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府有多深
-
刘备长于权谋又喜怒不形于色,城府很深,含而不露,他的计谋常使人既意料不到,又不易识破,因而他被人们称之为“枭雄”。
刘备被曹操荐为豫州牧,屯小沛时,曹操曾兴兵进攻袁术,兵至豫州界上,刘备引兵来迎,二人在军营中相见后,刘备向曹操献上首级两颗,操惊问是何人首级,刘备答: “此韩暹、杨奉之首级也。”并告诉曹操: “吕布令二人权住沂都、琅邪两县,不意二人纵兵惊民,人人嗟怨。因此备……使关、张二弟杀之,尽降其众,今特来请罪。”(第十七回)这里有两个问题: 第一, 刘备杀过许多人,为什么偏偏杀了韩暹、杨奉要献首级于曹操,表示请罪?第二,既然杀后请罪,大概总有不当杀之处,杀了不当杀的人,私下了结罢了,为什么一定要让曹操知道?原来这里大有文章。李傕、郭汜在朝廷作乱后,汉献帝一度落入杨奉、韩暹之手,曹操确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针,保驾来朝,杨、韩与曹有隙而出走,在曹移都许昌的途中,二人攻曹失败而投袁术,又因袁术轻之而投吕布,为虎作伥。这就是说,杨奉、韩暹过去是曹操的仇敌,目下又是吕布的爪牙,刘备杀了杨、韩,是为了剪除吕布的爪牙,献首级于曹操,是为了取媚于曹,并在吕布追究时得到曹的保护。但刘备献首级的真实目的实在不好说出,于是只说他们“纵兵惊民,人人嗟怨”,献首级是来“请罪”,曹操当即表示: “君为国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并给刘备以厚奖。这样,刘备不多言语,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自己的多重目的。
刘备投靠曹操时,操一时兴起,曾邀刘备煮青梅酒以论当世英雄,当操一再请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时,刘备先后指出过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这里,刘备没有说出三个人,一是马腾;二是刘备;三是曹操。按说,马腾与韩遂曾结为兄弟,当时为西凉太守,兵强马壮,一提到韩遂必然会想到马腾。刘备为什么不提马腾呢?原来刘备当时已和董承、王子服、马腾等人私下结成了反曹联盟,有了患难关系,提出马腾,怕引起曹操注意马腾,挖出马腾,连带出自己。刘备为什么不提自己呢?因为按曹操的观点,凡英雄都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第二十一回)英雄当是不甘屈居人下者,刘备若自称英雄,那就等于表明自己不甘久居曹操之下,这必然引起曹操对他的警惕,那自己非但永无出头之日,还将有性命危险。事实上,刘备当时学圃种菜,作韬晦之计,正是有意向曹操表明自己胸无大志,让其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刘备曾献媚于曹操,为什么此时不指曹操为英雄呢?原来,曹操作了汉丞相后,朝廷大权在握,皇帝徒有虚名,虽则如此,曹却最忌别人议论自己有篡逆之心,刘备若指曹操为英雄,就等于指出曹不甘久居相位,这就会触痛曹操,必遭曹操嫉恨,这是刘备绝不愿干的。不提曹为英雄,等于向曹表明,刘备眼中的曹操是安守本分、忠于职守的。
曹操打败袁绍后,刘备联络黄巾残部刘辟等从汝南进攻曹操许都,被曹分兵击败,时关羽、张飞、赵云均不在身边,刘备与刘辟引千余人逃跑,不想刘备被曹操大将张郃、高览前后拦截,两头无路。这时,刘备仰天大呼道: “天何使我受此窘极耶!事势至此,不如就死!”(第三十一回)就欲拔剑自刎,刘辟慌了手脚,表示他将死战相救。刘辟前与高览交锋,却被高览砍死,刘备正要自战,亏得赵云冲阵而来,刺死高览,救了刘备。为什么没有刘辟时刘备准备自战,而刘辟在时刘备反要自杀?难道与刘辟合力作战不比自己一人自战更有把握么?原来,刘备要自杀是假,他本想让刘辟出战迎敌,怎奈刘辟不是自己部下,此话不好说出,同时也不知刘辟是否愿意为自己解救危难,于是他佯作自杀之状,请刘辟或逼刘辟出战。刘辟作为一员武将,若让刘备自刎于自己面前,实在太不光彩,于是表示拼死相救。刘备临阵没有让刘辟出战之言,却比任何言语的鼓动作用大得多。
顺便应提到,刘备的思想虽以儒家为主,但在他的性格中渗透着许多道家的思想。道家主张人应该柔弱处下,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见《老子》第八章、第二十二章)刘备在创江山的过程中,常常显得甘居人下,不与人争,而且动不动就泪如雨下;在和赵云、徐庶、孔明及张松等联络感情的时候流过泪;在鲁肃索要荆州的时候流过泪;甚至去东吴招亲时,在国太面前、在自己的夫人面前都多次流泪,他的眼泪常常十分奏效。他常常柔弱处下,但能以柔克刚。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