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先生的观点

    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与《红楼梦》文本完全背离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把《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叙事内容说成是“乾隆二年的事情”,毫不搭界。那么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结论呢?我们还是回到他列举的证据上来分析。②
    原型研究最早出现在语言学范畴,以后被借鉴和引用到了文学研究上。刘心武先生说:“我把研究的触角推进到……以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从中采用了哪些人物原型、事件原型、细节原型作为艺术虚构的资源”。他这句话“原型作为艺术虚构的资源”,说得很好,原型既然作为资源,那么它与艺术虚构之间只能有相似性,有的是总体上相似,有的是细节上相似,好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总有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如体形、相貌、眼睛、肤色、步姿、性情等等,但绝不是一模一样。对这种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原型研究,使我们可以探讨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动机,并提升到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探讨。我们知道,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曾有过大量的原型人物、原型事件和原型细节,就红学目前考证的成果足以证明这一点。那么如何认识原型与贾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原型与虚构的意象之间的相似性,有多种多样的情形,简单地说,一类是以某个原型为模特进行虚构,原型与虚构是基本相似;另一类是“杂取种种”,从多个原型身上汲取,而后虚构成一个整体形象。这样的话,原型与意象之间,只有某一点或某一部分相似。好像“家族相似性”,血缘关系越远,相似点越少;血缘关系越近,相似点越多。刘心武先生所举的例证属于“杂取种种”,充其量不过是历史素材。在第五十八回只有几句话:“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它在小说文本中产生的作用:
    一是封建礼制氛围的描绘,是《红楼梦》反映的时代的文化氛围的组成部分。因为一部作品文化氛围的描写是整体性的,社会性的,它的每一笔都和整体的、社会的文化氛围息息相连,越是史诗式的文学巨著,越能显示它每一笔描写所反映的信息,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氛。封建时代守丧制度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封建等级制的一个缩影:“按爵守制”,老太妃死了是国孝,不同于贾敬之死是家孝,只涉及宗法血亲等级,不涉及政治官僚等级。
    二是与第五十八回到第六十三回的叙事特征相吻合。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等女主人也都到宫中守丧去了,再加上祭陵,约摸有一个月时间,给大观园带来了宽松的环境,是大观园不平凡的春天,写了大观园的几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探春理家,进行了小小的改革,给贾府的“大锅饭”体制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尽管理家失败了,但犹如一块石头投进了死寂的一潭水,产生了一连串的反应;
    赵姨娘生事。把她多年以来的嫉恨又爆发出来,是她在制造“魇魔法”之后的又一次赤裸裸表演;
    司棋闹厨,暴露了贾府家政开支的窘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日趋衰败的趋势已不可挽回;
    以芳官为首的小丫头大闹,直接表达了她们的情绪、意愿和要求,用王夫人的话说是“连伙聚党”的造反;
    宝玉、李纨和小姐与丫环集体过了一次具有平等民主意识的生日,表达了对平等民主的追求,也为“抄检大观园”和王夫人清理怡红院埋下了伏笔。
    三是为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逼死尤二姐提供了封建礼法的理据,揭露了贾珍、贾琏、贾蓉之流的守丧乱法。历代历朝对守丧未终、居丧作乐、嫁娶、生子、从仕等都有明文处罚条例。可见王熙凤手中这张王牌对贾珍之流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以上是对刘心武先生提出的《红楼梦》文本中这一证据叙事效应的简括说明。和他所举的例证既没有整体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和《红楼梦》中老太妃的死相对应的,是康熙的嫔妃陈氏在乾隆二年死了。刘心武先生说:“那么这个陈氏,虽然没有找到什么过硬的档案资料,证明她确实是曹寅向康熙推荐的,但是我的推测也并不离谱。为什么?就是因为后来发现,曹家和陈氏所生的一个康熙的皇子来往甚密,这就是我在前几讲里提到的允禧,就是康熙的第二十一阿哥。允禧还留下了他亲自题写的一个匾,我在前面也给你讲过,现在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匾挂在哪儿呢?恭王府里面。当然,这个恭亲王指的是咸丰皇帝的兄弟,晚清的那个王爷,这处地方在康、雍、乾时期由谁居住,还需要查找资料,也许,允禧一度住过?允禧题的那个匾上,写了哪四个字呢?‘天香庭院’。你不觉得惊心动魄吗?在这些字眼上,难道一律都是巧合吗?天下有这么多巧的事情吗?怎么就巧来巧去,全巧一块儿了呢?这就说明,《红楼梦》的生活真实,和它的艺术真实当中,都有很多证据证明,现实中的曹家,和乾隆二年死去的这个老太妃关系密切。因此在小说里面,就写成了这个样子,就是这个老太妃薨逝以后,她的后代,对小说里面的贾家会如此尊重。”③
    仔细对照一下,除却“老太妃薨了”几个字而外,再也找不到什么相似点了,像这样的原型与《红楼梦》文本的意象的距离也太大了,而刘心武先生的结论却又很确凿:“通过这些分析,你也许能够大体同意我的推断,就是说,《红楼梦》的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应该就是讲的乾隆二年的故事。在乾隆二年,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康熙的妃嫔,或者宫里面跟康熙有关系的、有名有姓的女子薨逝,就只有这么一个,实际生活当中是熙嫔,小说里面叫做老太妃的薨逝。而乾隆为了团结皇族,表达他对祖父的尊重,为了向官员百姓表现他如何提倡孝道,当然,更是为了显示他继承祖业的合法性,就为这位熙嫔大办丧事。这成为那一年里开初的一桩大事,书里写贾母等去参与祭奠,也写在年初,完全合榫。”④
    原型与小说意象距离越大,相似点越少,只不过是一些历史素材,而刘心武先生为什么还会得出那么肯定的答案呢?这不能不从他的研究方法找问题了,我引证许建平先生的一段话:“我们可以允许新索隐派的自由存在,但必须看到此种研究方法没有多大的学术前途。其所以没有前途是由于这一派企图把作家想象虚构的大量故事情节和潜意识活动历史化、具体化,将《红楼梦》中的人物、事件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贵人物、政治事件一一对号,似乎《红楼梦》完全是一部神秘而真实的政治谜语大全,一部处处藏伏着微言大义的史书。况且又无史料相佐,单凭历史与小说情节的某些相似之处便下的比附判语,于是文学研究便沦为了主观性的猜谜。比附式的猜谜和猜谜性的比附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没有什么前途的”。⑤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才使刘心武先生将康熙的一位妃嫔在乾隆二年死去,与《红楼梦》一句“老太妃薨了”,拉上了似是而非的联系,得出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结论。
    ① ③ ④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东方出版社,2005年。② 刘心武:《红楼望月》,书海出版社,2005年,“自序”。⑤ 许建平:《〈红楼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兼谈古典小说研究的方法与路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