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给领导提意见

    魏延性格开朗,说到做到,办事毫无顾忌,直率得近乎天真。
    他在襄阳一见到刘备自远而来,就砍死守门将士,招呼刘备入城,甚至不考虑人家是否愿意进城;在长沙为救黄忠,他杀了韩玄去投关羽,既不考虑黄忠是否领情,也不考虑孔明是否欢迎。随刘备入川时,他抱着体恤长者的好意愿替黄忠攻打敌军营寨,却不考虑黄忠的意愿以及他与黄忠的交情。随孔明伐魏,他在确定兵出祁山的方案时、在守护街亭和劫曹真之寨时,均向指挥员孔明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用计和用人的不同看法。
    魏延既是一个普通人,又是一位军事将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他直爽的性格无可厚非;作为一位军事将领,他的言行却要受到约束。但魏延本人仅仅把自己看做一个普通的人物,而忽视了自己高级将领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于是,直率的特点在军事领域自然地变成了他的缺点。当他的想法和领导人不相一致时,直率开朗、敢说敢干的性格就成了爱发牢骚、违犯军纪的祸根。在攻打冷苞和随张飞迎战马超的战斗中,他两次违犯军纪,擅自行动,打乱了作战计划。孔明临死前安排大军撤退,让他断后,他拒不执行这一安排,想要自己领兵继续伐魏。魏延对孔明否定自己兵出子午谷的方案一事很不服气,因而常常牢骚满腹。有一次,他在前线当着几位将官的面讲: “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第一百回)孔明死后不久,魏延在前线向尚书费祎发泄道: “丞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第一百四回)
    魏延和顶头上司孔明互有意见,这时魏延不是主动地谋求谅解与和好,而是滥发牢骚,有时甚至对孔明的领导消极对抗,制造为难。一次,孔明派魏延、张嶷、陈式、杜琼四将从箕谷进兵,后来又想到司马懿可能会在箕谷设有埋伏,就派参谋邓芝前去军中通知停兵。陈式坚持要继续进兵,并嘲笑孔明失街亭之误,这时魏延火上泼油道: “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第一百回)由于魏延的鼓动,陈式领兵前行,结果中了埋伏。又一次,孔明欲诱司马懿、张郃出战,准备假装撤兵。等追兵来时伏兵截击其后,但他料定追兵受到前后夹攻后,敌人营寨里的军马会赶来救应,并夹攻蜀兵截击部队。因此提出要选智勇之将率领截击部队。说完选将条件后,诸葛亮目视魏延,大概是希望魏延能挺身而出。但魏延这次低头不语,却是王平愿去。孔明感叹说: “王平肯舍身亲冒矢石,真忠臣也!”(第九十九回)这里,魏延绝不是贪生怕死,他知道孔明暗示要自己出战,但由于对孔明的领导有意见,这里是想给他制造些为难,或者,他是想让孔明当着众将的面指出: 这个需智勇之将担当的艰巨任务非魏延不可!他希望领导对他的工作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孔明不屑于赐给魏延以能力赞赏的言辞。从孔明对王平的赞叹看,魏延的行为已造成上司对他的忠诚之心的怀疑。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