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首次小品练习

    演员第一阶段学习,主要是学习《红楼梦》,理解《红楼梦》;第二阶段学习,则题习表演艺术;调个阶段之间,有第一次小品练习。目的是为第二次、第三次打下基础。
    在演员学习班的前一阶段,导演在家忙于写分镜头本子,没有到训练班来。直到小品练习那天,他才赶来见面第一句先问我:
    “老兄,你看这些演员怎么样!”
    说笑之间,又似问话,又带自豪。
    “真不容易,聚集了这么多‘大观园’中人。”
    我的回答,既表示赞赏,又道出艰辛。
    演员们作第一次小品,准备是十分认真的。因为都十分熟悉了,所以接连不断地拥到我房中来问长问短。
    第一次作小品,初步显示了这些姑娘们的表演才能,如后来全剧中发挥大作用的陈晓旭、邓捷、张莉、袁玫、成梅、周月。刘继红、郭霄珍、郑挣、姬培杰、陈剑月、杨晓玲等,都作了很充份的表演。不过这次小品,只是给人留下了初步印象,还未定“终身”呢。但就是这次初步印象,也使人能感到谁的“戏”多,谁的“戏”来的快;而另一方面,也使人看到明显的差距。
    这些演员,从年龄上说,都比较接近大观园中女孩子们的形像;从外貌上说,都是十分漂亮的。但有此条件,并不能说就能演好戏,更不能说就能演好“红楼梦中人”。年龄。外貌固然重要,而不能演戏,表情出不来,也是枉然。学员中有一位姑娘,只有十六、七岁.’最小,长相十分美。但是作不来戏,不要说正面,背影都站的不是地方。怎么办呢?只好割爱,十分遗憾了。原因就是:选演员不是选美;而是要选出个性,选出戏。不过就《红楼梦》来说,年青、美貌,当然是必要的。人到中年,纵然名气再大,演技再高,对于“十二金例说来,那也是无能为力了。这是剧组坚决选用年青新演员的道理。
    在后来,有的报纸记者,问演员看过几遍《红楼梦》。其实剧组的演员在学习班中。就是把《红楼梦》当作教科书的。讲原作时,要看《红楼梦》;练习小品,以及后来写角色自传和长期助演出过程中,也都是随时翻阅原作的。所以演员回答记者也妙:我们自己也不知看了几遍。其实,这还不只是看几遍《红楼梦》的问题。而更难解决的是;时代隔阂问题,古老文化的修养问题,传统闺秀生活与现代青年女性生活的差距问题……戏好演,而生活更难于表现。回头一看,差距在此啊!真正达到曹雪芹的艺术标准,又谈何容易!因此只能是各种程度的“近似值”,不可能奢望出现“等号”的。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