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小说>> 评书三国>> 卷十四 水淹七军

第十一回 奏凯歌吕蒙释战俘 闻凶信关羽撤精兵

    第十一回 奏凯歌吕蒙释战俘  闻凶信关羽撤精兵
    说起赵云,这位从八十多万曹军中杀出来的白袍将,别说曹军听到了要发抖,就是吴将闻其大名也要心寒,连死神都战胜不了他的人物,谁还敢和他争锋?前面道上来的可是赵云否?赵云随了刘备这么多年,远在西川,纵然是生了翅膀也来不及飞到这儿。倘若这儿真有赵云在,只怕吴军就不敢白衣渡江,这样肆无忌惮了。
    来者不是赵云,乃是桂阳太守赵范,也是河北常山人,与当代英雄赵云同乡,同姓,而且是同宗。过去的常山小得很,只有一个数百家人的小镇,因为出了个赵子龙,人们才铭记住了这个民族英雄的故乡。因此,“常山”就与赵云划起了等号。赵范仅是个太守,别无官职,故而大旗上所写的只有这几个字,却与血战长坂坡时赵云的旗号完全雷同,而如今赵云官高爵显,要是他的大纂旗扯出来,必定少不了“顺平侯,三虎将”等字样。因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赵范至此还不知吕蒙过江夺了荆州,也没必到过吴军收降了南郡的消息,只觉得自从关羽三胜徐晃以后,此地与前方的音信就中断了。为什么会中断,赵范不明其中道理何在。得不到前方的消息,不知君侯北伐的情况,赵范深感不安。因而,他今天亲自押解了一批大粮往南郡去,一则是去解粮,二来从那儿打听一下樊城的军情。然而出城并不远,就碰上了吴军。头队返身报道:“禀太守,吴军亲到。”
    奇迹般的军情,使赵范莫名其妙,一下子哪里弄得清这是怎么回事。举目向前望去,果然见吴军席卷而来。心想,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吴军已杀到了这儿?难道南郡也失了?赵范自料一个文官,难与吴军抵敌,只得传令圈马而回。汉军掉转粮车,争先恐后向城中逃去。
    赵范假如不逃,吴军不敢贸然上前,粮车可以徐徐退入城中。他这一逃,潘璋就拚着性命追了上来,粮车怎能和战马比快?等到粮车刚逃进城,潘璋也已经赶到,一齐跟了进去。吴军大队就象潮水一般涌进了桂阳城,到衙门口,便将赵范生擒。
    吕蒙升堂,一旁押上赵范。赵范虽是一个文墨之辈,却是铁骨铮铮,背对吕蒙,立而不跪。大义凛然,一副英雄气概。
    吕蒙和颜悦色道:“赵太守,本督一夜取荆州,如今兵略三郡,只有长沙未取,早晚也在掌握之中。荆襄九郡尽归东吴,关羽不日便要大败。望太守弃汉投吴,共图大业。”
    赵范这才知道整个荆襄就只剩下长沙未失了,见糜芳和傅士仁都降了吕蒙,确实大势已去,难以挽回。心想,我是这儿多年的太守,又与子龙是同宗弟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到了这种地步还能有什么办法可想呢,既不能赶走吴军,又无能将紧急军情送到君侯军前,不过成了一个废物而已,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大片汉上之地遭到东吴的吞噬。国亡家何在?受了君侯这许多年的恩德,别无可报,唯有以身相许了。赵范望着乌云翻腾的茫茫天色,顿时深为大汉感到惋惜而落下了两行热泪。然后趁人不备,一头撞在堂中的大柱上,顿时脑浆进溅,死于血泊之中。
    吕蒙命人收拾尸体,买棺成殓,换下旗号,安抚降军。忽闻内堂有婴儿啼哭之声,吕蒙急令传见。少顷,一乳母抱一三岁的孩童到吕蒙面前跪下,告说此儿乃是太守之子,并将赵夫人今春新丧的情况讲了一遍。吕蒙间,可有近亲?乳母摇头说,别无亲友,只有同宗赵云在西川。吕蒙听说太守与赵云是同宗弟兄,立即写下了一张文字,用蜡丸封口,挂在小孩的头颈里,派一队心腹手下,共二十五个弟兄,多带银两,备一辆大车,护送太守之子和这乳母一同进川,送与赵云。吕蒙此举,并不是看在赵范忠良的份上,也非可怜这孩童,而是心里惧怕赵云,想在这一点上与赵云结下一个人情。日后万一见面,还有说话的余地。
    吴军奉了吕蒙之命,护着车辆往西川去。蜀道难行,路径又不熟,一队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东拐西弯,白走了多少冤枉路也无法计算。赶到白帝城时,刘备已经出兵,为云长大报仇了。再由刘备命人将小孩送到成都,交到了赵云的手中。赵云拆开蜡丸中的书信一看,方知吕蒙在兵略四郡时,赵范触柱而死,所遗一子,无人看养,送进了西川。赵云像亲生儿子一样收养了这个小孩,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用功勤读,不许习武。长子赵熊,便是赵范之子,等到赵云去世后,赵熊就练成了一身武艺,文武双全,随姜维九伐中原时,一马一枪,威名远扬。战阳平时,相遇江东大将吕匡,便是吕蒙的小儿子,赵熊将他活捉后,念在吕蒙与己曾有这般恩义,就放走了吕匡。此乃后话。
    吕蒙又留下五千人马守住桂阳,带着潘璋、董袭、蒋钦、陈武、马忠、朱然、糜芳、傅士仁等将,离了桂阳,欲往长沙等地。岂料打到了这个时候,长沙等地的守将闻风而降,真正是兵败如山倒。前后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荆襄九郡除了襄阳以外,尽归东吴所有。这襄阳为何不取?吕蒙考虑到吴魏联兵,将此地留给曹操,也让他得些好处,再者,襄阳一取,必定惊动关羽,所以暂且不取。吕蒙安置了各郡的守将以后,领兵回师荆州,孙权带领文武出城迎接。从出兵到现在,荆襄之地先后已集中了三十万人马,吕蒙再从这些人马中,调动十万兵力分拨到各处加强防守,以备关羽一退下来争城夺地。一面从大牢中放出魏将于禁。一切就绪,吕蒙大起十五万得胜之师,与孙权一起,围剿关云长,彻底消灭关羽手下的四十万军队。
    却说前方的关云长,自从九月上半月吕蒙诈死,下半月吕范犒赏三军以后,十月初就将荆州的二十万人马抽调到了襄樊之地。四十万大军集中在一处,人多嘴不少,耗去的粮草就像每天在搬山一样。因此遣使到南郡去解粮二十万石,打算筹足了粮草即刻进兵宛洛道。然而,局势的变化大大出乎意料,关羽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座铜墙铁壁似的荆州城,竟然失守得连个透气声都没有,从十月初八到二十三日,仅仅半个月,坚固了八年的荆襄九郡丧失得几乎寸土不剩。最可悲的是,各路探子有去无回,至今仍蒙在鼓里。
    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充当了旁观者的角色。他听到吕蒙无病猝死的消息,便猜疑到了江东的用意,又见关羽毫无顾忌地抽调荆州重兵,更觉得关羽已经中了东吴之计。心里暗暗高兴,因为樊城解围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关羽再也不能北伐了。遂下令大队向樊城推进,意在与关羽当面交谈,传递荆州失守的消息给关羽,让他可以早一些退兵,也免得他杀到宛洛道再收回去,徒劳往返。从大局来看,曹操与刘备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必欲剿灭汉刘而后快,但从个人感情来看,他一生中最敬重的却是关云长。因而,尽管关羽怎样高叫“兴汉灭曹”,又举兵北伐,曹操总是避免同他当面接触,几番约东吴起兵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关羽退兵,并不造成对中原的威胁,曹操就不会命人攻打他。故而他的心情一直是很矛盾的:荆州要取的,但关云长是不能害的。十月中旬,大队已抵樊城,离汉营相距三里扎下营寨,深沟高垒,与关羽对峙。可是一扎下营,就令军士挂出免战牌,只是闭营不战。
    关羽等了许多天,不见粮草运到,心里焦急。又见对面曹操亲自提兵到来,倒又喜悦了起来:我本当待大粮到了再移师宛洛道,不想这老贼活得不耐烦,自来送死。那就不必多等了,边战边等,两相不误。关羽求胜心切,令众将领五万人马去魏营前设立旗门。他亲自上马执刀,独立沙场。
    汉军即刻向对面营头上高喊:“魏军听了,我家关君侯在此,请魏王会话。”
    魏军立满营墙,都是长弓强弩,对汉军的叫喊置之不理。一连三天,魏军总是闭营不战。关羽感到奇怪:这老贼动的是什么脑筋,缘何进而不战?遂将新野、燕城的关平和关索召来商议进取之计。
    十月二十,关羽坐帐聚集文武将士。待两旁参见毕,关羽道:“众位,关某命人往南郡催粮,至今已误期一天,不知此乃何故?”
    一旁马良道:“君侯,前番襄阳失守,皆因糜、傅二人懈怠失职之故,君侯虽则从轻发落,各罚二十军棍。只恐糜芳怀恨于心,蓄意扣押粮草,延缓君侯北伐之期。小人之心,不可不防。”
    关羽想,糜芳是大哥的姻弟,一向对他恩宠有加。想他这等地位,不至于会因小小的惩罚而误军机大事吧!故而关羽对马良的话并不以为然。
    周仓上前道:“主人,前番陆逊使吕范到此搞劳三军,我见他一味低三下四,迎合捧场,恐不安好心。况粮草久催不至,内中必有缘故。何不再遣心腹要人前往南郡探视个明白?”
    关羽一直以为吕蒙死了以后,荆州万无一失,江东再也没人敢兴兵过江。所以心思全在北伐上。此刻被周仓这么一讲,又想到连日来南郡粮草迟迟不到,觉得有些不妙起来。当即派出三路探子:一路去襄阳,一路去荆州,一路去南郡。众文武就在襄江营中等候回报。至十月二十二日,襄阳探子来报:城关严守,太平无事,而另外两路却毫无消息。等到二十五日,既不见探子回来,也不见大粮运来。这才引起了关羽的注意,心里已经在猜测东吴可能偷袭了荆州,封锁了各路消息,隐隐感到了局势发展的严重性,而这种发展趋势必定对北伐不利。正在辗转反侧,苦苦思索各种应变之策的时候,守营军士来报:“禀君侯,曹操引军营前溺战!”
    没有荆州和南郡的消息,又没有粮草解来,此时关羽思绪万千,心乱如麻。忽听曹操营前叫战,又使关羽感到诧异:这老贼数日来一直高悬免战牌,我也没心思再去挑战,他却又来撩拨我了,真是个可恶透顶的奸贼。关羽心里虽是这样骂着,然而对目前接二连三出现的事情不敢不正视,探索着反常事态的原因究竟何在。
    曹操为什么从坚守不战又转变成了转守为攻呢?这还得书分两路。吕蒙兵略四郡以后,几乎一统了江上之地,便从大牢里放出了于禁,以表示对两家联兵的一点诚意。于禁出了大狱,问准了路头,直往宛洛道而去,路上打听到了魏军大队就驻扎在樊城外,便径直投到了曹操的大营前,请弟兄禀报千岁。
    曹操一听说于禁回来,立即料定关云长的荆州已经全部失去,便传于禁进帐。于禁虽然从荆州急急忙忙赶来求见曹操,然而一旦进了大营,心里又怦怦乱跳起来。毕竟是七军都督,被关云长淹得七军覆没,只剩孑身一人,而且还遭擒获,如今要面对魏王,哪能不慌,弄得不好,脑袋搬家。于禁战战兢兢地上了大帐,扑倒在曹操的脚前,诚惶诚恐地说道:“魏王千岁在上,罪将于禁拜见!”
    曹操见了他,真的是又喜又恼,喜的是于禁一回,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关羽不久就要大败而回,中原无再犯之敌。恼的是看到了于禁这张脸,就想起了水淹七军的惨状,别人都死了,只有他是屈膝求全的。可毕竟是喜大于恼,曹操并不怎么为难于禁。遂问道:“文则,荆州防范如此森严,汝如何回来?”
    “大王有所不知,江东吕蒙施下诈降之计,遣吕范过江犒赏汉军,以懈关公之心。待关公尽撤城中精兵,吕蒙率大军白衣渡江,夺烽火台,取荆州,收降南郡,兵略四地,半月之内,江上之地尽归江东。吕蒙念两家联兵,故将末将放归。万望大王恕罪。”
    曹操想,江东真的动手了,要是关云长得到了这个消息,再也不敢留在这儿,哪怕我开直营门,他也没有心思来取了。看这气色,关羽一定不知道荆州失守的军情。让我看在多年旧交之情上,送个音信过去,使他早日收兵回去。曹操即刻恕于禁无罪,传令点兵五万,去汉营前设立旗门。他便单身独骑立马战场,约关羽对话。
    关羽急忙点兵出营,令伊籍、马良守营,立下旗门,对众将道:“众位将军,待某出马擒此国贼!”说着,提刀拍马上前。至战场中央扣马,见曹操一身龙冠龙袍,可腮下胡须己白,想起了华容道这一别,至今已十余载,曹操已老得多了。不由得感慨万千,看着曹操一言不发。
    曹操举目也在看关羽,见他依然青巾绿袍,红脸未变,长髯也白了。暗想,关羽啊,你一世常胜,威风显赫,令人敬畏,今天可要大败了。我孟德不想下井落石,再留一点交情给你。因此,十分恭敬地拱了一拱手:“前面马上二将军,关君侯,云长兄,美髯公,自华容一别,已十载余,某感君侯之恩,刻骨铭心。将军别来无恙?”
    遇到关云长,曹操对他总要有一连串的称呼,这是曹操对关羽的一世为人表达出来的一种崇敬之意,与别人不同,同时也在众人面前卖弄一下自己和关羽的深厚友情,众所周知的情义,这种友情不论在关羽面前,还是在关羽背后,曹操的确时有溢美之辞,并没有故作姿态的意思,这也是众文武所习以为常的了。而且每次见面,称呼之后必有一句“别来无恙”,总是希望关羽的身体就像他们之间的友情一样坚牢永存。
    关羽想,过去为了一点点朋友之谊,你打拱,我必作揖。如今你奸形完全基露,我真恨当年华容道为何没把你一刀斩杀,以绝今日之患,还与你讲什么礼仪!遂将青龙刀一架,一手撩着长髯,一手指着曹操大骂起来:“老贼,想汝杀皇子,绞皇妃,强逼万岁于水火之中,罪大恶极,死亦难赦。某恨当初青龙刀之上未断尔首,今日兴师正为灭汝好贼,复兴汉业。谁知汝自来送死!”
    曹操暗自叹息道:关羽一生光明磊落,忠义豪侠,想不到他的部下却是这样没有良心,这样没有骨气,一个个私下里背叛了他,而且弄得他一点也不知晓,真是可悲到了极点。便肃然言道:“君侯,老夫提兵到此,并不与将军厮杀,只为告知君侯一个消息:荆州己失。望君侯速速回师,迟则恐难挽回。”
    关羽乍听这个消息,怎肯相信,分明是用这句话来吓唬我,使四十万大军退回荆州。关羽瞪出一对凤眼,厉声道:“老贼,休得吓唬关某。江东吕蒙已亡,新拜陆逊为将,天下尽闻,路人皆知,某无后顾之忧。正要尽起荆州之兵,杀入中原,灭贼兴汉。”
    忠厚老实的人,往往把别人看得都像自己一样。曹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什么话都不能使他相信,因此也不打算和他多说,回头对自己的旗门喊道:“文则何在?”
    于禁闻声,闪到了旗门之前,对着对面的关羽嬉皮笑脸道:“君侯,可认识于禁么?”
    关羽听得有人叫他,向魏军旗门处看去,只见在众文武的当中站着一人正是水淹七军时擒获的于禁,一刹那间,关羽明白了一切道理,犹如巨雷击顶。双眼望着于禁,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于禁大声道:“君侯,江东吕蒙所施诈死之计,又使吕范军前犒劳,皆为蒙蔽君侯,使君侯尽撤荆州精兵。十月初八,白衣渡江,先夺荆州,复取四郡。如今君侯返回已尽皆沦陷,不复为君侯所有也,故而吕蒙将某放归,某方有生还之期。不想君侯仍在梦中。”
    关羽听他这样详细介绍,完全相信了这一切未曾听闻的事实,气得他长髯乱飘,怒气冲天,指着曹操大声吼道:“奸贼休要得意,待某收复荆州,决不与汝甘休!”说罢,掉马往旗门而去。
    于禁见关羽一走,马上与曹操说:“千岁,可命大队追杀其后,以报死者之仇!”
    曹操向于禁一摆手,厉声道:“孤与君侯乃数十年之交,君侯荆襄之地尽失,心绪已乱,孤岂可乘人之危,夺人之地?孤非但不追,待君侯退兵,还要相送一阵。”
    于禁暗暗好笑:这老贼真是个老“洋盘”,连输三仗,人死了无数,不趁势捞回点本钱,还要相送一阵,这种赔本的买卖只有你会做!
    曹操料定大家不会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却在自鸣得意: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江东吕蒙取了荆州,关云长已经败得不可收拾,我若一追,关羽腹背受敌,必定回师与我大战,他手下有精兵四十万,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再说这样一来,刘备定然以为是我用计让东吴取了荆州,便会引兵攻打中原之地,这是引火烧身。我如今不追,反而要大张旗鼓地送他一阵,荆州被夺的事情就完全归结于东吴吕蒙的身上,与我毫不相干,还落得个人情做做。——事情完全被曹操预料到了,关羽一死,刘备大起川军,御驾亲征,为桃园兄弟大复仇,目标就是江东孙权,曹操却安然无事。由此可见,曹操之奸,非一般奸人所比,因此称他为奸雄,确是一点也不过份。
    曹操望着关羽正在收拾旗门,便也传令回转大营。恰在此时,见樊城内飞出一彪人马,直往襄江驰去,心里已经明白,必定是曹仁发兵去收复襄阳了。心想,关羽失了这许多城池,一座小小的襄阳已挽回不了他的败局,就让他们去取吧。曹操带着文武回进了大营,命人打听关羽何时退兵的消息。
    却说樊城射出的一支人马,正是曹仁的部将夏侯惇。原来他们已经得报了荆州的情况,估计关云长不日就要退兵,再也无法顾及襄阳的安危。尤其是夏侯惇迫不及待地要夺回襄阳,便与曹仁商议。曹仁也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走马夺取了。便拨夏侯惇精兵五千,命他从襄江另一头渡过去。夏侯惇飞马出城,迅速渡江,果然一举收复。
    关云长皱着双眉回到旗门,感到浑身无力。关平见他这般神情,不战自回,便知出了大事。便问:“父亲,莫非身子不爽么?”
    关羽忿忿地将青龙刀重重地扔到了地上,下了赤兔马,传令道:“收拾旗门,大帐伺候。”
    两军旗门离得远,众将没有注意到于禁的出现,因此也不知道关羽听到了什么话,脸色会这样阴沉怕人。众将回进大帐,按班站定,等候关羽说话。大帐上一片沉默,关羽坐在中央,木然地看着帐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周仓手捧青龙刀,关切地望着主人。关平按剑而立,一脸的忧愁和不安,仿佛关羽的心情都在他的脸上反应出来似的。肃穆无声,静得怕人,空气紧张得就像凝固住了似的,谁也不敢弄出一点声来打破这种令人窒息的气氛。
    “报——君侯!”一阵惊人心魄的叫声撕裂了沉闷的气氛。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射向大帐口,见一探子神色慌张,大步流星似地闯进了大帐,未及站定就报道:“江东吕蒙白衣渡江,夜袭荆州,汉室诸郡皆失。请君侯定夺!”
    宛如晴天霹雳,整座大帐都陷入了颤抖之中,实在没有思想准备,文武都惊得呆若木鸡,差点吓死,谁能想到大后方竟然会丧失在无形无声之中,就好比是在梦中一样。
    “退下。”关羽淡然道。
    “报君侯。”又是一个探子飞报上帐。“南郡失守,糜芳献城降吴。”
    “退下。”
    “报君侯,吕蒙兵略四郡。”
    “退下。”
    “报君侯,……,报事的探子接二连三地口来报告从荆州打听到的各种消息。
    关羽已经用不到听这些报告了,心里早已明白。镇守了这许多年的荆州,忽儿毁于吕蒙之手,关羽感到剜心般的痛苦!最可恨的是吕蒙用这诈死之计,赚得大片城池和土地,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目的。觉得东吴人比曹操还要奸诈,还要可恶。关羽越想越气,越想越恨,忽儿举手往虎案上一拍,直震得案上的文房四宝跳了起来,又从腰间抽出半口宝剑,咬牙切齿道:“来日收兵回襄江,吾誓与吕蒙决一死战!”
    荆州失守的消息顿刻弥漫住整座大营。汉军中有不少人都出生在那儿,城中有他们的父母妻儿,有他们的田园家产,一旦失守,汉军便沉浸在思亲的心情中,搞得人心惶惶,无法抑制。
    关羽料到这消息一传开,势必会造成人心离散的后果,要是带着这样一支松散而又庞大的队伍回去,根本无法同吕蒙的精锐之师作战。因此觉得有必要作些准备。他对身边的伊籍、马良这两位大夫看了一眼:这两位大夫跟着我守了八年荆州,忠心不二,是汉室的良臣。特别是伊籍,昔年大哥兵败汝南,到荆州刘表处避准,蔡瑁顿起不良之心,欲害大哥,全仗伊老肝胆相照,舍命相救,方免大祸。今日这一败,武将虽有防身之艺,尚恐难脱厄运,他们文墨之辈跟在败军之中是非常危险的。乱军中众将自顾不及,还有谁保得住他们?失守荆州,我对不起大哥,再不能连累他们。为此,云长顿起怜悯之心,呼道:“伊老、季常二位大夫。”
    这两位谋士与关羽相处了这些年,的确成了关羽的知心人,他们明白像君侯这样常胜不败的英雄,一旦败到今天这种田地,可想而知,心里是万分痛楚的。越是到了这时候,大家越要同心协力,患难与共。因此二人双双踏出,对关羽彬彬一礼道:“君侯,有何吩咐?”
    “二位乃忠烈之士,随某八载荆州,兢兢业业,有功于汉。今日某之大罪,大意失荆州,有累诸位。某命二位大夫即刻离此,去西蜀面见汉中王求救。”
    伊籍和马良怎不知关羽的意图,恐怕留在这里出事,将他们遣开。尽管二人对关羽有着十分深沉而又真挚的感情,但他们更清楚此刻关羽的心情,要是不听从,就会板起脸来不认人。只有顺从,才会减轻他心灵上的负担。伊籍道:“君侯一生胸怀坦荡,仁义待人,豪气贯天,感心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可恨东吴小人奸诈,暗取荆州。君侯不必过虑。像君侯这般足智多谋,何惧吴儿奸计!不日定可收复汉地。老夫即刻赶赴汉中,求见汉中王,提兵接应君侯。”
    常言道:老不入川。伊籍自料一个年迈七旬之人,要赶到千里之遥的西川求救,实在不是几天的工夫,能不能赶到是个问题,能否来得及领军接应关羽又是个间题。局势这样紧张,只怕都办不到。伊籍怕的是此番一别,永无相见之日。
    马良亦然道:“君侯,荆州虽失,将士尚在,足以与东吴决战。望君侯保重千金之躯,等候西蜀大军赶到。”
    两位文人都看清了局势的严重性,故而临别要说些安慰的话,要他多往好的地方想,千万不可性急。关羽明白了二位大夫的意思,催促他们立即动身。但转念一想,荆襄地界尽失,各处要道定被吴军阻塞,吕蒙必然要防备我入川求救,必须改道而行,而且要有武艺高强的大将保护。遂唤道:“关索听令。”
    “爹爹,孩儿在。”
    “命汝多带银两,保护两位大夫往蜀中求见汝伯父。于路小心,不得有误!”
    关索想,我们父子分别了三十多年,好不容易相聚在一处,如今又要分开了,尤其在这危急的时候,怎么可以偷生而去呢?遂泪流满面道:“爹爹,请另遣良将保护,孩儿与爹爹共取荆州。”
    马良亦道:“君侯,收复荆襄,正是用兵之时,怎可再命上将保护入川?”
    关羽凤目一弹,大怒道:“军前为将,理应听从军令。某意已决,不得多言,违者立斩!”
    关索无法说服父亲,遂向父亲告别,又向关平及众将一一致意,要他们多多注意父亲的身体,一切拜托,然后跟着伊籍和马良含泪出了大帐。走无几步,伊籍和马良又踅回大帐,再次行礼拜别:“君侯,万事慎重,珍惜玉体,但愿大功告成。下官等告退了。”说罢,两位大夫老泪纵横,好不凄然。
    关羽深情地点了一点头:“二位大夫去罢,沿路小心在意。小儿关索拜托了!”
    三人一起退出,回到本帐,收拾了行装,按照关羽指明的路径,上马飞奔而去。这且不提。
    关索等人一走,天已傍晚。十月下旬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大帐上又陷入了难堪的沉寂之中。众将皆劝关羽进餐,关羽兴味索然道:“荆州失守,某心乱如麻,便是龙肝凤尾,亦难下喉,众位自去用膳吧。”
    你不吃,大家怎么吃得下呢?所以也都站立不动。手下点上帐灯。关羽将案上的这一部心爱的《春秋》取到手中,慢慢地翻阅起来。本来看到它是心静眼亮,如有所获,可日夜擎在手中,现如今却是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反而不断地招来烦恼,只觉得满纸都是吕蒙狞笑的面孔。关羽顿然怒火冲天,将书朝地上一掷:“来,取火与某焚化了!”
    手下立即将书点燃,顿时腾起一股青烟,火势弥漫住了这本书,将它一页页地吞噬起来。
    一旁的周仓急忙阻拦道:“主人,《春秋》乃是君侯心爱之物,数十年来陪伴主人度晨昏,闯江湖,屡建奇勋。今日缘何将其烧毁?”
    “荆襄己失,一书有何惜哉?某读《春秋》数十载,不能保疆土,灭国贼,岂不是枉空!”
    关云长自己已感到十分惭愧。《春秋》上忠义奸刁,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我读得滚瓜烂熟,只怕也能倒背如流了,可还是中了吕蒙的计策,失了这许多城池,这不是白读了一世书,自费了一世的心血么?再装模作样地留着这本书,岂不被人家笑话?众将眼睁睁地望着熊熊火光中的书页在渐渐地变焦,变黑。又变白……须臾,化成了一堆灰烬。关羽就这样在大帐上坐了一整夜,心思沉重,郁郁寡欢,众将也都一夜没睡。东方刚刚启明,关羽立即传令退兵。汉军便起营拔寨,徐徐下船,向后退去。关羽跨上赤兔马,提着青龙刀,在众将的护卫下,出了大营。他一手撩着长髯,面朝北方,仰天叹息道:“豪气贯九霄,出师未灭曹。遥望圣天子,何日兴汉朝!”
    对面营墙上的魏军见汉军全都向江边退去,飞奔上帐:“报千岁:关云长撤营退往江边。请千岁定夺!”
    曹操不无感慨,关云长果然退兵了,这是他过于轻信东吴的结果,如今反过来被吕蒙钳制住了。老实人,太天真了。遂大叹一声道:“列公!”
    两旁齐应道:“千岁啊!……”
    “关君侯终于退兵了!”这一句话表明了他对关羽的感情,知道关羽退兵是出于不得已的,而且接下来还有一场完全被动的厮杀,四十万军队用不了打几仗就会让吕蒙的精锐之师分化瓦解,溃不成军。“来,随孤出营,相送君侯回转荆州。”
    文武都不能理解曹操的心悄,兵住宛洛道为的是挡住关羽,要将他赶回荆州,吕蒙夺了荆州,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大事,却偏偏要摆出一副依依不舍的面孔,还要大家一起去送,这算演的什么戏?文武虽然都不乐意,可嘴上又不敢不答应:“遵命!”
    “列公,相送君侯乃孤仁义、诚意之举,尔等不必携带兵刃,以免君侯误会。”
    文武都在想,千岁真的是太诚心诚意了,相送还不许带武器,要是关某反戈一击,我们连招架之功都没有,那可怎么办?因此,大家都目露疑惑之光。
    曹操见大家这种神色,暗想道:这一点我怎么会不防呢?可是关羽处在这种自顾不暇的时候,退兵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心思回头同我交战!说道:“列公不必多虑,孤自有主见。”
    文武见曹操这样讲,也不敢多想,反正大家都没有武器,要是关云长杀回来,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我们没有多大危险。众文武跟着曹操出营上马,相送关羽。
    关羽扣住赤兔马,走在最后,为的是防备曹操趁势追上来,因此横刀断后。见曹操带着文武出了大营,并不追赶。好生不解。忽见曹操向自己连连拱手,嘴里还不断地嘀咕着什么,就是听不见,从他的这种举动上可以看出,曹操有送别之意,却毫无包含讽刺之心。自忖道:本来可以杀入中原,剿灭奸贼,被东吴攻我大军之后,毁了我的北伐大事。这一回去,不知何时才能重整军威,再度北上。关羽一句话也没有,也不去分辨曹操相送之意到底是善还是恶,便催动赤免,尾随大队向襄江而去。
    曹操见关羽下船去远,这才回进大营,将襄阳的兵力略加安排以后,率大军回归许昌,一方面打听关羽的消息。不久,报说关云长走麦城遭擒,不屈受戮,吓得曹操立即迁都洛阳。他想,江东手段太狠,得了荆州,还要杀害关羽,刘备必定要起兵伐吴。为了避免卷入这场大规模的战争,曹操带领众文武将天子刘协迁到了洛阳。此乃后事。
    关羽带领众将到江边,上了一艘大号战舰,吩咐在船头上放一只靠椅,就在那儿坐了下来。看着大队一船船离了江岸,关羽传令开船。想到七月间北渡襄江时何等威风,仅只百天的时间,败得寸土全无。这真是:
    百日襄阳往返渡,万岁怨恨向谁诉。
    苍天不使炎汉兴,将军班师泪如苏。
    关云长望着急急退兵的船队好不伤心,预感此番回去再也无济于事了,不过是抵挡一阵而已。遂令刀印伺候。四个关西汉进中舱,各取一件在手。一个拿的是“一虎上将”之印,一个拿的是“汉寿亭侯”之印,一个拿的是“讨逆大都督”之印,还有一个双手捧着一口锋利无比的钢刀。四个关西汉排列在关公的面前。
    关羽将“一虎上将”拿到手中,看了一遍,然后叹息道:“汉王嘉封某为一虎上将。如今荆襄尽失,何能与三弟翼德平定两川相比!怎及四弟子龙两番救主之功!哪有孟起昔年于潼关令曹操割须弃袍之威!更不如年过七旬之老将汉升阆中屡建奇勋!关某何颜受此印信?”说到这儿,关羽毫不吝惜地将手中的“一虎上将”抛了出去,待众将意识过来的时候,金印已沉入江底。
    关羽又取第二颗“汉寿亭侯”之印到手中,向两旁说道:“当年曹操封某此爵,某封金挂印而去。如今汉王重赐此印,某为官不久失城丧地,一不能保守疆土,二不曾重兴汉室,有何面目掌此印信?”说着,手又一掷,印信已离船而去。
    关羽又将“讨逆大都督”之印提在手中,“某兴师北伐,汉王特遣使从蜀中送此印到此。如今奸贼未灭,万岁依然困于许都,某上不能报龙驾之恩,下不能扫荡逆贼,实是愧对大哥,愧对此印。”言未尽,又丢入江中。
    关羽最后将明光裎亮的钢刀取到手中,在两面轻轻捋了两下,看到这柄钢刀,关羽浮想联翩,千头万绪涌上心来。这把钢刀名谓“万仞刀”,是刘备平定了西川以后,命人取成都外山岭中上好铁矿煅打成钢,铸成十六把名刀,用来嘉奖汉室有功之臣。这十六口钢刀先后奖赐了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是最心腹,也是最有威望的主将,平定两川以后,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又赐给了汉中太守魏延、益川太守严颜、四虎将马超、五虎将黄忠、武封太守王平、虎威将军张苞、成都守将向宠、参军马谡、绵竹太守李严、西凉将马岱,计十三柄,以后还赠赐给了关兴和关索各人一柄。最后一口钢刀,孔明出兵祁山,在天水关收降姜维后,代表先帝赐刀一柄。能够得到这口钢刀,对战将来说是无上的荣耀。这些刀是好钢做成,可以削金切玉,能够吹毛断发,何等锋利,而且精工雕镂,刀鞘和刀柄都有与别的刀剑不同的特征。关羽抚摸着钢刀,刀光中好像看到了阔别多年的大哥刘备,可是就像影子一般一闪即逝。便站起身来望着西川方向说道:“汉中王赐某钢刀一口,欲斩操贼之首。谁料刀未出梢,反被吴儿算计,某枉受大哥惠顾之恩。”说着,竟将钢刀亦掷入江水之中。这才重新坐下。——这四件宝物沉入江底实是可惜,相隔一千多年以后,即是明朝万历年间,被人捞到了一颗“汉寿亭侯”印信。据说收藏在当阳县外的关帝庙中。—当时两旁战将见关羽如此发狠,心里痛苦得快要滴出血来,知道关羽性如烈炭,如今吕蒙浸侵城夺地,将关羽苦心经营了十来年的荆襄九郡尽行吞没,将他一世威名毁于一旦,他的内心是何等的难受,不要说关羽本人,即使众将也深为此事不平。水军主将胡班从旁闪出,“君侯,小子吕蒙胆敢毁兴汉大事,乃苍天所不容,待小将潜入荆州,行刺吕蒙,复取荆州。”
    关羽对他看了一眼:你的话我完全相信,确有其能,想当年我保皇嫂过五关,在第四关上遇到的刺客就是你。但是我一生只喜明枪交战,最恨暗箭伤人,似这样靠行刺来掠郡夺州,为我关羽所不取。便道:“某与吕贼明枪交战,刀上取他之首足矣,此乃为将之道。胡将军休提此话,某断难从命。”
    胡班摇了一下头,心里想,如今世道,还有谁像你这样讲仁义,还有谁信奉你那一套?你不取他们之首,他们可不会放过你。胡班见关羽不听他的话,心中十分不愿,无可奈何地退了下去。
    关羽听了胡班这番话,反而触动了心思:你是我的小舅,胡华就你这么个儿子,又不是我的部下,原是与刘安一起从西川送印到此。今日之败,不知何时收场,也难料能否收场,我不能连累你们,尤其不能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去行刺吕蒙,不如打发他们回去算了。便唤道:“胡班、刘安听令!”
    二将双双齐出,“在。”
    “前番某命马良、伊籍入川求救,料彼等川路不熟,况文墨之辈行路艰难,深恐延误时日。尔等从川中到此,路径熟悉,关某命汝二人过江之后,即刻启程赶往川中告急求救,某在此等候消息。”说话间,船已抵岸。
    胡班和刘安懂得他的心思,都想道,为了永远在你君侯手下为将,我等特从蜀中赶到军前听令。虽然目前遭到了挫折,我们怎么可以就此离开呢?便道:“某等愿与君侯患难与共,待收复荆襄再回西蜀。”
    关羽怒目一瞪:“军令如山,岂是儿戏?违者立斩火速离此军前。”
    胡班和刘安从未见过关羽这样严厉地对待自己,吓得头上的汗都沁了出来,急忙打点了行装匆匆上岸,向关羽依依惜别。
    等到胡、刘二人去远之后,关羽方才命人带马扛刀。上得江岸,带领关平、廖化、赵累、王甫等原班部将,大队浩浩荡荡向荆州进发。所过之处,高岭平川、原野村落都可以看到吴军旗号凌空飘扬,十里一营,五里一寨,处处可闻战鼓军锣之声,完全成了孙家的天下。
    关羽急行赶路,离荆州二十里下寨。关平见父亲这两天心事重重,面色憔悴,心急如焚。自从得知荆州失守的消息以后,他粒米未进,众将也是吃了上顿忘了下顿,谁还咽得下呢?因此,关平到伙房命令整治丰盛酒菜送上大帐,希望父亲能够饱餐一顿,众将也都开怀饮一杯,打足精神与东吴交战。此时关平斟下一杯酒,放到关羽的面前道:“父亲,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足虑哉!请父亲用酒。”众将亦然上前劝道:“君侯不必忧虑,吕蒙乃匹夫之辈,来日定可夺回荆州,收复失地。还请珍重金玉之躯,且请君侯用酒!”
    关羽想,我一生所饮酒不多,总共几次都数得清,每饮一次酒,就扬一次威名。第一次是在二十年之前,虎牢关前曹操敬我一杯热酒,结果飞马斩华雄,酒尚未寒,从此显声扬名。第二次周瑜临江设席,大哥过江赴会,我关某保驾而行,周瑜欲用毒酒陷害大哥,是我从旁闪出代兄饮酒,虽然酒未沾唇已识破奸计,已吓得周瑜浑身发抖。去年鲁子敬索取荆州,我单刀赴会,三杯酒下肚,已说得鲁肃哑口无言,乖乖地送我回到了荆州。“败军之将,莫言当年之勇”,去想那些事干什么。关羽想到这儿,又见儿子和众将这样关注地望着自己,患难之际,大家这样体贴自己,不由得一股暖流淌入了心田。便将面前这酒杯接到手中,慨然道:“待某斩了吕蒙之首,饮此一杯。”说罢,将酒洒在地上。又从席上取来第二杯,一边说,一边将酒又洒在大帐之上,“待某复取荆楚之地,再饮此一杯。”这第三杯是众将所敬,关羽道:“待某复兴汉室,与众将共往许都痛饮贺功喜酒,与天下同庆。”说着洒落帐上。
    这三点,关羽今生今世一点也没办到。其实,这三点并不是他的誓言,他明知收复荆州无望,故意以此来稳定众将之心,不至军心离散,自我瓦解。世上之事,往往到了绝望之际,然人的精神不死,成为世人的支柱,勉力争取难以得到的东西。
    王甫走上前道:“君侯,某欲往城中求见孙权、吕蒙,言明利害,再者一观城内子民可曾安服。”
    关羽想,要是孙权明白利害的话,决不会偷袭荆州,你若去求见他,定然是徒劳的。例是去看看百姓子民很实际,要是民心不服,吕蒙即使得了荆州,也是不会长久的。关羽答应了王甫的话:“将军速去速回,小心提防东吴用计,某在此聆听消息。”
    王甫单刀独骑来到荆州城前,沿途盘查严密,被吴军拦住。吴军见他身后并无一兵一卒,便押着他来到关前。关厢上的吴军闻讯,立即赶奔大堂报告。
    吕蒙与孙权道:“关某命人到此何意?”
    孙权想了一想道:“莫非得知荆襄失守,遣使到此言和?”
    吕蒙当即与守关军士道:“军士不得冒犯汉将,放他进城,大堂有请。”
    王甫见城门开,随着吴军往衙门而去,一路上但见市容井然,车水马龙,行人皆有喜色,一口气便叹在心里,料知荆州无法收复了,因为民心皆服,并无忧愁之态。正是,
    莫说国基数载固,且看民意一旦消。
    欲知王甫此番进了荆州有何话说,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