛城张绣,需要稳住吕布,于是封吕布为左将军)这一来得罪了袁术,于是双方积蓄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
袁术派张勋联合袁韩暹、杨奉进攻徐州,结果暹、奉叛变,反戈一击,张勋大败。
建安三年,曹操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吕布,离间刘备,于是吕布又与袁术结盟,派手下的大将高顺进攻刘备,刘备大败。
高顺手下有七百“陷阵营”,“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是吕布手中的一支劲旅。而高顺此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可谓忠贞义士,也是在吕布败后,“白门楼”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死节”者之一。
4。白门楼飞将陨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九月,曹操亲自率兵征吕布,十月,攻到下邳城下,吕布屡战不利,想要投降,陈宫打消了他的念头,陈宫说:曹操根本不是什么“明公”,你如果投降了不会有好结果的(17)。
吕布无奈,再次向袁术求助,袁术带千把人来救,一战而溃,再不露头。
陈宫曾献计:曹操远来,难以持久,让吕布率步骑驻扎在曹军之外,和城中呼应,相互救援。(18)应该说这是一条可行的计策。但是无谋的吕布竟然听信妻室之言,否了陈宫的建议(19)。其无谋乃至于斯,焉能不败?
吕布“无谋而多猜忌”,根本协调不好手下的关系和利益,手下诸将“各异意自疑,故每战多败。”终于,吕布山穷水尽了。
“上下离心”,手下的侯成、宋宪、魏续捉住陈宫,率众投降。
吕布在“白门楼”作了最后的顶抗,曹军蜂拥而至,吕布投降。
白门楼上,吕布大呼:“绑得太紧了,请稍微松一点!”曹操说:“绑老虎不能不紧!”吕布说:“明公所忧虑的就是我,今天我已经服了,天下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您忧虑的了,您率领步兵,我率领骑兵,不下不难平!”(对于这一点,似乎吕布太狂妄了,一个败军之将,太没有自知之明,而且太容易让曹操怀疑,我更倾向于《献帝春秋》和《英雄记》的记载。)曹操犹豫了,就在这时,刘备开口了,对曹操说:“明公还记得丁原和董卓吗?”曹操省悟,可怜吕布大骂:“这个贼子最没良心!”哎,你偷袭人家徐州时怎么不这样说?是你教会了刘备不能轻易信任别人,是你直接促进了一代枭雄的成长啊!
陈宫慷慨就义,高顺不发一言,相比之下,“飞将”宁不自愧?
5。无谋无略,轻狡反覆,唯利是图
吕布无谋,这是基本达成共识的。虽然有“辕门射戟”的小聪明,但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吕布都没有表现。伴随他出现的不是”兵“就是“骑”,一旦出现“谋”,则前面必有个“无”字。
濮阳之战,屡屡失去先机,棉对少于自己的曹军,还是中计被伏(20)。在对待袁术问题上,朝三暮四,有使无终,见利忘义,听信陈氏父子谗言,任用奸佞。即使是陈宫,高顺献计,他也大多不采纳(21)。
在处理下属关系上,他可以说是个不及格。
河内郝萌曾经兵变。
他疏远高顺,任用魏续,夺高顺的兵权,而到了有战事的时候,却用高顺拒敌,即使他知道高顺忠诚(22)。
侯成等人献酒,吕布大怒,于是人人自疑。(23)
当然,不及格不代表是零分:
郝萌兵变,有人揭发陈宫同谋,人们都看出来陈宫面红耳赤,吕布却给陈宫留面子,一字不问(是不是因此陈宫以后对吕布死心塌地?)(24)。
至于“轻狡反覆”则更是明显。吕布如果和丁原有“义父子”的情谊,那么吕布“三姓家奴”之说也不是无中生有了。
后来董卓权大,吕布弃丁原,投董卓,手刃自己的“义父”。董卓对他也不错,封他骑都尉,“誓为父子”。董卓恶贯满盈,死有余辜,如果吕布出于大义,杀了董卓算是纯粹的“大义灭亲”,可实际上,吕布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董卓这个人喜怒无常,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手戟掷布,吕布从此怀恨在心。后来又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被发现,常常内心不安。(25)
更有记载说刘备与吕布在徐州初次见面,刘备见吕布言语无常(不够稳重),表面上对吕布还过得去,内心其实很反感(26)。
其他的在对盟友,对属下,对敌人都是轻率,浮躁,朝三暮四。即使那是“利益至上”的乱世,吕布的行为也是另人难以接受的。让人无法信任的。
唯利是图又是他的一大缺陷。人们可以追名逐利,毕竟“不食人间烟火”的是少数。可是为了名利就背信弃义,无所不为,那这不象话了。
董卓用权利引诱他,他杀了丁原。袁术用金箔引诱他,他和袁术结盟,曹操封他“左将军”,于是他就杯袁向曹。陈登去许都见曹操,被封为“广陵太守”,回来后他气得用手戟砍陈登,因为他没有被封“徐州牧”。(27)
这样的一个人,谁能控制得了他?
6.普通人吕布
缺点是多的,但从一个“人”的角度讲,吕布未必就比曹操,刘备等人差。
吕布出身贫寒,又是“燕赵悲歌”的人,从理性上没有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名士”对“忠义”看得那么重。在他眼里,利益,名利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其实那些所谓“名士”又有几个不是为名,不是为了利?只是他们懂得如何用世人认可的手段得到,做的冠冕堂皇罢了。而吕布没有这么多的认识和心思,他认为自己需要的就要去争取,就象演义中他说得:“汉家天下,人人有份。”这句话是不是很象另外一个悲剧英雄孙悟空?“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曹操,刘备,他们会说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话吗?绝对不会,其实他们心中这句话未必就比吕布说得少。
吕布也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粒沙尘,但他算是“自强”的。
曹操有这样的功勋,他的家族给他支持,袁绍纵横河北,靠得是“四世三公”,孙权凭的是“父兄”,吕布呢?自己!自己的武勇。
曹操对荀彧不错,结果呢?“卸磨杀驴”!孙权用陆逊的时候说:超世之功,结果最后还是逼死他。刘备也够“仁义”的,宗族的土地该夺还是夺,就是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汉家天下,人人有份。
可他们手段高明,时机得当,荀彧一死,曹操就来个“活哭丧”,好象这事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孙权玩得更绝,逼死人爹,还用人子!刘备还算不错,好歹把刘璋的财产都给他,让他去公安,还封个“振威将军”,可“打人家一巴掌,再给人家个甜枣”又有什么“仁义”可言?
吕布虽然无谋,但对自己下属还是没有残忍记录的,也没有“厚黑”记载,正如同《演义》陈宫对曹操说的:“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但不幸的是,不“诡诈奸险”,要想在乱世成功无异于天方夜谭。吕布作为一个“人”,不会玩弄权术,不会用人驭臣,其败必然。
陈寿说吕布这类人“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我赞成,从争天下的角度看,吕布不值得同情。
但是从一个普通人看来,吕布更像一“人”。
(1).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三国志》吕布传(2)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三国志》吕布传(3)1.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2.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三国志》吕布传(4)《三国志》董卓传(5)云别传(6) 吴录(7) 《三国志》太史慈传 (8) 孙盛《异同杂语》 (9)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已死。《汉末英雄记》(10)绍令众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三国志》吕布传(11)《三国志》 吕布传
(12) 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三国志》曹操传 (13)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三国志》曹操传(14)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献帝春秋》(15)未至营止,诸将未与太祖相见,皆怖。《三国志》曹操传(16)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於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 《三国志》吕布传 (17)布于白门楼上谓军士曰:“卿曹无相困,我(自首当)〔当自首〕明公。”陈宫曰:“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 《献帝春秋》(18)陈宫谓布曰:“曹公远来,势不能久。若将军以步骑出屯,为势於外,宫将馀众闭守於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外。不过旬日,军食必尽,击之可破。”《魏氏春秋》(19)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为将军妻哉!”布乃止。《魏氏春秋》(20) 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操多谲,勿入伏中。”引军屯南十馀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破之.《魏书》(21)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汉末英雄记》高顺谏曰:“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布不从。《汉末英雄记》(22) 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汉末英雄记》(23)先持半猪五斗酒自入诣布前,跪言:“间蒙将军恩,逐得所失马,诸将来相贺,自酿少酒,猎得猪,未敢饮食,先奉上微意。”布大怒曰:“布禁酒,卿酿酒,诸将共饮食作兄弟,共谋杀布邪?”成大惧而去,弃所酿酒,还诸将礼。由是自疑.《九州春秋》(24)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汉末英雄记》(25)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三国志》吕布传(26)备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汉末英雄记》(27)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曰:“卿父劝吾协同曹公,绝婚公路;今吾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卿为吾言,其说云何?” 《三国志》吕布传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更新时间:2024/11/25 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