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举:废少立献(3)

    而将自己身份转变为“外戚”的董卓,又没有走东汉中后期外戚执政的老路,即以大将军来领导朝臣,而是做了三公之一的司空,要把自己装扮成士大夫的领袖,废少立献由此就转而成为士大夫分内的事情。可是这也只能作为董卓的一厢情愿,士大夫是否会承认他呢?
    前文指出士大夫从行政层面中发现了解决皇权危机的出口,臣权自强得到了认可,但董卓这样的强臣,又与他们的企盼有着一定距离,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董卓性格上有缺陷,“强忍寡义,志欲无厌”(《后汉书》卷七〇《郑泰传》),士大夫难以接受。
    第二,董卓以董太后作为废少立献的依托,使得在逼迫董太后迁归藩国中站在何进一方的士大夫,很难对此加以认同。
    第三,士大夫敢于介入洛阳政变,并且初步掌握了领导权,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主动地选择政治路向,而董卓的进京则终止了这一选择。董卓所表现出的极强的政治独立性和拥有的强大武力,又剥夺了士大夫的领导权。
    第四,废少立献的结果,不会向有利于士大夫的一面发展,董卓专权是必然的趋势,甚至会导致东汉帝国的覆亡。董卓在废旧立新前夕,就曾明言:“刘氏种不足复遗。”(《三国志》卷六《袁绍传》)废少立献仅是董卓政治图谋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实现政权更替。
    士大夫虽然有暗合董卓废少立献的一面,由此导致了在董卓主持的百僚大会集议废立上保持沉默,以及在目睹废少立献真正付诸实施时,尚书丁宫会套用《春秋》大义来印证废少立献的合理性,太傅袁隗要亲自“解帝玺绶”,但他们仍会把董卓置于其群体之外,视作异己,像鲍信会建议对董卓进行突然袭击,袁绍等人会有意识地脱离洛阳朝堂而奔赴地方州郡,纠集武装,树立反董大旗。洛阳城中不便于做的事情,大可在城外展开。
    也正是在士大夫对董卓的纵容和放弃之间,废少立献的政治结局具有了两面性:
    一面是:因士大夫的纵容,使得董卓废少立献得以顺利实现,长期以来由太后、外戚、宦官造成的东汉皇权危机,就在来自于官僚层面的干预下而得到了形式上的解决,但皇权衰弱的状态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皇权被强权所压制的结果,就为汉魏之际的政治发展先期设定了多重的选择:是用强权取代东汉皇权,建立新皇权?还是摆脱强权,恢复东汉皇权?这都需要后来的人们仔细面对。
    另一面是:因士大夫对董卓的放弃,以废少立献为标志,东汉帝国开始解体。宋人叶适认为汉末的败亡不同其他朝代,其显著的特色是:“兵民未叛而吏士大夫先叛,此前后所无也。”(《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七)诚然,在东汉帝国彻底消亡的过程中,士大夫最终是要扮演肢解国家的角色。但如何扮演,却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