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集>> 冰心全集>> 第五卷

漫谈语文的教与学

关于语文教学问题,近来是谈得很多的了。有许多语文教师、教育工作者、语文工作者和作家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和谈话,我在报刊上都大致拜读过了。我同意多数人的意见,就是:使学生正确地掌握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我没有在中、小学教过语文,也没有参加过中、小学语文课本的编选,不知道其中的甘苦。我只知道有些作家和教师朋友,谈起青年人的语文程度的时候,都认为现在的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差,有的学生看文学作品只注意故事,看不出文章的好坏,连哪个字是怎么写的也不去细看,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不但不能用文字来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还错字连篇,句法不通。我自己也常常接到青年人寄来的稿子,里面并不是没有生活,但是人物都很呆板,背景也很模糊,看时引不起兴趣,看完也没有印象。
    我也替中学生想过,他们现在要看可看的书籍比我们从前多得多了,课程科目多,负担重,课外的活动也不少,不像我们小的时候,课内课外看来看去只是数得过来的几十篇文章和几部作品,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琢磨、背诵,熟极而流……
    不过,反过来说,正因为现在他们要看和可看的书比我们多,课外的活动也比我们多,只要肯下功夫,他们的练习、欣赏和写作的机会,是比我们更多更好的,“后来居上”,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和语文教材的编选、教师的教学方法,当然都有很大的关系。课文的思想性是首要的,这当然不在话下。我想做一个比喻:很好的思想内容,像一盏画得很美的纱灯,表达思想的文字就像是灯里的烛光,若是里面的烛光很亮,这盏纱灯上的美丽的图画,就会映射得纤毫毕现;若是烛光昏暗,无论是多美的纱灯,也会减色。
    同样地,很好的一支曲调,也须有很好的歌喉把它唱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很好的表达工具,无论多么美好的思想感情,也是表达得不好或表达得不完全的。
    因此,我认为语文教材的编选,应当在“思想性第一”的前提下,选那些艺术性最强、最完美的文章;文情并茂,情文相生的最有示范性的作品。像翻译的,为一个运动而选的文章,在编选的时候都可以重新斟酌。
    我并不是轻视翻译,我自己就常作翻译的工作,我深知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不能好好地掌握两种文字工具,就做不好翻译的工作。但是在中学生能掌握外国文字之前,对于译文的好处是不大能欣赏的。此外为了一个运动而选的文章,也常常会因为重视运动的政治性,而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宁有勿缺,也是不好的。
    我同意为了教师容易积累经验,教材应当有相当大的部分,稳定保留下来。同时阅读课文可以加多,如新的、优秀的、配合国内外形势和各项重大事件的文章,还有好的译文,都可以放了进去——我还以为,应当随时添印一些活页的阅读资料,让学生随时可以读到最新最优秀的作品,像我最近读到的几篇: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迎春花》中的几段、马烽的短篇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高缨的中篇小说《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等,都是思想性强而艺术性高的新作。应当让心灵活泼、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中学生们尽早地读到。
    我个人还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教材选得多精,老师讲得多好,在学生方面,如果不痛下功夫,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是不会提高的。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尽靠读课文甚至于只阅读课文,而自己不寻求着去广泛阅读,你的分析和欣赏能力是不会增加的。货怕比,文章也怕比,看得多了,见识广了,才能评定优劣,比较高低。即或是在你自己比较之后,认为最好的文章已经选在课本上了,那你的功夫也不算白费,因为你已经找到欣赏文学作品的门径了。
    除了多读之外,还需要细读,不但要分析思想,注意结构和词汇,连字的写法也要细看,这样在自己下笔的时候,才会灵活地运用词汇,也不至于提笔忘字,或写出错字了。
    在多读细读之后,应当常做笔记,也应当把自己所认为优美简练的词句,摘录了下来。我们祖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作品里,词汇是极其丰富的,是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我们看一篇古典文学,应当去其思想之糟粕,取其词汇之精华。这也是“古为今用”的方法之一。
    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在细读之后,还要熟读,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能生巧”,熟读了许多好句之后,使你不但能融化,还能创造,到了你自己能创造好句子的时候,你写作的能力,就大大地提高了。
    总起来说,语文的教和学中一切的一切,都要两条腿走路:教材首先要注意思想性,但因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学科,课文的艺术性也要多加注意。教师的培养、启发固然重要,而学生的勤钻苦干也更要紧,老师只能教你怎样读怎样写,可不能替你读替你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都是从前老师对于学生勉励的言词,这不但是我们的恳挚的希望,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