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钗爱情悲剧(1)

    《红楼梦》第十八回至五十三回反映宝黛钗爱情悲剧与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
    文学作品文本是由语言、形象和意蕴三个层面组成,生成一个有机的生命形式。它传达着审美信息,激荡着生命气韵,蕴涵着历史内容。
    “乾隆元年就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第二十七回准确地点明芒种节日期,大写饯花神,更证明了第一回到第五十三回,应该就是写乾隆元年的事情。”刘心武先生考证出这一点能说明《红楼梦》什么呢?《红楼梦》第十八回的后半回起到第五十三回上半回是否写乾隆元年的事情?这一切都得从对《红楼梦》文本的整体把握中,才能清楚“乾隆元年就是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的内涵,对确定《红楼梦》的历史年代究竟有没有关系。
    《红楼梦》文本叙事时间分为两个层面展开: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
    故事时间是贾府兴衰的百年,作为《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放在《红楼梦》的“前五回”简述的,勾勒了贾府末世衰败的流程,突出了红楼人物生命的历程。
    文本时间是以宝玉10-21岁这十二年贾府现实生活展开叙事的。一部大书从第六回以后,其实只写了十二年的光景,即宝玉10岁读书到21岁出家。而这十二年的叙事是在“前五回”百年望族的历史背景中展示的,从外部来说,以贾府为中心,写四大家族的“联络有亲,荣损与共”,并与四王八公的世代交往,结成了上流社会的关系网。从内部来说,贾府有两个支脉:宁国府和荣国府,主子就有二三十个人物,围绕他们且受他们驱使,从上到下就有二三百个奴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盘根错节。而又不能像历史著作那样年年岁岁铺排开来,因而故事的重心放到了贾府百年的后期,即贾府嫡孙宝玉少年到出家这十几年里。因此说,读懂《红楼梦》,先要搞清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是通过什么样的叙事方法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
    当然具体到这十二年的叙事,每一年文本时间的叙事容量也是各不相同的:
    宝玉10-13岁是第六回——十七回的故事,四年时间写了12个章回;
    宝玉14岁是第十八回——五十三回的故事,这一年写了36个章回;
    宝玉15岁是第五十四回——六十九回的故事,这一年写了16个章回;
    宝玉16岁是第七十回——八十三回的故事,这一年写了14个章回;
    宝玉17岁是第八十四回——九十五回的故事,这一年写了12个章回;
    宝玉18岁是第九十六回——一百零七回的故事,这一年也写了12个章回;
    宝玉19——21岁是第一百零八回——一百二十回的故事,三年写了13个章回。
    其中宝玉14岁这一年:第十八回——五十三回是《红楼梦》文本中叙事容量最大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无论是贾府衰败过程,还是轴心人物宝玉和王熙凤的人生道路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需要曹雪芹泼墨挥洒,其叙事主要是沿着三条意脉交互作用,向前推进。一条意脉是描写宝玉与宝钗、黛玉的情窦初开。宝玉虽不喜读四书和学习八股文,但对诗词歌赋、小说剧本颇为喜爱,受到追求爱情、自主婚姻思想的影响,张扬个性。宝玉的平等意识在走进大观园以后,又得到了升华,这是一种新的素质、新的成分在他身上的体现。这条意脉的叙事以“宝玉挨打”为高潮,以宝、黛定情为标志,在儿女结社吟诗的浪漫生活中,开始了他人生的精神之旅。另一条意脉是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为叙事视角,描写贾府的钟鸣鼎食的豪奢,贾府的老少爷们、奶奶太太只知安富尊荣;以乌进孝交租披露了贾府“内囊尽上来”的衰败征兆,表现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差别。另一条意脉是以王熙凤为重要角色,她在贾母这棵大树的庇护下,暗自扩张金钱的欲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成为众矢之的,影射出贾府内部的房族、夫妻、嫡庶矛盾的潜流暗礁,日渐明朗,形成了两个叙事高潮:马道婆的魇魔法和凤姐泼醋。下面分而述之:
    (一)宝玉青春的觉醒和性格的形成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是“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大防”。尤其宋明以降,程朱理学高扬“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人的情欲和性欲。男女青年婚姻只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爱情则被泯灭,甚至被视为“不轨”,因而深厚的传统与人性的解放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宝黛爱情故事之所以百读不厌,尤能使青年读者激动与神往,是因为这一爱情的全部发展过程含蕴着丰富的美感内容,宝玉初恋时被蒙上两种神秘的晕圈:“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身不由己地受到两种女性美、两种爱情力量的牵引,他时而这边,时而那边,在爱的背后的文化冲突中逐渐走向了自己选择的道路,从而使之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