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1)
-
那末,究竟是何种缘由使得《红楼梦》研究能够一书以名学呢?
我认为首要的一点,还是《红楼梦》这部作品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红楼梦》不是一般的著作,而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作者经历了一番特殊的经历之后,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写出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她的问世,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作了一个总结,标志着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她与其他几部长篇小说不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带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概括言之,可以说《红楼梦》具有反映时代的深刻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成书过程的复杂性。
曹雪芹熟悉历史,痛切感到清朝的现实政治的腐败,看到他所属的阶级已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因此对贾氏家族诸种弊病和子弟们恶德败行的描写不遗余力。书中充满了悲哀感和末世的气氛,越到后来这种气氛越突出,直到贾家及其亲族彻底败亡,“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贾府这样的封建世家,在十八世纪中叶的清王朝颇具代表性,实际上这些大家族构成了传统宗法社会的一个个支柱,它们的败亡预示着整个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尽管作者主观思想并不一定很明确,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悲观、绝望、无可奈何,意识到矛盾,却无法解决矛盾,否定了旧的,又不知道新的是什么。太虚幻境室内写着“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的对联,《红楼梦曲》所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就是曹雪芹矛盾而痛苦的心情的写照。所以《红楼梦》成为古今一大悲剧绝非偶然,既是作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作品里透露出来的情绪和气氛,包含着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情绪和气氛。另一方面,书中又蕴含着理想的成分,包括美学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渴望有一个合乎人性发展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现实中没有这样的环境,就虚拟一个,这就是大观园。作者越是渲染大观园生活的明朗、欢愉、充满生机,就越显示出现实生活的晦暗、沉滞、没有前途。许多章节,出发点原是想写喜剧,结果呈现出来的却是悲剧。这种情状恰好是当时社会情状的真实写照。《红楼梦》为中国古典文学作了一个总结,也为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作了一个总结。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极为丰富,举凡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包括各种制度,如土地制度、商业制度、法律制度、官吏制度、宗教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嫡庶制度等,书中都有所涉及。而思想领域的东西,涉及的更加广泛,几乎包容了封建社会的全部思想体系。曹雪芹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对封建正统主义思想持决绝的批判态度,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佛、道、老庄思想,书中也多有描绘,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红楼梦》里出现的僧、道、尼姑不少,大都被作者写成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可见曹雪芹对世俗宗教不怀什么好感,但对宗教哲学,特别是宋明以来广为流行的禅学,雪芹似乎兴味颇浓。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可为一例。敦敏《赠芹圃》诗说的“寻诗人去留僧舍”,大约也是指探讨佛教哲学吧,未必说明雪芹笃信宗教。而大段大段地摘引《南华经》原文,从内篇的《人间世》到外篇的《胠箧》,到杂篇的《列御寇》第二十二回写宝玉联想到《南华经》上“山木自寇”的句子,语出《庄子·内篇·人间世》,原文为:“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同回“巧者劳而智者忧”句,语出《庄子·杂篇·列御寇》。第二十一回引录的“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一大段文字,语出《庄子·外篇·胠箧》。,引录之后又叫人物对景体味,足见曹雪芹对老庄思想的重视。本来么,处于文网密布的封建极权之下的有特操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想走自杀的道路,只有用老庄遁世无为的思想填充自己的灵魂。《红楼梦》中不肯苟活的人物的结局,主要是出家和自杀两途,此外就是口诵“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身心被各种矛盾迷眩缠陷得不可开交。这后一种,就主观世界来说,可以说获得了某种精神自由,联系现实世界,实际上仍是变相的苟活。当然作品的主流,作者所执著追求和着力描写的,是带有反封建性质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这在主人公贾宝王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其他的人物包括一些被压迫的奴婢身上也时有表现。说《红楼梦》的思想内容有极大的丰富性,一点也不为过。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