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评书三国>> 卷二 三顾茅庐

第十回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第十回 诸葛亮登台拜将 张翼德怒闯辕门
    刘备立即命令周仓速即回去复命云长,说我等随后便来。他马上低头向着坐在车子上的孔明问道:“啊呀,先生!今有曹兵十万杀到,这便如何是好?”
    只见诸葛亮,把头摇摇,回答刘备说:“难了!”
    张飞在旁一听,开口说话:“没得用的!”
    刘备想,孔明先生啊!你也太不争气了,明明知道我家三弟同你不对,看你不起,即使真的困难,也不要当了他的面,说什么难,何必给他当面讥笑呢?但是,刘备相信诸葛亮一定有办法。因为,当年徐庶尚且不怕曹兵,何况你这位卧龙先生。所以,皇叔再次请教先生,连问几声,孔明只是摇头,没有一句说话。
    张飞想,大哥啊!这个人早已被我看出来了,是个吃饭摆架子的人物,真正逢到大事情,他只会装聋作哑的办法。俗语说,“石子里榨不出什么油来”。这时候,张飞突然笑着同刘备说:“大哥啊!你放心便了,没得关系的;十万曹兵杀来,只要用水将他们冲掉好了。”
    刘备一下子还不懂得张飞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紧间道:“三弟这是什么意思呀?”
    其实,张飞是在讽刺孔明先生,又是在讥笑刘备。因为过去弟兄三人去卧龙岗三请诸葛亮时,张飞听到自己大哥刘备连连对孔明先生说“如鱼得水”这句说话。三将军想,大哥啊!你既然得到了水,一直没有用处,现在十万曹兵杀来,那末,你就用这水将他们冲掉算了,否则也是浪费。但是,这时皇叔并没有理会到。孔明就劝刘皇叔回转新野县再说,此地非说话之地。因此,赵云在前带路,孔明的四轮车也紧紧相随,很快到了新野。
    关将军出衙门迎接。皇叔等陪同孔明一起上堂坐定。这时,先生还是以上宾的身份坐在旁边。
    刘备会聚文武,皇叔首先问孔明道:“先生,夏侯惇带兵十万杀到,这便如何是好?”
    诸葛亮:“这个……”
    刘备:“先生。你看如何?”
    诸葛亮:“那个……”
    刘皇叔心里想,诸葛先生啊,你到底有没有办法,总要说一声。独自“这个”、“那个”,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旁边张飞想,我早说他是没有用的,现在,你打死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刘备继续再要问下去,只见诸葛先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声吩咐车辆伺候,两个小僮把四轮车推到大堂外面。孔明走下大堂,上了车辆回府去了。皇叔被弄得莫名其妙,回头问两旁文武,可是大家一时并无办法。刘备只得退堂。他回到内堂书院之中,急得坐立不安,走来踱去。
    正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一个人,便是推孔明的四轮车的小僮。他见过皇叔之后,便向刘备禀告,说道诸葛先生回到府中,忽然生病,毛病共有三桩:第一,是头痛脑胀;第二,是胸中昏闷;第三,是四肢无力。准备回归卧龙岗去养病一个月,等到病痊愈再来新野县相助你皇叔。小僮说完,便将孔明的一张辞帖送给刘备看。
    刘备一听,心里想孔明刚才还是精神很好,缘何现在忽然有病,其中必有原因。他也来不及多想,要紧接过辞帖对上面一看,果然帖上写得清清楚楚──
    皇叔:亮有病三桩。头痛脑胀;脑中昏闷;四肢无力。欲返隆中
    养息一月,病体复健再助皇叔。特此告辞,伏乞应允。
    刘备看完这张字帖,心里想,正在紧要关头他生起病来。再说,等你相隔一个月来新野时,恐怕我刘备早已不在人世了。不管怎样,让我先去探望一下。因此回答小僮说:“小僮听了,你先回去,待刘备前去探望先生。”
    小僮:“皇叔若要去的话,请马上就去,否则我家先生今天就准备动身了。”
    刘备:“孤立即就到!”
    小僮回了出去。刘皇叔放下辞帖,略微整顿一下冠袍,匆匆地出得衙门,上马执鞭,赶到孔明住的公馆,丢鞭下马。大门前有两个小僮迎接,他们便将刘备的龙马拴好。因为,此地刘备常来,所以,不须要家人带路,直闯先生卧室,走到房间门口,对里面一看,只见窗子都关上,光线不足,床上帐子两边挂起。现在正当农历四月初,天气已经很暖了。但只见诸葛先生睡在床上,盖着厚厚的两条被头,加高着枕头,闭着双眼安息在那里。侍奉的几个家人都放轻手脚不敢高声。刘备看到这种情景,确象床上的人病重如山倒。家人们上来迎接,皇叔对他们双手乱摇,意思是不要客套了,以免惊动了床上的先生。他便跨进门来轻轻地走到先生的床前,也不须家人摆座送茶,皇叔小心翼翼地在床边上坐了下来,侧着身体,对孔明把手一拱,轻轻地叫了一声:“啊!先生,备在此有礼了!”
    只见床上的孔明渐渐地睁开双眼,他见到皇叔已经坐在自己的床边上,要紧想坐起身来迎接,很快地被刘皇叔将他按住了。
    诸葛先生带有不安的神情说:“亮有病在身,不能迎接皇叔。望勿见怪!”
    刘备:“哎!先生哪里话来,自己人何必客套呢!备接到辞帖,方知先生有贵恙在身,特来探望。不知先生如今感觉怎样了?”
    诸葛亮:“亮患病三桩,辞帖上早已写清。谅必皇叔亦见过的了!”
    刘备:“刘备看得清楚。但是感到先生之病来得好快呀!”
    诸葛亮:“皇叔言之有理。但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刘备一听,心里想,你的话虽然不错,俗语说来,“人吃五谷,难免生病”
    。谁也免不了的!但现在皇叔说这句话,是因为看到孔明先生的双眼,仍旧黑白分明,炯炯有神,说明他精神尚好。再说,真正病重的人,嘴唇干燥,或是发白。现在,见孔明先生唇红齿白,说话声音虽低,然而清脆有力。照这几点看来,不象有重病在身。所以,说了声“来得好快!”其实,刘备心中已经开始怀疑了。他在想,孔明啊!你到底有没有病,别人好骗,可难瞒过我刘备。所说,皇叔早年亡父,老母在堂。他是个孝子,因家境贫寒,刘备便编织草席扶养老母。所以,大家知道他是织席贩屡出身。后来母亡,刘备拜卢植为师,学习医术,往后行医四方。这时,正当黄巾作乱,天下不安。他一心想平定天下,重兴汉室。后巧遇关、张二人,志同道合,便在桃园之中结拜为生死之交。从此,桃园弟兄,天下皆知。所以,刘备对医学一道,也懂得一二。虽然脱离长久,毕竟从小学的本领,还是不会忘记的。我只要同你一诊脉,便可知道。刘备想到这里,就对孔明说道:“先生,我刘备过去从卢植为师,略知医道,可要备与先生来诊脉?”
    诸葛亮听到刘备要为他看病,心里想,我就是要给一个谜你猜猜,而且知道你是个英明能干的人,一定会猜出来。现在,听到这样说,心中更笃实了。但是孔明做功甚好,一只右手便从被窝里伸出来,放到皇叔面前,一面嘴里客气地说道:“有劳皇叔了!”
    刘皇叔将身体在床边上坐一坐正,起只左手用中间三个指头在孔明先生的脉门上搭了上去。然后右手撩须,一对龙自闭上,摆出了一副医大夫的姿势来。当时,房中更是寂静无声。没有多少时间,刘备险些笑出来。为什么?因为搭到先生的脉搏上,感觉到六脉调和,照这种脉搏可以断定他吃得进,拉得出,半点没有毛病。到这时,刘备完全证实了孔明是装病。因此,就要研究他为什么要诈病呢?是不是见杀来的曹兵害怕了,因此他托病回去?绝对不可能!因为,过去徐庶并没有诸葛先生这样的威望,当时只有六百兵马,他尚且能杀死曹仁前后三万三千人马。何况孔明号称伏龙,名闻四方,山林隐士,无论老少,都称赞于他“用兵能定天下”。所以,说他惧怕夏侯惇这一点,完全可以否定掉了。那末,为啥要回去呢?是否我刘备亏待于他?也不可能!自从他来到新野县,我敬如上宾,终日相伴。尤其他早已知道我刘备力量有限,他绝不会嫌我穷酸而离此新野。既然我没有待亏于他,为什么要走呢?可有别人得罪先生?想想没有!老实说,我刘备如此抬举他,那还有谁人敢冒犯他呢?皇叔想到“冒犯”二字,他猛然想着了自己三弟张飞;一想到三将军,便一连串的事情出现了。首先想到张飞不但轻视孔明,主要对先生出言不逊,出口伤人,虽然当面不骂,可是在先生背后或孔明走过之后,什么“妖道”、“牛鼻子”、“懒夫”、“吃饭摆架子”等等,骂了已不知有多次。想到孔明说第一桩毛病是“头痛脑胀”。对了!看来不是真正的毛病,而是指我家三弟骂得他真够头胀的了。所说头难头难,任何事情只要开一个头,下面的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孔明先生说第二桩毛病是“胸中昏闷”,事实上他心中有着好计谋,但他还是一个宾客的身份,不是这里的主帅,有了办法也只好闷在腹中,由此而使他“胸中昏闷”。即使他把办法讲出来,也要文武一齐听他指挥,才能把敌人打退。因为他是个文人,不可能亲自去战场杀敌。现在他的身份,不可能去调兵遣将,差不动别人,岂不是象“四肢无力”一般?这前后三桩毛病,归根结蒂,只有一个“权”字。常言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切都好按他的计划来指挥。皇叔完全猜中了孔明托病的这个谜。他便回过头去对诸葛亮看看,心里想,你这位先生倒也古怪得很!我记得你在刚到新野的第一天,就和我讲过,我说:“过去徐庶来此,也没有多大的礼节,一句话便当上了军师。因为我刘备穷,各方面只好马虎一点。”可是孔明先生立即回答说:“我虽然出山到此,是否助你皇叔还在考虑,岂有凭这一句话便当军师之理?”哦──对了!这一句话,当时我没有引起重视。如此说来,我不可再轻描淡写地对待这件事了!其实,我早想把大权交付于你。谁知,今天你居然会诈起病来了,这不是笑话吗!再一想,大概孔明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里,还在观察我刘备是否真的尊重于他。同时,他要在这紧要关头方肯掌权而拿出他的本领来。照这样看来,此,是否助你皇叔还在考虑,岂有凭这一句话便当军师之理?”孔明的性格确实不同于徐元直。幸得我刘备一向敬贤,请你不必考验我的。怕的是今天我要是猜不出这个谜,岂不要贻误大事了吗?事实上,孔明料到你就会明白的。他的办法多得很,绝不会误事。所说诸葛亮一生之中,假病要装两次,现在一次,今后为了阻止刘备出兵伐吴,要想挽回不利的局势,他便二次诈病。目前,倒并非只为权而托病,实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年轻,少不了文武对他不够服从。张飞便是一个例子。因此,不管皇叔的条件如何有限,礼节上一定要隆重。这样,文武受命,我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目的是为了顾全刘备的大局,汉室之兴旺,绝不能看作孔明是架子十足。这是他一种巧妙的安排。现在他从刘备的脸上看出来,知道皇叔心中已经有了数了,但他还是装得很象,把右手缩回来,改换了一只左手伸向刘皇叔身旁。因为中医看病,往往两只手都要搭过脉搏。这时的刘备不觉笑了出来,心里想你的做功太好了,敌人将要杀到,你还在这里串戏,我真佩服你!皇叔便站起身来,笑着对孔明说道:“好了!好了!先生,千不是万不是,全是我刘备的不是。贼兵临近新野,那今日夜晚在西门外校场建造将台,制造辕门,请先生连夜登台拜将。拜为大汉的军师,相助刘备杀退曹兵,感恩不浅。如今时光不早了,少顷再见,刘备告退了!”皇叔说罢,便将龙袍一提,出门匆匆而去。
    孔明准备要与他谈话,可是已经走远了。诸葛亮听说皇叔准备这样大的场面,请我拜为军师,说明确实诚心。既然他如此尊重于我,那我怎么办呢?当然我只有拿办法出来,把杀来的曹兵曹将打一个落花流水。再说,也不能怪文武不服于我,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我的才干,尤其在我刚出山第一次用兵,一定要杀得曹操今后不敢轻易来犯。同时,使自己手下将士从此受命于我。实际上,孔明先生早有计谋,为了军事上的必要秘密,在任何人面前不可预先透露。因为刘皇叔兵不满千,将不满十,依靠实力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所说善于用兵的人有着各种杀敌的策略,可以借用各种自然条件来抵挡敌人,消灭敌人。徐庶说,诸葛亮善用水、火,这倒是事实。因为以少胜多,只有用埋伏来弥补其兵力上的不足。那末,此番用水还是用火攻呢?所说自从出山到此之后,经常同刘备去新野远近四方察看地形。不懂的人以为孔明吃饱饭以后总是游山玩水。其实,他是在看哪里利于用水,哪里符合火攻的条件。不要说孔明是一位重兴汉室的有名主帅,即使一个人要搞好一个家庭,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没有领先的计划和准备,不论大小事情都是干不成的。现在,诸葛先生早已看中一个地方,名谓博望坡,就是在西门外离城二十里左右的山套之中,里面树木森森,茅草丛丛。孔明准备把夏侯惇的十万曹兵用火攻消灭在那里。现在,时间比较紧张,事态亦如此复杂,军情又那样急迫。孔明早已从床上起来了。今天天气又特别炎热,一看外面,刚才因为装病连窗户都没有打开。虽说是心静自然凉,孔明即使在炎热天,也是从来不出汗的。但现在总觉得有些不舒畅。所以,他一面吩咐打开窗子,一面立即叫家人准备文房四宝。干什么呢?便是把胸中早已考虑周密的一整套计策,分成各个环节,将它一字一句地写出来。象信一样写了一封又一封,此乃谓之“锦囊”。所有的计划都写在上面,到时布置号令时不须多讲,只要交封锦囊给将士,他们拆开一看便知道详细内容。因此,后人有句俗语称谓“锦囊妙计”,确实如此。这样好处很多,不单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军情保密,免得不必要的损失。即使自己人,也不一定对全局计划完全了解,只能知道局部情况。不需要旁人知道的事情,孔明就不写了。其中若有联系的地方,他在锦囊之上都写得一清二楚。这样,可以防止有人故意泄露机密。而且,在写锦囊时,可将整个计划再重复酝酿一遍,以便于修正。所以,诸葛亮一世用兵大都利用锦囊的。真正遇到不识字的人,孔明只好面授机宜,暗中吩咐于他。因为,那时候根本不可能开展扫盲运动。孔明写好锦囊之后,端坐在府中等候刘备来相请。
    再说,皇叔回转衙门,到内堂,立即提笔写一份建造将台及辕门的稿子,传今命子龙到来。赵云晋见皇叔,刘备便把稿子给他。同时付他令箭一支,命他带兵九百五十人前去张罗。子龙想,此地一家人家就只有九百五十人,现在全部交给了我,不知命我干些什么?不等他动问,刘备便吩咐说:“子龙,你按稿子上办事,到今天傍晚完工,切勿有误!”
    子龙一下子还不明白叫他干些什么。但是他从不违抗,接了令,拿了稿子,到外面一看,原来要干这些事情。子龙感到时间比较紧,既然接了令,一定要做好这件事。赵云不单忠心汉室之兴,而且是个巧将。他带领所有三军,到西门外标灯和绸彩,显得威武气概。下面用两根约有饭碗口粗细的竹竿插在泥土之中。这样,便象了一个真辕门的样子。在正辕门内,设下中军门,门上挂着虎头牌,旁边贴着斩将令。然后左右东西辕门,同样如此布置。这样的巧妙设计,等到完工,天已傍晚了。所有的三军在四处扎下营盘,点上灯火。顷刻之间把一个西校场照得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在城内外四处,都可以见到校场上空冲天的红光。这种场面,谁都看不出刘备只有九百五十人马,真是巧将巧安排。但毕竟是简陋的东西,经不起狂风暴雨的吹打。所以,到下半夜,张飞怒闯辕门,被他将辕门都碰倒,实在太简化了。现在,一切齐备。子龙进城见刘备交令,皇叔惟恐他不能完成,现在听说已全部结束,刘皇叔赞赏他的精明能干。赵云想,请你不要夸奖了,都是些碰不起的东西。刘备在想,今夜孔明登台拜将,人人都可以去,唯独张飞三弟不能让他知道,因为他与孔明不睦,不要在隆重大典之时,他在一旁胡言乱语,或是不三不四地骂人,岂不要弄出事来。因此,皇叔便暗中命衙门中四个当差人,叫他们到晚饭的时候准备一席酒,把三将军缠住身体,千万不能被他知道登台拜将之事,要是泄漏的话,我要重重地处罚。万一他不想安睡,你们可以把公子刘禅抱出来,让三将军欢喜一下。因为他最喜欢这个侄儿。总之,要他早些睡觉。当差遵命。刘备与云长言明,今日要请诸葛孔明拜为军师。所说关将军虽然同样不服诸葛亮,但是他在礼节上还是遵守的。万事俱备,就缺少一方军师的印,时间局促,刻一个木头印也来不及了。没有印,到时候拿什么东西代替权力交与先生呢?所说一个人穷也有好处的,俗语叫穷则思变。刘备想,我是新野县的知县之职,他便把这方知县印放进一只红木小匣之中,到交印的时候借用一下。谁都不知道其中是方知县的印。所说,自古以来冒牌的事情很多,连这样的大事,也有一出假戏。一方面刘皇叔传令,命令文武今天晚上去西校场,都要穿着新的衣服,武将新盔新甲,文人新的袍帽。吃过夜饭之后,他带着所有文武亲自上马,离城往西校场而去。
    再说,这样的大喜之事,已经传遍了城内城外。老百姓都从远近四处旮旯赶到西校场,要看一看怎样登台拜将。有些做小生意的人,趁此机会在通向校场的大小路上,摆设了各种贩摊,要想多做一些生意,多捞一些外快。本来校场这个地方,一到夜里真是冷静得很,鬼都捉得出来,胆小点的人都不敢从此经过。可是,今夜与往常不同,热闹非凡,人头济济。正是瓦爿也有翻身日。
    刘备等众人,来到将台后面一齐下马,先在休息的地方坐定了下来。唯有诸葛亮还未到此。这也是一种礼貌,应该命人前去相请。刘备先命刘封进城相请先生。刘封回来同刘备说,孔明先生正在吃晚饭,他道吃过之后马上到此。可是,等了许久,不见先生赶到。皇叔再命关平进城二次相请。关平回来说,先生饭后正在更换衣服,立即就来。又等了长久,不见孔明到来。刘皇叔想,衣服怎么换不好了?即使做起来我看也差不多了。后来明白,别人去请是不行的,看来一定要我亲自前往。
    刘备便叫文武在此等候,他带着二弟云长,弟兄二人进城,来到孔明公馆下马,门公迎接,皇叔同云长直闯府内。刘备心里想,孔明一时走不出来,大概在府中忙得很。直到厅堂外的天井之中,对上面一看,只见诸葛先生端坐在厅堂之上,一手撩须,一手轻摇着羽扇,正在闭目养神。刘皇叔想,你既然没有什么要紧事情,那何不早些出城呢?真正三请诸葛亮,名不虚传!被我料到,一定要我亲自赶上府来。刘备要紧上前见过了孔明,云长同样一礼,先生还过礼之后,请他们弟兄二人坐下,皇叔开口道:“先生,刘备在两校场尽应全备,只等先生前去登台拜将。刚才命人来过两次,如今孤与二弟再来相请先生。时光不早,请吧!”
    诸葛亮:“皇叔听了,要知道亮年幼无才,何能拜为军师,望皇叔另请能人!”
    刘备一听,可发一笑!真好象摇了半天的船,缆绳都没有解脱。客气不在这个时候!但是,皇叔明白孔明还有什么条件要提,因此直言动问:“先生请勿客套,有何说话,快请吩咐吧!”
    诸葛亮:“皇叔既然要亮为帅的话,我有三点,未知皇叔应允否?”
    刘备想,他果真有条件,事到如今,不要说三点,哪怕十点,也要听他一听!便说:“请教先生第一点是什么?”
    诸葛亮:“第一点,亮掌印之后,不论大小军务,请皇叔不须过问,皆有亮一人安排,皇叔答应否?”孔明想,我还是讲在前头,要防止事情到最后,往往弄得内部不和,意见分歧。所以,从今以后,一切事情由我诸葛亮办理。象开店一样,有我这个总经理执管。你象店主翁,先要甘愿把店全部交托于我。这倒不是孔明要大权独揽,主要是你刘备用兵平常,被你从中指手划脚,反而要影响于我。常言道:“权柄不分,号令不清,兵将不听,岂能用兵。”当然,有好的建议,不要说你刘皇叔,不论任何人,我都是应当采纳的。但是,权力一定要分清!刘备一听,哈哈大笑。皇叔想,我真求之不得,老实说最好有人来全权代表,我好少费心血。就在这点上,刘备听得出来,孔明先生准备全力以赴相助于我,哪有不允之理。所以,刘备马上说道:“先生为我劳心,刘备理当从命,请教第二点。”
    诸葛亮:“第二,亮掌权之后,谁要是违抗将令,藐视军规,亮依法处之,决不容情,皇叔可应允否?”
    刘备想,先生你这句话是多余的。皇法无亲,军法无情。这是谁都知道的!请你位居主帅之职,当然都要服从你。其实不是多余的话。因为,孔明预料到张飞必然要闹事,所以又把话说在前。到时候,你刘备就可无话可说!皇叔哪里知道孔明先生的用意呢?他连连点头,说道:“孤应允。请教第三点?”
    诸葛亮:“亮拜为军师之后,不穿官服,依然是纶巾鹤氅,皇叔应允否?”
    按理说要穿官服的。可是,诸葛先生提出来仍旧老样子,不要说现在不换官服,就是将来孔明拜了相也是不着相服。这一点历史上称谓一绝,即做官不穿官服。放到新时代,这是不稀奇的。可是,在封建社会中是少有的了!表明诸葛亮出山以来,不是要做官,而是为了重兴汉室,直到他五十四岁死为止,数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真所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且看他晚年的《后出师表》上就是这样写的。孔明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图名利,不贪富贵的贤相。但是,目前的刘备还不能完全理解诸葛亮的意图,一直到了后来,他才从心底里钦佩孔明。正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到他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儿子刘禅要托孤于孔明。现在只认为孔明先生不图虚荣,倒也难得。当然,皇叔还是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孔明跟随他们弟兄二人上了四轮车,一起出了新野县,到将台后面,由刘备、云长相伴来到休息的地方。文武见到孔明,大家想好不容易把他请了出来。众人见过先生。孔明坐定。这时有手下人报来,说吉时已到。文武先到外面将台上左右站立。皇叔请先生暂坐片刻。象演戏一样,今天孔明是主角,所以要最后一个上场。刘备走到将台上,见早由手下人设置好了香案,上面黄蜡高烧,炉内焚香,香烟缭绕。桌子上放着一只红木小匣,匣中便是一方知县印。刘备从将台上望到四周,只见下面人山人海,都抬起头来望着将台上的一切。真正站在后面的人群,不要说听不见将台上的说话,连上面的人脸亦看不清楚。
    皇叔走到香案之前,面南背北,挺身直立。两旁文武,默不作声。整个校场,鸦雀无声。静听刘备通神祝告,表明为何要请诸葛先生拜将。但闻:
    刘备:“苍天在上,佑土在下。高祖开汉,王莽作乱。光武中兴,重建社稷,四百年一统。近日曹操专权,天下大乱,万民遭灾,苍生不安!备乃汉室宗亲,受天子衣诏,欲灭操贼,何奈有心无力。求得贤士伏龙,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拜为汉室军师,灭曹兴汉。”
    这便是请诸葛孔明为将的道理。最主要就是末尾四个字──“灭曹兴汉”。这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为我刘备一个人,自古以来成天下,不单靠打仗,而且还要有一个大的宗旨,不要说现在,今后打进西川,提出要“灭曹兴汉”四字,川中能人名将望风而归顺者无数。所说,古代拜将者不是孔明一个。周文王请姜子牙拜将为了灭纣;高祖请韩信拜帅,为了消灭暴秦;如今,刘备请孔明为将是为了顺兴汉。这三位登台拜将,历史上最为有名。刘皇叔祝告完毕,退在旁边。然后,对将台后面连声相请:“有请先生!相请先生!再请先生!”
    这是皇叔早已习以为常的事情了!对孔明不管什么场合总是要三请,少一请都不行的。这时,将台上下所有的人都知道诸葛先生要出场了!如今,刘备虽然没有多大实力,但是,对孔明拜将这件事来讲,也确是万分隆重的了。现在,先生从后半只演武厅转身走出了将台,在火光之中,只见他头戴新纶巾,身穿新鹤氅,腰间束着一条鹅黄丝带,足上粉底乌靴,手执羽扇,眉清目秀,脸如冠玉,三缕清须,飘飘然神仙一般,只有二十七岁的一位年轻人。可是,他胸怀大汉万年鼎,腹藏良谋定乾坤,真是个少年老成。校场千万子民谁不知道这位便是当今名闻四海的伏龙先生!顿时间掌声四起,响彻云霄。等到掌声停,孔明已经在刘备的招呼之下到了香案前面。当然亦要祝告一番,以表丹心。只见他正对着南面,双手执扇,从上到下彬彬一礼。然后开口道:“苍天佑土、父母百姓:亮本是隆中布衣。蒙刘皇叔不嫌卑微,三顾于草庐。吾曹不忍相辞,遂即出山扶助,始有今日之幸会。亮不冀图宦禄与腾达显贵。盖缘子民苟全性命于乱世,惟尽力而为之。若能灭曹兴汉,亮之愿也!”
    总而言之,我诸葛亮本来是个老百姓,现在我生在这个乱世,常言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加上刘备如此看得起我,三次到卧龙岗来,我怎好推托?理应出来为国效劳。在这里,孔明的出言吐语十分谦虚,并不夸下海口说一定能灭曹操。但是,他的决心非常坚定,话虽不多,意味深长。刘备听他祝告完毕,便从香案上把这只印匣双手奉献孔明。这是表示当着众人的面,将大权交付于他。开口道:“军师,请将印信收下。”
    孔明这样一个聪明人,哪里知道匣子里是方知县印。他一生使别人中计,今天先上刘备的当。过去,因为孔明还没有官职,所谓是个布衣人,所以刘备称他先生。现在,第一声叫他军师。孔明见他交印,当然不须客气。便把印匣双手接过,说一声:“主公,亮受印了!”
    本来与刘备象一般朋友一样,所以从不称主公,今天起乃是君臣之情,因此第一声叫主公。当然,今后不一定都称主公,亦可称皇叔。包括刘备有时也要称孔明为先生。因为,今天拜将,第一声一定要这样相称的。印匣由手下人从军师手中接过去,将它放到正中央虎案之上。然后,把香案收过。刘备请孔明上面坐定,自己在他右边坐下。文武一齐上来见过这位新拜的军师。
    先生坐在虎案中间,把手一招说:“众位先生、列位将军:蒙主公器重,亮被拜为汉军师,望以汉事为重,服从将令,谁要违抗者,则军法无情。”
    两旁文武感到诸葛亮年纪虽轻,口气却不小。加上这班文武,皆是刘备多年有功的心腹,不要说张飞不服,多数文武都对孔明抱有怀疑之心。因为皇叔抬举他,故而大家不敢失礼。孔明说声退下,文武退过两旁。然后,军师将案上一本点卯簿拿过来,提笔在手,准备点卯。所谓“点卯”,今天说来就是点名的意思。目前,皇叔手下文武很少,看也看得清。但这是规矩,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点卯的。孔明翻开点卯簿一看,每个名字写得都象茶杯口大小。为什么要这样大呢?先生回头对皇叔看看,心里想,你是不是在练大楷?其实,皇叔是要面子,因为文人四个,战将九个,连文带武只有十三个人,要是写得小一点,半张纸头便可以写完了。现在字写得大一点,每张纸头上只写三、四个名字。这样一来,十三个名字写了好几张纸。如此翻来覆去,可以看一段时间,在形式上要好看得多。并不是练什么大楷。所说装阔的人多心虚。但是第一个名字不是文人定是武将。现在看到点卯簿上不是文又不是武,真是不雌不雄。那到底是谁呢?只见写着“刘备”二字。诸葛亮笑在心里,对自己主人看看,心里想,刘备啊!你身为皇叔,连这一点都不懂?俗语说来,你是老板,文武是伙计,点卯簿上从来没有写上老板的名字,用不到你来凑什么热闹。事实上刘备岂有不懂之理,原因是十三个名字是个单数,皇叔想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凑成十四个人,数字上成双也可以吉利一点。这时对先生看看,请你帮帮忙,千万不能点出来,点出来要闹笑话的。碰着孔明铁面无私,老板名字放到这里,我就当你是伙计,老少无欺,也要点出来的。刘备还来不及打招呼,孔明手中已出笔点了下去,嘴里已经喊出:“刘备!”
    皇叔听到喊着自己的名字,只好从旁边立起身来,手一拱,答应一声:“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忙说:“呀!我道是谁,原来是主公!”
    点归点,但是主公我一定要称谓你的。刘备想,啥,缠了半天连我都不熟悉。皇叔被他弄得啼笑皆非。但是,看到孔明一本正经的态度,刘备对两旁文武看看,意思是今后你们须要小心,这位先生一点也不卖交情的。所以要紧回答说:“原是我刘备。”
    皇叔想,只有一个刘备,不是屋面上的瓦爿,那么许许多多的。
    诸葛亮:“主公请坐下了!”
    刘备:“谢军师!”
    刘皇叔在原位上坐定。孔明开始点第二个名字,只见“关羽”二字,便是二将军云长,他坐在孔明的左边。因为他有“汉寿亭侯”的身份,是有着座位的。先生开口点道:“关羽!”
    关将军站起身来,应声道:“关某在!”
    诸葛亮:“请坐下!”
    关羽坐定后,孔明继续点下去。第三个名字此人恰恰不在这里。到底是谁呢?便是三将军张飞。诸葛亮早已看清张飞不在将台上,然而点卯簿上有着他的名字,当然要点他的卯的。因此喊了出来:“张飞!”
    这时将台上肃静无声。众人听到点着张飞之名,都对刘皇叔看着,意思是三将军不在这里。如今军师点到他的卯了,如何是好?因为点卯三次不到,加上无故缺席,军规严格,罪责不轻。一时无人答应。孔明第二声又喊了出来。这不要说是军营之中纪律严明,即使学校里老师点名,学生也应该马上答应,何况处于现在这种场合。所以接着点二次名:“张飞!”
    仍旧没有回音。孔明起高嗓音第三次喊道:“张飞可在?!”
    刘备:“军师,刘备在此!”
    诸葛亮:“啊──”
    孔明对皇叔一看。心里想,我一共只点了三个名字,你倒出来两次,那末这里所有的人可要你一个人全部包下来。现在我叫的是张飞,与你刘备何干?要你站起来干什么?所以开口问道:“主公,令弟哪里去了?”
    刘备:“若问我家三弟么,这个……那个……”
    刘备岂敢说我叫他吃饱老酒以后好好安睡!那末,刘备不知道要点卯么?当然是知道的。他为了避免张飞弄出事来,认为到点卯的时候,搪塞一下,只要同先生说几句假话,也就过去了。可是假话一时没有准备,又见到孔明这样地严厉,更是束手无策,支支吾吾,连连这个那个。诸葛亮想,假话请你要预先想想好,何必临渴而掘井!刘备急中生智地回答说:“喔,刘备想着了,我家三弟是出外打听军情去了。”
    孔明知道这是假话,晓得刘备为了避免事故,肯定今夜拜将之事瞒过张飞。但是,这样大的事情,怎么瞒得过他?我现在当你真话,不来说穿你,明白张飞就要来了,等到那时候,我看你皇爷怎样讲话。所以,请皇叔旁边坐下。刘备认为这样一讲可以太平无事了。要知道孔明先生今天对张飞半点不放松。他将手中这支笔一搁,手执羽扇对下面一指,开口骂道:“大胆不法将张飞,今日本军师初次登台拜将,擅敢点卯不到……”他一声吩咐道:“来!军政执法官何在?”
    军政执法官便是军营之中熟读军规的法官。刘备一听,便知道事情要闹大了。军政执法官听到孔明使唤,要紧走上来应了一声:“军师在上,军政在!”
    诸葛亮:“本军师问你,要是点卯不到,该当何罪?”
    刘备一听,孔明要按军法论处,那我家三弟危险了!所以,要紧双眼看着军政官,意思是要他帮帮忙,是否可以说得罪名轻一点。军政官懂得皇叔的意思。但是想,皇叔啊!请你原谅,要是我不按条例办事,那是执法犯法,也要受到处罚,罪责不轻。因为我本身是执法者,再说军师肯定熟读法令,目的是让我当众宣告一下,这便是秉公而断。所以,只好从实而告:“军师请听了,要是点卯三次不到,按军法论是要杀的。”
    刘备一听,心想完了!孔明本来和我三弟不睦,今日再犯此罪,哪有不被杀之理!现在虽然只是初卯不到,但是三次点卯时间相隔是不太长的。早知道事情要闹得这样大,那末我早应该叫他一起到此,想必张飞在这种场合之中,未必会闯下什么祸来。皇叔想,这都怪我不好,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听完军政官的话,下令拿一块虎头牌来。军师就在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一次。”命令将虎头牌高挂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上。挤在最前排看热闹的老百姓,也都知道张飞已经一卯不到,他的脑袋三分之一可以搬下来了。这样,诸葛亮方始再把卯点下去。第四个名字便是赵云,接着一连串的名字点下去:毛仁、苟璋、刘辟、龚都、关平、周仓。但是公子刘封实在没有多大本领,所以不能编制在战将之列,所谓编外人员。下来是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四位文人。除了张飞,别人都一一应卯。诸葛军师点卯完毕,他心中明白,不到半夜张飞他自会来的,万一闹起事来,这里谁能将他生擒,知道张飞是员勇猛之将,如果不把他活捉起来,他是决不会服我的。孔明早已心中有数,赵子龙虽然身材矮小,然而是员巧将,常言说得好:“力不斗功,功不斗法。”法者便是办法,不是什么仙法和妖法,肯定子龙有擒捉张飞的巧妙办法。但是,等到张飞犯了罪,恐怕子龙看在皇叔的份上不肯接令。那末,我趁张飞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先来发令给他,到时候他就无法推却。因此,孔明拔令在手,一声呼唤:“子龙听令!”
    赵云听到军师传令,心里十分高兴,以为诸葛先生第一天当军师,第一条令箭便是差我赵云,这是看得起我,给我极大的面子。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木梢。他从旁踏出,到虎案之前:“军师在上,末将赵云在此!”
    孔明对他看了一看,一面发令,一面嘱咐他说:“子龙听了,亮命你为头营上将,临时的军政官!”赵云想,先生不单给我头令,而且还命我为军政官之职,其是一人二役,好大的威风。你要晓得,诸葛亮门前的风头是不好出的!
    孔明继续吩咐:“你与我坐在将台之下,中军门之内,少顷三次点卯毕,子龙下令把中军门紧闭,谁人闯辕门者与我一律拿下!”赵云:“末将遵命!”
    好!木梢吃进。当时的子龙认为无人敢来闯辕门。即使有人大胆来闯,当然拿下。等到后来听见张飞闯辕门,赵云方始明白上了当。现在他还糊里糊涂地接了令,下将台,手捧令箭坐在那里。
    孔明发了子龙令箭以后,开始二次点卯,张飞仍旧没有来,军师传令挂出第二块虎头牌,上面写着“张飞无卯二次”。过一回第三次点卯,同样三将军未到,第三块虎头牌挂出去,“张飞无卯三次”。这时赵子龙下令,命手下当差人,将中军门关上。外面上了一把大锁。
    旁边刘备在想,不要说点卯三次,即使点卯十次,我家三弟也不会到来,因为我早已命令衙门当差人将他缠住身体。
    哪里知道张飞已经来了!只听得外面一片啰唣之声。刘备还不晓得出了什么事情,其实三将军已经闯下了大祸。
    那末,张飞怎么会来的呢?俗语说:“书路平行”,我只好分头来讲。这里,校场在登台拜将,城里衙门内西书院中,张飞正在畅饮。刘、关、张自桃园结拜以来,吃同桌,睡同榻。自从张飞用了“关门计”之后,弟兄三人就分开来了。刘备同甘糜二夫人住在衙门内室。关将军住在东书院。三将军住在西书院。现在张飞刚吃过夜饭,一个人坐在那里,他正在想着我等弟兄三人情同骨肉,可是请了孔明到此,大哥刘备就把我两个兄弟冷淡了下来,对这妖道孔明终日陪伴,不是饮酒,定是出外游玩,待他象祖宗一样好。诸葛亮的架子越来越大了!要是他二十七岁有着这么大的本领,那末叫我张飞四十三岁的人的本领不是要大到天上去了吗?
    所说,有志不在年高。可是,张飞他把年龄来区别一个人的本事。正在此时,外面四个当差的抬了一席酒菜走了进来。他们希望张飞早一点睡觉,那末这席酒菜可以作为意外的收获,四个人好好地痛饮它一顿。现在,只见书院中火光通明,三将军端坐中间,他们只得连连招呼:“三将军!三将军!”
    张飞听到有人叫地,对门外一看,原是四个当差,不知他们来此何干?
    张飞:“当差的,呼唤老张何事?”
    差人:“三将军啊!我们奉了刘皇叔之命,送一席酒来,请将军畅饮一醉!”
    他们一面说,一面走了进来。张飞想,我夜饭已经吃过,你们既要抬酒来给我,那何不早一点!事实上,今天衙门之中所有的当差,除了值班人之外,都要赶去校场观看登台拜将,所以侍奉张飞的人,有意提早时间安排他吃过了夜饭,他们可以去看热闹了。现在张飞听说是大哥叫他们送来的酒菜,感到奇怪,为什么突然如此相待?再一想,明白了!我家大哥是个聪明人,他一定知道为了孔明,我们弟兄不太高兴。所以,诚心诚意抬席酒来,拍拍我的马屁。张飞想,我等好弟兄义深如海,决不会多你大哥的心,只要将诸葛亮这个家伙赶回卧龙岗,我张飞哪怕为你大哥抛头颅也是在所不辞。现在酒菜既已送来,就再饮它几杯,消消愁、解解闷,因此说道:“好好好!将酒菜与我摆上了!”
    四个当差一齐动手,很快一席酒菜放到了三将军的面前。为了要使他吃了酒早些睡觉,不但用上大碗,而且一个敬酒,一个斟酒,车轮大战,不让杯子空着,加上吃过饭后再吃酒,酒上加酒,更容易喝醉。张飞本性好酒,尤其喜欢吃快酒,一碗便是一饮而尽!他吃得快,一个当差敬得快,一个当差添得快。三个人象走马灯一样,轮番忙个不停。所说,今天张飞不吃这些酒可能不会闯辕门。所以,这酒也是造成闹事的一个条件。张飞一面吃酒,一面心中在想,今夜衙门之中的当差好象特别少,耳边又隐隐听见炮声连连,其实这炮声是校场登台拜将所放出来的。他开口问四个当差:“来也!”
    差人:“三将军有何吩咐?”
    张飞:“哪里来的隆隆炮声?”
    当差人想,这岂能同你老实讲,要是被你得悉,闯出祸来,我们四个脑袋都要被皇叔搬下来的。其中一个当差用假话推托说:“三将军,这炮声乃是赵子龙将军正在校场操练人马,所以传来的炮声。”
    张飞认为夏侯惇的人马将要杀到,因此赵子龙加紧操练,真是“急来抱佛脚”,连夜里都在训练了。他信以为真。不多片刻张飞已经饮了十几大碗酒。十有八、九醉了,当差还在敬他。三将军把手摇摇说:“好了,老张不吃了!”
    因为吃酒要有兴趣,情绪好的时候,多吃一、二杯问题不大。今天张飞心情不太好,加上前面所讲的几种原因,他不想再吃了。可是当差为了希望他早些睡觉,多次敬酒给他。三将军又吃了几大碗,吃得一对环眼之中好象要滴出酒来,他便起手推开了当差,嘴里连连说道:“老张醉了!醉了!快把酒肴收过了!”
    当差看到这种样子,心里想,可以结束了。因此,四个人七手八脚地收拾一切。事实上。张飞只吃酒,很少吃菜。这几个当差希望三将军早些去睡了,他们可痛饮到天亮,所以立在张飞两旁,仔细观察于他。只见三将军虽然满面酒容,可是精神抖擞,半点看不出他有倦色。只好开口问:“三将军,时间不早了,你可要去安睡吧?”
    张飞:“时光尚早,老张睡不着。”
    这几个当差相互对视了一下,心里想,他不要睡,这便如何呢?后来大家想着了,不是皇叔早吩咐的吗,要是三将军酒后不睡,可以把公子刘禅抱出来将他缠住。因此,在旁边问三将军:──
    差人:“三将军!”
    张飞:“怎样?”
    差人:“你可要抱一抱、亲一亲公子刘禅?”
    张飞听他们提到侄儿刘禅,他不觉双手撩着腮下长长的虎须,笑得满口白牙都露了出来。他在想,我等弟兄三人,就大哥有其一子。我与二哥云长多年离乡背井,为了兴汉,抛妻别子,不知他们生死如何。听说我家乡被黄巾余党把房廊烧一个干净,妻儿老小死个尽光,我当时得到这个消息,禁不住大哭三声。大哥劝我说,人死不能复生,不必伤心了。我听大哥的劝说,从此以后不再提起此事,一心为兄长兴汉的大业。但是,我张飞可以没有子孙,而大哥刘备成了天下,一定要有人传宗接代。可是,我家大哥虽然娶了二位嫂嫂,他还是同我等两个兄弟安睡在一起。从这点看,张飞半点也不戆,他恐怕刘备要见怪,所以,有一次,他用说笑话的方式同刘备说道:“大哥啊!你不同嫂嫂在一起,是要没得儿子的。你快到里面去睡吧!”
    皇叔以为张飞吃饱了老酒在与他打趣。所以,笑着回答:“你这匹夫,又要闹笑话出来了。”
    这时云长也在旁边,他便严肃地同刘皇叔说:“大哥啊,我看三弟之言不是笑话,这是有关后代的大事。请大哥以此为重!”
    刘备笑着对两个兄弟说:“二位贤弟,生男育女乃是小事。岂能为此而减弱我等弟兄桃园之情。”
    刘备还是按照常规办事。云长一时无法可想,可是,三将军一直放在心上。他常常暗中与云长商量,说二哥啊,大哥不去同嫂嫂阃觉,岂不要断宗绝祠吗?关羽回答张飞说,三弟,这有何法呢?这又不好当他小孩子赖学那样送进学校去的。但是,张飞心中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有一天晚上,弟兄三人吃过夜饭之后,谈谈讲讲一起进了房间。忽然,张飞把刘备一拉,拉到了外面堂上,刘备问他何事?三将军轻轻地同刘备说道:“六哥啊!兄弟得到了一块美玉,要请大哥来此一看,这是什么样的一块宝玉!”
    刘备听说如此,心想,自古以来,在列国时代有块“卞和璧”,这确实是块价值连城的稀罕之物。不知三弟得到的是什么样的玉,所以要紧问他:“三弟速速拿来,待愚兄看来。”
    张飞一手伸到衣袋中拿了半天没有摸出来,结果他笑笑说:“大哥啊,兄弟要紧出房,忘了拿出来,在我床边。请大哥在此少等片刻,兄弟去去就来!”说罢,他转身便向房中奔去。
    刘皇叔想,这个匹夫还是如此鲁莽,一本正经给我看玉,结果忘了带出来。那末,就等他一会吧。哪知道,等了半天不见张飞出来。刘备想,怎么这块玉拿不来了?因此,他也转身回房。不料走到门外,只见两扇房门早已关上。起手一推,房间牢牢地拴上了。里面灯火全无,只听得张飞鼾声浓浓,呼呼大睡。刘备想,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戆大,拿拿东西不顾别人等得心焦,只管自己睡觉。皇叔便开口喊着张飞:“三弟开门来啊!”
    张飞:“大哥啊!兄弟睡熟的了!”
    刘备一听,心里想,放你的屁!睡熟了哪能回答人家的话,知道自己受了骗。但是,他连声叫着三弟开门。张飞在里面笑着回答说:“大哥啊!今夜门是我不开了。你要睡觉,到里面嫂嫂那里去睡吧!兄弟是用的一条‘关门计’。”
    刘备想,我上你憨大的当,真是要被人笑歪了嘴巴。刘备叫二弟云长开门,云长也睡在里面,他回答刘备说:“我被三弟拖住了,无法来开大哥的门。你要不进内室去,那末,就在房门外立一夜吧。
    这时,刘备才明白他们弟兄二人串通一气,是存心把我关出门外的。夜间寒风刺骨,难以忍受。刘备进了内室,丫环报于二位夫人出来迎接。从此以后,张飞时常要用这条关门计的,皇叔一不小心便被他关在门外。这样日子一长,甘夫人终于怀孕了,十月满足,在建安十一年的冬季里甘夫人生下一子。这年刘皇叔四十七岁,真是老来得子,万分欢喜。就请云长与孩子取名,关将军取了一个名叫“禅”;刘备叫张飞同孩子题个字,因为《三国》之中的人物大都是双名,例如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张辽字文远,许褚字仲康,孙权字仲谋,周瑜字公瑾,鲁肃字子敬,司马懿字仲达,姜维字伯约,等等。因此,一定要有个好的字。可是,三将军一时没有准备,而且他在这方面比较马虎,所以随口说,叫他阿木吧。刘备说阿木不好听,张飞说叫他阿土吧,皇叔想你摆了一个阿字,总提不出什么美号来。可是三将军是个耿直的人,他想我一定要阿得它有道理。最后,想到过去刘备同我们两个兄弟谈起,自从大嫂甘夫人怀孕之后,经常做着一个梦,在梦中仰吞北斗。因此,张飞高声喊道:叫他阿斗。从此,刘阿斗一直叫下去,叫了一千七百多年。今后还要叫下去。所说《三国》之中,三个“阿”最有名:曹操小名叫阿瞒,传说他父母生到曹操是第十个孩子,生得怕了,为了避免再生下去,因此提了个“阿瞒”的小名,意思是满了,不要再生了。曹操的祖上本姓夏侯,结果把他过寄曹嵩,因此改姓曹。第二个便是刘阿斗。第三个是《后三国》中,江东有位大将,白盔白甲,白马长枪,人称赛赵云,名叫文羊,小名叫阿羊。当然,其他这种阿大、阿二、阿猫、阿狗不计其数,都不在此例。亦有传说,在刘阿斗生下来的那一天,有一白鹤在屋脊上连叫四十三声,然后望西飞去,暗示今后刘禅在西川称帝四十余年。其实,这是后世人加以神化了的传说罢了。现在说来,还带有一点迷信色彩。在当时,刘禅只有虚龄三岁,又是刘、关、张三房一子,张飞哪有不喜欢之理!所以,听当差说可要亲一条阿斗?张飞笑得眉飞色舞,心花怒放。心想,这个孩子要是我不用关门计,恐怕到今天还生不下来。加上弟兄之深情,因此听到“阿斗”两字,什么事都要放开,耍紧命令当差快些去抱出来。手下人要紧赶到衙门内室,先同丫环讲明三将军要抱一抱公子刘禅,又是皇叔同意的。丫环连忙与二位夫人一讲,当然便把公子抱了出来。但是担心恐怕被三将军受了惊,因为知道张飞酒醉之后嗓音更高,不要把阿斗吓坏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现在三将军看见手下人已经把侄儿阿斗抱了出来,他吩咐快快地抱过来,当差将小主人送了过去。张飞把阿斗用双手抱到自己胸前。他睁大了一双环眼,借着西书院厅堂上的灯火,在望着阿斗的小脸。刘禅虚龄三岁,十足不满二周岁,正当可爱的时候,圆圆的脸蛋,一对大眼睛望着三将军,放开了一张小嘴咯咯地好笑。所说两岁的小孩子,也有一点反应了,阿斗见张飞生个黑脸,尤其一对环眼象铜铃一样落了出来,他感到有趣。因此,阿斗抱到三将军手里从来没有哭过一次。今夜,张飞借着醉意逗引着阿斗,对刘禅说开了真心话:“侄儿啊!你认识老张吗?我看你相貌堂堂,将来一定要做皇帝的!”
    张飞想,大家都认为刘备仁义待人,加上我与二哥云长忠心于他,龙刀长矛又是沙场无敌,天下定会太平。这个孩子必然能成帝业。确实被张飞料到,但是刘阿斗做皇帝,张飞早就去世了。因为他寿命不太长,只活五十五岁。可是,今后张飞生下的一个女儿,便是阿斗的妻子,是《后三国》中汉室皇帝刘禅的正宫娘娘。接下来,三将军叹了一口气,说道:“侄儿啊!你家老子没得良心,得到妖道诸葛亮,便渐渐忘记你家三叔。今后你做了皇帝啊,千万不要听你老子的说话,要听你家三叔的话。侄儿,你可听得么?”旁边所有的手下人和当差,都听着在好笑!认为只有二、三岁的孩子,他懂得什么呢?事实上,这几句说话表明了张飞同刘备有着意见。
    就在这时,张飞又听得隐隐炮声。他想刚才当差对我说是赵子龙在操场练兵,可是,现在已夜静更深,怎样还在操练呢?感到其中定有缘故。因此,他便叫手下人把刘阿斗抱了进去。然后,站起身来向外走去。四个当差要紧一面跟着,一面问张飞说:“请问三将军到哪里去?”
    张飞:“老张到外面去玩耍玩耍。”
    差人:“请三将军早一些睡觉,明天出去玩吧!”
    张飞:“时光尚早。”他说着便向衙门口走去。
    大门口一对石狮子分立两旁,对面一堵照墙。张飞已经站立在门口。他只见西门外天上红光闪亮,炮声又从那里而起,将军正在怀疑,耳边听得“叮当”之声,一看原来是一个衙门里卖饭的人。因为在过去衙门里的当差,每日收入较少,所以逢到不值班的时候,有几个当差到了晚间去做一些小买卖,再挣几个钱。所称“卖饭”,其实是粽子、包子等类的东西。现在做完了生意,多吃了几杯酒,眼睛半开半闭,脚步踉跄,一手提了只篮,篮里的几只空碗,互相碰撞发出了“叮当”之声。张飞酒在肚里事在心,他认出此人乃是衙门中的当差。他想,时光不早,你到哪里去做买卖的呢?因为在三国时代,很少半夜里有市面。因此,他从衙门口走下来,立到了街道中间。他等着这个卖饭的过来,准备问个讯。张飞他毕竟喝醉了酒,带着一点孩子气,要来同这当差的寻个开心。张飞生得身材魁梧,来人十分矮小,又见他弯着腰、低着头,正巧他的脑袋撞在张飞的肚腹上,三将军就把肚腹用力一凸,这个当差本来酒醉得没有脚劲,被你这么肚皮一凸,他两足一跛,跌了个仰面朝天,一篮碗盏抛得一地。他正要开口骂人,张飞开玩笑地说道:“你这个人怎样跑路跑到我肚子上来了?”
    当差听出是张飞的声音,哪里还敢开口骂人呢,要紧从地上爬起来说道:“你莫非是三将军吗?”
    张飞:“原是老张。你从哪里而来?”
    差人:“我去西门校场卖饭的。”
    张飞想,半夜里莫说校场,即使城里还有谁要买什么饭吃呢?便说:“西门校场冷清清所在,谁人要买饭?”
    差人:“三将军啊!你没有知道吗?今夜西校场是热闹非凡。”
    张飞想,我本来听到炮声和见到火光,已经觉得不对头,到底在那里干些什么?他追问道:“你与我快讲!”
    这时,立在衙门口的四个当差人知道要被这卖饭的弄出事来了,要想上去阻止他,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听那差人说:“三将军你听了,今晚西校场设下将台、辕门。刘皇叔请诸葛先生登台拜将拜为大汉的军师。因此,人山人海,热闹纷纷。我的饭一下子就卖光了。”
    没有等你把话说完,张飞早已吼叫连连,真是肺也要气炸!这个卖饭人酒也被吓醒了一半,他晓得事情不妙,转身就逃,地上的篮子碗盏都不要了。四个当差听到三将军的怒吼,吓得面如土色,知道他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果然如此!张飞想,大哥啊!你明知我张飞与孔明不对头,你竟将他拜为军师,存心与我作对。再说,既然叫诸葛亮做军师,这么大的事情你也应该同我兄弟讲一声。现在,新野县内外百姓无不知晓,即使一个卖饭的当差手下人,他都晓得今晚孔明登台拜将之事,而我堂堂一家三将军,对我瞒得紧腾腾,连风都没有吹到一点。今晚文武肯定皆去西校场,唯独我张飞不去,岂非要被人误解,被人耻笑吗?好象我张飞没有资格列入这种场合,定然被人嘲笑看轻!所说张飞闯辕门,也有他个人的道理,再加上吃醉了酒,因此亦称谓“酒醉闯辕门”。三将军到这时候按捺不住冲天的怒气,他认为你们既然没有我张飞这个人,那末我也不客气了。让我赶去西校场将孔明拖下将台,要他活的话,将他向将台下一抛,要他死就把他放在脚底下踩个粉碎。但是,一定要上了马,拿了长矛,那末谁都不怕了,他想到这里,一声吩咐:“来人也!”
    四个当差齐声应道:“在!”
    张飞:“与我带马扛枪!”
    所说,他习惯把矛称谓枪的。当差们知道他上马拿了武器,这祸闯得更不可收场了。他们还想避免这个大祸,因此装得糊涂的样子,回答道:“三将军请快去睡吧。天亮之后,再与你带马,进衙门安息去吧!”
    单凭这几句话,岂能平息张飞心头之火。三将军手搭在腰悬着的宝剑柄上,厉声说道:“难道你们不听老张的话吗?”
    差人:“三将军,我们要是不带马,不扛枪,你便怎样?”
    张飞:“老张就把你们四个狗头全都拿下!”
    他说罢,便将匣中宝剑抽出了半口,四个当差吓得连连倒退几步。心想,有得今天死,那末还是听他吩咐,要是他不闯出大祸,我们还可以不死,因此立即应了一声,一个当差很快把张飞的战马带了出来,配好马鞍,拴好肚带。张飞翻身上马,其他两个当差把一条丈八蛇矛扛到他马前,三将军双手一抱,然后将马一拎,马匹便向西门方向而去。四个当差紧紧跟在他的马后,准备万一他将闯祸之时,可以劝阻一下。
    张飞点马而行,他回头看见四人跟着。心里想,到时候被你们拖拖拉拉我就麻烦了。因此,他起两腿在战马肚腹上用力一夹,这匹登云豹便泼开四蹄飞奔而去,幸得深夜街道上行人稀少。四个当差见张飞催促战马,起初他们还在后面紧紧追赶,但是毕竟两条腿,怎能赶得上他的龙马。四个人想我们回去吧,即使死也要等到明天。三将军回头不见四个当差,他不觉在马上哈哈大笑起来。路上并无耽搁,直到城外西校场。有人说,在路上被张飞的快马撞翻了一个“不倒翁”的摊贩,他扣马一看,所有泼在地上的泥菩萨一个个都站了起来,张飞感到奇怪,问摆摊贩的人,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这叫“不倒翁”。就是凭你怎样身强力壮,总难扳倒他。张飞想我今夜准备把诸葛亮都要扳倒他,莫说这小小的泥菩萨会扳不倒吗?因此他翻下马来,用两只脚乱踏乱踩,顷刻间把所有的“不倒翁”踩个粉碎。意思是我一定要扳倒它!要是这样说,三将军真的是一个傻瓜了,把他讲得太戆了,哪还象《后三国》中一名文武双全的主将。事实上,没有这回事!所说张飞存心来寻找孔明的麻烦。可是一到校场看到这样大的场面,他暂时把闯祸的念头忘记了。一班来得晚的当差们被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阻得无法挤到前面去看热闹。现在见张飞赶来,他们也没有察觉到他喝醉了酒,只想借三将军的威势来吓退老百姓,可以挤到最前面,因此跑上来七嘴八舌,殷勤招呼着张飞:“三将军!三爷!你来得太晚了,现在听说三次点印完毕,谁都不能上将台了。请到前面去看看热闹吧!对对对!三将军请下马,我们在前面带路。”
    张飞被他们你一句、我几声,反而感到不好意思。因此他丢矛下了马。当差便把长矛狠狠地插在泥里,将马匹拴在矛杆上,然后走在前面,高声地喊道:“三将军来了,大家请让一让!”老百姓听到张飞到此,想尽办法让出了一条路来。三将军想既然到此,就到前面去看看。他双手提着左右的甲栏裙,发出“嚓呛”之声,跟随在这班当差和家将们的后面,从人弄堂中向将台方向走去。先到正辕门外,只见有几个小土墩,上面早已挤满了人群。这班手下人带路上了土墩。张飞站在土墩之上面对将台,以高望远,从中军门上面看到将台上清清楚楚,一览无余,只见文武站立两旁,中央摆着虎案,二位兄长坐在左右,诸葛亮端坐在中间。
    张飞看见孔明,顿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认为你是个南阳农夫,有何资格坐在正中央。他恨不得立即飞上将台去,把孔明一把拖下台来。一时抑制不住他心头怒火,便提高嗓门开口骂道:“叱!将台上妖道诸葛亮,你有多大能力拜为大汉的军师!你这牛鼻子、懒夫,气死我也!”
    旁边所有的人,听到张飞在破口大骂孔明,吓得都发了呆。大家知道现在先生是位最高的主帅,要是被军师听见的话,你三将军担当不起。这班家将和当差都感到要闹出事来,同时大家嗅到张飞从鼻孔里喷出了酒气,方始明白三将军喝醉了,因此只有赶快来劝他回去。
    众人:“三将军,时光不早了,请回去睡觉吧。对,我来去带马。”“三爷请息怒。我来同你去扛矛,有话明天再讲。”众人一面劝着,一面走下土墩去。张飞骂了几句,听手下人连连劝说。他想对!等到天亮之后我再找诸葛亮讲话。他跟着家将们一路自言自语地大步走下了土墩。所说,马矛都放在人群外面,刚才靠了张飞的身价才很快地走了进来,现在要挤出去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真正将战马带了过来,三将军上马回去,也就没有闯辕门的事情了。就在你们去带马的时候,张飞已经闯出了大锅!
    三将军刚走到正辕门旁边,他抬头见到辕门上插了三面大旗,左边旗上写着“大汉皇叔,宜顺亭侯,左将军,豫州牧”,斗大一个“刘”字,这是一面刘备的旗帜;右边是一面云长的旗帜,上面写着“大汉,汉寿亭侯”斗大一个“关”字;中间较大一面便是孔明主帅的旗帜,上面写着“大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九个字。三将军看见孔明的旗帜,立刻吊起了心火。他想,为什么没有我张飞的大旗?这一点,他确实不懂了!因为你们两位兄长都有一定的官衔,一个是当今的皇叔,一个是万岁封的汉寿亭侯。你张飞的旗帜上只有“燕山”两字,燕山就是北平,这是地名。例如赵云旗上写着“常山”两字,常山便是河北,也是地名。因此,没有资格插在正辕门上,只好插在东西辕门上。张飞一时不理解,加上对孔明的私心杂念,他准备用弓箭把诸葛亮的这面大旗射下来。可是,将军自己明白他的箭法平常得很。所以,张飞虽然是员三国中的名将,但是他的箭并不那么好。今后,他的儿子张苞便是有名的箭手。因此,他恐怕一箭射不下来,在众人面前要出丑的。所以,一面抬头在望,一面在走。正巧碰到前面地上一个泥坑,加上吃醉了酒的身体,上身重,下身发浮,一足踏进泥坑,身子便向前一冲。张飞心里明白,要跌跤了!他想,我是堂堂的大将,跌跤岂不丢脸,因此很快起一条右手向前一抓,准备抓到任何东西来稳一稳脚跟,果然被他抓着一样东西,象拐杖那样将身子撑住了。可是,他站定的时候,便把地上这件东西一起拔了起来。他顿时感到手臂上的分量十分沉重,仔细一看,原来手中抓住辕门下脚的一根粗竹竿。在前面早已说过,子龙将军由于时间局促,扎了一个简易的辕门,上面插着各种东西,下脚就用两根粗竹竿插入泥土里。现在一根竹竿被他拔了起来,上面的整个辕门已经倾斜了,马上摇摇欲坠。这突然的一下子,吓得附近的老百姓都向四处散开来。因为,上面全是些刀枪,万一落到头上,是有性命危险的。这时候,张飞也支撑不住了!他来不及把竹竿插在原来的地方,只是糊里糊涂地想到,这个辕门看来是要倒下来的,那末你就倒吧,不是我叫你倒的。想到这里,三将军便把手中竹竿用力向前一推,顿时一声巨响,“哗──”整个辕门被他翻倒在地。接下来,周围的人都抱头鼠窜,一片啰唣之声“啊──”,要是俏皮点的人,知道事情不妙,早就溜之大吉了。张飞可不是这种人!他想,我走了反要冤枉别人;再说这辕门,不是诸葛亮从卧龙岗带来的,与他无涉。因此,他撩着长长的虎须还在戆笑着。
    外面这样的吵声,孔明在将台上早已知道张飞来了。他装作不知详情,立即一声吩咐:“来人!”
    在旁手下人立刻应道:“在!”
    诸葛亮:“外面何事喧哗,与我查来!”
    手下人奔下将台传令:“外面何事喧哗,查来!”在外面的当差,早已知道是张飞把辕门弄倒了。但是,这个当差感到三将军闯了大祸,还不溜走,今天三卯不到,本来军师要治他之罪,现在更要不客气了,倒不如我来帮帮忙吧。他便走到张飞面前说;“三将军!”
    张飞:“你便怎样?”
    差人:“你弄倒了辕门,上面军师已经在调查了。请三爷暂时避一避开,免吃眼前之亏。”
    当差的一片好心。可是,莽张飞在这个时候哪里听得进这种劝阻。他想,什么?辕门是我家大哥的,我本来要找你,你孔明竟找到我头上来了。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三将军对着这个当差说道:“你去向诸葛亮言道,辕门是老张打掉也,看他怎样!”
    这个当差一听,心想你也真是个不懂好坏的戆大。那末,你既然不怕,我就从实去禀报。当差转身兜过中军门,准备奔上将台来禀报诸葛亮。可就在将台下坐着一员头营上将、临时军政官赵云,他上了孔明的当,一时还没有知道,现在看见这个当差要去报告军情,子龙想你没有资格直接去禀报军师,应该先报给我听,由我再去禀报。这是规矩。因此,他一声喝住了这个当差:“报事人你与我住了!”
    当差的站定身子一看,见赵云坐在那里。他心里明白,先要报给赵将军听,所以对子龙跪下一礼:“禀报赵将军!”
    赵云:“何事报来?”
    差人:“今有三将军张飞,酒醉而来打倒辕门。请赵将军定夺!”
    赵云对他看看。心想,张飞同你有什么冤仇,照你这样禀报上去,不要说张飞只有一个脑袋,即使有着三个头也要被军师搬下来的。你要知道,今夜孔明先生这个军师,不是刘皇叔私人的军师,而是刘备代表着当今天子,拜诸葛亮为主帅,说得明白一点,大汉军师便是汉朝的军师,也是皇帝殿上的军师,他的辕门谁敢打掉?!你岂不是报得太凶了。赵云在这种地方当然比手下人懂得多。因此,有意在其中改去一个字,他对着这个当差说道:“莫非三将军前来带倒辕门?”
    打倒是有意闹事,罪责重大。带倒是无意闯祸,罪责较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进出很大。但是,这个当差认为打倒就打倒,带倒就带倒,那有什么关系。他还不理解子龙将军的道理。赵云命他退下了。然后,从座上起身,上将台来禀孔明。他一面把手中将令交上,一面便说道:“军师在上。今有三将军张飞酒醉而来,带倒了辕门,请军师定夺!”
    孔明把令箭收了。心里明白赵云是在存心帮张飞的忙,分明打倒,你偏偏说带倒。诸葛亮想,只要与张飞有关的事,我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今晚不收服他,也错过了机会。不管地打倒也好,碰倒也好,我总要与他算帐的。孔明回头对坐在左边的刘皇叔看看,意思是暗中问他,刚才说你家三弟出外打听军情去了,难道这军情要紧得连辕门都带倒了?旁边刘备完全懂得他的意思,两颊涨得通红。心里想,我当出了什么事,原是三弟前来闯下大祸,而且把我的假话都戳穿了。皇叔一时非常难受,只得低下了头。然后,孔明叫子龙退下。他决不放张飞轻易过去,便拔令在手,对旁边刀斧手、军牢手、捆绑手──这名谓三班,一声吩咐道:“三班听令!”
    三班共二十四人,其中有一名年龄最轻,到军中当差日期较短,还不知当差的难处,同时带着一点风头主义,听到军师呼唤,他便抢步上前到孔明虎案之前应声道:“三班在!”
    孔明看见上来的手下人,总以为他是三班中的代表,便交令给他说:“本军师付你将令一支,拿捉张飞!”
    差人:“得令!”
    他接令退了下未,有几个老公事的当差,把他拉到旁边,轻轻地并有意地问他说:“你奉令干什么?”此人回答:“捉拿张飞。”两个老当差笑着说:“你在做梦!你可知道三将军是何许样人?他是当前沙场上一员无敌的虎将。你想拿得住他吗?”年轻人回答说:“我们有二十四个人。”老当差说:“不要说二十四人,即使是二百四十人也捉不住他。你看坐在军师左边的关将军,尚且在古城要被张飞打得龙刀都丢在地上,我们上去一个都保不了命。”此人回答说:“我们有军师的将令。”老当差笑着说:“你这个人真是个孩子。要知道令箭是对遵守军规的才有用场。现在张飞把辕门都要打倒,你这令箭被他看作稻草一般。”这个年纪轻的当差听到这里,他怕起来了,回答:“怎么办呢?可要把令去交还给军师?”老当差说:“吃公事饭有你那么便当?高兴就接令,不高兴就好交差吗?”“被你这样讲,我只好去死了。”老当差便讲给他听:“死是不须要的。主要请你今后在各方面都想想,当差这碗饭不是好吃的。现在既然接下了令来,表面文章要做一做,首先他把令箭藏在背后,要是被三将军看见,马上有危险。再说我们都是吃刘皇爷的饭。张飞是他的三弟,现在表面上下去捉张飞,其实有机会暗中把他放了就算。然后,回来交差,推托难以拿捉。这样,军师也就无话可讲了。”年轻的当差便把令箭反手藏在背后,方始跟着老当差们一齐从将台上走下来。他们做功很好,装得威势十足,好象去捉拿犯人的样子,一路上喊出去──
    差人齐喊:“拿张飞!捉张飞!拿张飞……”
    声音越喊越响,下了将台从中军门侧边绕过去。外面张飞耳边听得捉拿之声,他顿然间浓眉倒竖,环眼圆睁,虎须豁开,回头向喊来声音的方向恶狠狠地望着。他在口中问道:“谁来拿捉老张呀?”
    这班当差们见到张飞已经发觉了他们,又看到三将军环眼中好象冒出火来,见到他怒得两腮肌肉都在微微地抖动着,吓得谁都不敢上前一步。趁着三将军对他们望着的时候,便加高喉咙喊道:“拿捉张飞哎──”把这个“哎”字的声音拖得特别长。同时,用嘴对着他向前努着,意思是我搳令子给你,你怎么还不快快“飞”走呢!只要你一走之后,大家在军师面前说说好话,大事可以变为小事。  张飞哪里懂得他们的意思!即使明白,他也绝不会因此而罢休。相反火上添油。他想,孔明你好大胆,竟敢命人来捉拿于我!那好吧,免得你们来捉,我自己送上门来了,不把你诸葛亮拖下将台,誓不为人。只听得张飞高叫一声:“不要你们来拿捉,老张来了!”
    要知下情怎样,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