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金庸作品贴吧评论精华欣赏>> 正文

金书中的武功传承


    武侠小说的读者往往对武功的流传极其关心。比如前两年少林寺公开少林绝技后,不少人都对传世的《易筋经》的功效就极为关心。 在金庸小说中,对于少林、武当、丐帮这样的名门大派,由于人丁兴旺,武功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比如降龙十八掌(尽管招数越来越少),到了清代范帮主手里还剩下一招;再比如太极拳,流传越来越广,还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分支。而那些没门没派的武功,就不那么幸运了,大多数都失传了。但下面这些武功,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1、混元功
    北宋 天龙八部 五台山清凉寺
    元 成昆
    明末 碧血剑 华山派(已化名混元掌)
    清 鸳鸯刀 萧半和(已化名混元气)
    [跨度]500年以上
    从“混元”二字看,应该是道家内功。我觉得很有可能是北宋时道教未分派时张天师的内功法门。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传到了佛教圣地五台山清凉寺。后来很可能那些大和尚发现这个冬冬不好练,就传给了一些俗家弟子。慢慢地就传到了民间,于元朝时期被成昆一派所得。但随着成昆死去,谢逊散功,这门混元功就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后来华山派得到的混元掌,外功偏多一些,但内功练法的基础还在。到了清代,只剩下一些练内力的基本方法,故称为混元气,但这也足以让萧半和成为当时的高手了。
    2、摧心掌
    北宋 黄裳
    明 笑傲江湖 青城派
    [跨度]300年以上
    《九阴真经》是黄裳阅读了大量道家武功秘籍后写成的,所以摧心掌应该在北宋以前的道家门派里就有了。但后来只有在《笑傲江湖》中的青城派(青城派是道家门派)出现了,而且是青城派的独门绝技。这说明北宋以后,在大多数道家门派当中,摧心掌是失传了。但《笑傲江湖》里青城派的摧心掌是从哪来的,不得而知。和《九阴真经》有关吗?有可能!因为射雕三部曲中一大批人都接触过《九阴真经》,甚至包括陈玄风这样的庸手,极有可能把一部分经文散落到江湖上。所以青城派对《九阴真经》中和前辈留下的摧心掌进行融合是有可能的。
    3、吸内力
    北宋 逍遥派 大理段氏
    明 任我行
    [跨度]300年以上
    吸内力是金书中最有创意的武功之一,本来是逍遥派的绝技,但逍遥派后来覆亡了,大理段氏也被元朝灭了。在这三百年当中,吸内力不是武林中的“显学”,在射雕三部曲时期,人们对吸内力几乎没有概念,人人都想靠九阴真经提高内力。所以说这门武功可能就在江湖上三教九流当中“秘密”地流传,或者是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图谱,被后来的任我行发现了。
    根据《笑傲江湖》里的记载,吸星大法里化功大法的成分多一些。我们知道,《天龙八部》里会化功大法的人就那么几个,阿紫死了,丁春秋的大弟子更是早就没了,只有丁被关在灵鹫宫里,所以可能是他死前传下了一小部分。段誉会一点北溟神功,这里他可能也有一点贡献。而把丁和段所学的综合起来,这个工作可能是虚竹完成的。
    4、越女剑法
    战国 阿青
    南宋 韩小莹
    [跨度]1500年以上(@_@)
    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从韩小莹的越女剑法的威力来看,阿青的越女剑法肯定是失传了。那么韩的剑法是怎么来的呢?她的剑法应该是江湖上比较普通的剑法,但有一点阿青舞剑的影子。有可能是阿青一个人单挑N多士兵的时候,有些有幸旁观的没死的士兵,看了个大概,记了一两招。后来茶余饭后大家集思广益,创出了一套越女剑法,之后广泛流传于江湖:)))))
    5、控鹤功
    北宋 鸠摩智
    明清 谢烟客
    [跨度]400~600年不详(因《侠客行》年代有疑问)
    在《天龙八部》里鸠摩智的控鹤功是一门能隔空取物的神功,和乔峰的擒龙手有一拼。但到了《侠客行》里,谢烟客自述他与大悲老人比武,大悲在其控鹤功下输了一招。可见到了这个年代,控鹤功已经不是隔空取物的作用了,而是有一定攻击性。但是大悲是个只会外功,内力基础很差的人。谢将将胜了这种水平的人,可见这个时代武功已经没落了。控鹤功也远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可能是演变成了一种抓法,但内功练法比北宋时候差得远了。
    6、弹指神通
    南宋 黄药师
    元 杨逍
    明清 谢烟客
    [跨度]300~500年不详(因《侠客行》年代有疑问)
    会弹指神通的三位都是算得上是邪门歪道。看来这门武功是在江湖上旁门左道之间流传下来的,没有固定的门派。大概是某两个人关系比较好,其中一个就传给了另外一个,有点类似于王重阳把先天功传给段皇爷。
    7、两仪剑法
    元 倚天屠龙记 昆仑派 / 明 笑傲江湖 武当派 明末 碧血剑 仙都派[跨度]约300年
    金书中三次提到两仪剑法,但这三套两仪剑法,不一定有很紧密的联系。因为从“两仪”这个概念来看,只要是一套剑法蕴含了阴阳相生、正反相克的含义,都可以叫两仪剑法。但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在创造两仪剑法时,有可能参考了前人的一部分成果。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原创,就成了“新的两仪剑法”。
    8、狮子吼
    北宋 天龙寺
    元 谢逊
    明 笑傲江湖 少林寺(全称为金刚禅狮子吼)
    [跨度]300年以上
    毋庸置疑,“狮子吼”功夫出自佛门。但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传给了一些俗家弟子,这样谢逊一派才可能学到这门功夫。可见,“狮子吼”是沿着佛门和俗家两条线流传下来的。但毕竟佛门人丁兴旺,势力大,最终还是靠这条线流传到了明朝。
    还有一些一般化的武功,也流传下来了,就不细说了。
    分筋错骨手 南宋 朱聪->清 陈家洛 [跨度]500年以上五虎断门刀 北宋 天龙八部 云州秦家寨->清初期 茅十八 [跨度]500年以上......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