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 关羽的年龄
    据史书记载: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生年不详。他死的那一年,刘备59岁。如果按照《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说法,关羽小于刘备,称刘备为兄,那么他的寿命不会多于59岁。但“桃园三结义”只是小说家之言,在历史上并无其事。从史实的角度来看,刘备和关羽只是主从———君臣关系,既然刘备不是他的“大哥”,他的年龄不一定非得小于刘备不可。
    《三国志·张飞传》说:“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是有史可查的关羽的相对年龄,但也颇具模糊性。说是比张飞年长数岁,这“数岁”是几岁?何况张飞的年龄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关羽的这个相对年龄只能是相对又相对了。
    过去有一个传说:关羽的生辰是四个“戊午”———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但按此推算,关羽应该生于公元178年,如果他生于这一年,那么他在公元184年投靠刘备时只有7岁,可见这个传说是不可靠的。
    元代有一位学者叫胡琦,他考证了关羽的年龄,结论是:关羽约生于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左右,比刘备还大。清代的大考据家阎若璩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却接受了这个结论,但我们至今还不知道胡琦的考证有什么依据。
    又:上述的解州地方官员朱旦在其《关侯祖墓碑记》中说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公元160),与胡琦的考证相近。小说参照了这些说法,定为:关羽生于公元160年,死于公元219年,活了60岁,比刘备大1岁。如果依齿而序,刘备应该管他叫“大哥”。
    □ 关羽与《春秋左传》
    《三国演义》很强调关羽读《春秋左传》的情节,以表明关羽的忠义大节,他的情怀与气质,都是与《春秋左传》一书的熏陶分不开的。许多地方的关帝庙都有“春秋楼”或关羽秉烛读《春秋左传》的坐像,这大大地提高了关羽其人的文化品味。但严格说来,关羽读的是《春秋左传》。
    《江表传》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是其明证。《春秋左传》为鲁国史书,记述的是春秋时代鲁国以及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史事。原书内容极其简略,所叙述的每条史事,字数甚少,仅有大纲而无细节,所以近人钱玄同讥其为“断烂朝报”,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读性的。
    以后出现了三部诠释《春秋》的书:《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在三传中,《公羊》和《谷梁》二传着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即笔法和观点,流于空言说经,也没有什么可读性。只有《左传》(或称《春秋左传》、《左氏春秋》)一书,史料丰富,叙事生动,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极富可读性。
    当然,从学术的角度说,《左传》其书以及《左传》与《春秋》的关系,疑点甚多,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不便展开讨论,我只想告诉读者:关羽读的是《春秋左传》,而不是《春秋》本经,这就够了。
    《春秋左传》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了关羽那个年代,已经成书六、七百年了。当时作为一种古书,已与通行的语言文字有很大区别,读起来还是比较艰深的,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是读不懂的。而关羽却把它读得很熟,可以“讽诵”(背诵)下来,可见他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并不是一个大老粗。这也可以反证:说关羽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大户人家,在文化层次上也是合拍的。
    □ 关兴复仇
    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杀死了仇人。关兴斩了潘璋,取心沥血,就关羽神像前祭祀。在荆州投降吴军的傅士仁(按:应为士仁)和糜芳,在刘备军威的震慑下,刺杀了擒获关羽的马忠,持首级到亭向刘备投降。但刘备在盛怒之下,并没有饶恕他们,命关兴在灵前将傅士仁和糜芳用刀剐之。
    这些情节颇有因果报应(而且还是“现世报”)和血亲复仇的色彩,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
    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无记载。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
    □ 玉泉山显圣
    《三国演义》有关公显圣的情节,说关羽死后,阴魂不散,飘至当阳玉泉山。山上老僧普净正在庵中默坐,忽见关公显圣,大呼:”还我头来!”普净说:“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关羽闻言,恍然大悟,当即皈依佛教而去。以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在山顶建庙,四时致祭。
    这是个宗教性的神话,不见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南宋天台宗僧人志磐所著的《佛祖统记》,说的是隋朝的事,《三国演义》就是据此改编的,时间从隋朝改为三国,又把僧人的名字由智(椅yi)改为普净。
    如今在湖北当阳之西30里的玉泉山麓,有一玉泉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寺庙附近的坡上有一石制望表,高约七米,上刻”关云长显圣处”几个大字,旁边的石碑刻有“最先显圣处”,都是后人的附会。
    □ 关羽的妻子和后嗣
    关羽的妻子是谁,史无明文。约成书于元末的说唱词话《花关索传》,说关羽之妻为胡氏,是后来形成的传说。根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有两个儿子:关平和关兴。《三国演义》说关平是关羽的义子,而《三国志》本传及《蜀记》都称为”子平”,可见他是关羽的亲生儿子,义子之说并没有根据。另一个儿子关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数岁卒。”
    我们对《关羽传》的这段记载加以诠释,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1、关兴在少年时有”令问”(好名声),丞相诸葛亮很嚣重他。刘备称帝那年,蜀汉称章武元年,即公元221年,诸葛亮于是年为丞相,是时关兴正在年少,而关羽已经死去二年了。这也可以反证:在夷陵之战中,年少的关兴是不可能上战场为父复仇的。2、弱冠(20岁)出仕时,关羽已经死去多年,没有过多久,关兴就英年早逝了。本传还说关兴有两个儿子:关统和关彝。
    按照《花关索传》的说法,关羽还有一个失散的儿子,因先后被索,花两家所收养,遂以关、索、花三家的姓为姓名,取名花关索。但这部说唱词话的内容荒诞不经,毫无史实根据,罗贯中编著《三国演义》时也没有采纳。
    史书上说关羽有女儿,孙权派人来求婚,关羽未允,还辱骂了使者。但她的名字,也不见史书记载。按照云南的民间传说,她叫银屏,关羽和刘备相继辞世后,由诸葛亮作主,把她嫁给蜀汉大臣李恢之子李蔚,随丈夫长期居住在南中地区的俞元(今云南澄江),当地人称为“关三小姐”。
    现在澄江还有她的墓和“梳妆台”遗址,恐怕都是后人的附会。她的丈夫李蔚也不见史书记载,按《三国志·李恢传》:李恢的儿子叫李遗。
    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 士仁和傅仁
    士仁,《三国演义》作傅士仁。查阅史书,只有《三国志·关羽传》写作傅士仁(现行的中华书局校勘本已经把“傅”字删去),其它地方都写作士仁。《季汉辅臣传》还说:“士仁,字君义。”看来此人姓士,名仁,不是姓傅,名士仁,早期版本中《关羽传》的“傅”字是衍文。据《通志·氏族略》:士氏是周宣王时杜伯之子隰(习、xi)叔之后,杜伯被杀,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掌管狱讼之官),其后人以官为氏,就是士氏。
    □ 关羽与同僚及士卒的关系
    我们查阅史籍发现: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说是“全面紧张”,殆不为过。
    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潘:“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关羽长期镇守荆州,以上蜀汉的文武官员都是在荆州及其周边者,几乎多数与其不和。
    关羽与同僚的关系虽然很紧张,与士卒的关系却是比较和谐的。《三国志·张飞传》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二人正好相反。小说有关羽怜恤和宽恕逃兵的情节,就是从此演绎而来的。
    □ 青龙偃月刀
    《三国演义》说关羽使用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在关帝庙的塑像,壁画以及年画、戏曲舞台上,常见此刀。偃月,是半弦月,此刀刃部为半月形,刀上铸有青龙,故称青龙偃月刀。
    这种长柄大刀出现于唐宋时代,用于仪仗,并非实战所用,因而关羽不可能使用这种刀。汉末三国时,武将多有带鞘的佩刀,作防身之用。“单刀赴会”的刀,即指佩刀而言。
    关于关羽斩颜良的情形,《三国志·关羽传》说:“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有的学者据此认为;既说“刺”,又说“斩”(斩,截断也。斩首,是截断其首级),他用的应该是剑。
    但当时在战场上通用的是矛、戟之类的长柄武器,而剑之为物,又短又轻,如果关羽挥剑驰骋于千军万马之中,与众多的又长又重的矛、戟相对抗,是难以抵挡的,所以用的应该是矛、戟之类的武器,即可刺,又可以用之截断首级。
    □ 赤兔马
    三国时期有几匹名马:曹操的绝影,刘备的的卢,吕布的赤兔,史籍皆有著录。关于赤兔马,《三国志·吕布传》说:“布有良马曰赤兔。”《曹瞒传》说:“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可见此马在当时是大大的有名。但后来这匹马的下落如何,史书上却没有记载。
    《三国演义》说:吕布的部将侯成盗了它献与曹操,曹操又把它送与关羽,关羽骑着它“千里走单骑”,后来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马忠得了赤兔马献与孙权,孙权赐与马忠为坐骑,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所有这些情节都是虚构的。
    其实,吕布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出关,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败亡,其间经过二十七年,这匹马应该有30岁左右了。马的寿命一般只有十几年,即或它不死于战阵,也早就老死了,怎能被马忠所获?何况关羽骑赤兔马,不过是小说家之言,是毫无史实根据的。
    □ 关羽亡命
    《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么,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
    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早就有了一些说法。《三国志平话》说:关羽自叙:“因本县官虐民不公,吾杀之。”元曲《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无名氏撰)说:蒲州(今山西永济)州尹臧一贵欲谋自立,关羽杀之而逃亡。而据《三国演义》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在民间传说中,也有许多说法。如说:关羽年轻时,以打铁为生,在路上遇见母女俩啼哭,经盘问知是女儿被恶霸吕熊看中,欲强占为妾,关羽抱打不平,杀死吕熊,推车贩粮到涿县。而京剧《斩熊虎》(一名《关公出世》)则说:蒲州恶霸熊虎父子勾结县令,强占士人张继昌之女鸾娇,关羽杀死熊虎及县令逃走。还有传说:关羽的同窗好友李生的未过门的媳妇被吕熊抢去,关羽杀之。
    总之,关于关羽亡命的缘由,说法各异,但都是后来的传说或文艺创作,都没有什么史实根据。小说参考了民间传说,并结合了史籍上记载的关羽与杜氏的事改编而成,改为关羽为个人的情仇而杀人亡命,这样情节会更生动一些。
    □ 关羽的出身
    《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河东,郡名,治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10公里。解县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关羽的故里,在今运城市西南10公里的常平村。那里有关羽祖祠,始建于金代,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运城市和解州镇都有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已有1400多年历史。运城关帝庙则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所建,距今近500年。
    关羽的家世,史籍缺载。据说在清康熙年间,解州有人在掘井时,掘到了关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镌刻着关羽的家世。有一个名叫朱旦的地方官员据此写了一篇《关侯祖墓碑记》,说是关羽的祖父叫关审,父亲叫关毅。至于关家的家境如何,则无从稽考了。有的传说关羽青年时打过铁,还有的说他卖过豆腐或卖过粮食,都没有什么史实的根据。
    小说《三国猛将———关羽》定位为:关羽生于一个没落的大户人家,青年时遭逢乱世,没有生计,以打鱼为生。当然这也是估计,但并不是瞎估计,而是有一定理由的。第一,如果上述朱旦的碑记属实,则关家既然能立庙树碑,那就不是寒门微族,而应该是一个大户人家。第二,传说关羽做过小生意维持生活,表明这个大户已经没落了。第三,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那年,关羽为刘备主管水军,以后又长期镇守荆州,带领一支有相当规模的水军,战斗在江汉之上,还取得了“水淹七军”的胜利,表明关羽是熟知水性的,说他青年时打过鱼,似比打铁,卖豆腐等更贴切一些。
    □ 温酒斩华雄
    温酒斩华雄,被说成是关羽出世以来第一件露脸的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说的是: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卓,各领兵将在洛阳外围驻扎,平原相刘备带领关、张等人也随北平太守公孙瓒来了。
    联军的先锋官孙坚直抵汜水关(即虎牢关,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挑战,被董卓手下的骁骑校尉华雄打败。华雄又下关挑战,连斩关东二将。
    联军的盟主袁绍无计可施,关羽主动请战,袁绍和袁术因为他是马弓手,职位太低,恐被诸侯所笑,不同意他出战。只是曹操支持他出战,教斟上热酒一杯,与关羽壮行,关羽未饮,提刀上马而去。不大的功夫,便回来了,提华雄首级,掷于地上,其酒尚温。但这件事,是毫无史实根据的。
    据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当时公孙瓒还在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并没有前来会合。刘备这时还没有依附公孙瓒,大约还在下密(今山东昌邑东)为县丞,或在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为县尉,县令,他不会随公孙瓒到洛阳外围来,跟随刘备的关羽也不会在这里斩了华雄。
    事实上,斩了华雄的是破虏将军孙坚。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和《英雄记》:当时孙坚屯兵于阳人(今河南汝阳临汝镇西),董卓派遣大将胡轸和吕布、华雄等攻打孙坚。吕布与胡轸不和,而胡轸是主帅,吕布竟故意捣乱,使军中自相惊扰,士卒散乱,孙坚率军追击,斩了华雄。本来是孙坚斩了华雄,《三国演义》却移植在关羽名下,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 张翼德
    张飞,《三国志》说他“字益德”,《三国演义》却写作翼德。不过,这并非《三国演义》的独出心裁,而是有一定根据的。把张飞的字写成翼德,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比《三国志》的成书晚200多年,所以当以《三国志》为准。
    古人的名和字有连带的意义。关羽字云长、曹操字孟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其涵义皆有关联:羽和云长:乌儿振其羽翼,翱翔于长空云海之中;操和孟德:操,操守,与道德义同,孟是排行老大;亮与明义同,孔乃大也、甚也。至于飞与益德的关联,恐怕飞有飞黄腾达之义,表明人在这个时候更应加强道德修养。当然,说张飞字翼德,飞和翼也有关联,但其原字是益而不是翼,古人用字可以同声相假,所以翼不过是益的假借字而已。
    □ 三战吕布
    “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也是《三国演义》中很热闹的一个情节。说的是华雄被斩后,董卓又起兵二十万。董卓与吕布等守虎牢关(即汜水关),袁绍派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在交战中,吕布英勇无敌,八路诸侯都战不过他,公孙瓒还险些丧命,被张飞救下。张飞酣战吕布,战了三十回合,也战不倒吕布。刘备也来助战,三个人大战吕布,吕布招架不住,退回关去。
    “三战吕布”的情节形成较早,在《三国志平话》中就有此内容,元曲作家武汉臣与郑光祖都有《虎牢关三战吕布》的剧目,当是本之于《三国平话》,而《三国演义》又根据这些资料敷陈渲染而成。
    但这件事在史实上是毫无根据的,正如上面所说,这时刘、关、张并不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当然不可能和吕布交手了。如果说:“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是移花接木,那么“三战吕布”的故事便纯属子虚乌有了。
    □ 关羽与杜氏
    如果说:古今戏曲舞台上所上演的关羽与貂蝉的故事纯属子虚乌有,并无史实根据的话,那么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氏的故事,则是有史实为根据的。
    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蜀记》、《魏氏春秋》和《献帝纪》等书记载:秦宜禄,新兴(今山西忻州市)人,是吕布的部下。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被曹操与刘备包围时,吕布派他出城赴寿春(今安徽寿县)向袁术求救,其妻杜氏留在下邳城中。秦宜禄到寿春,袁术把他留下,为他娶了一个汉朝宗室之女为妻。关羽启禀曹操,要求在城破之后,把杜氏赐给自己为妻,曹操答应了。及至下邳快要被攻破时,关羽又屡次启禀曹操,重申这个要求。曹操见关羽如此倾情于杜氏,怀疑杜氏定有异色。
    及至城破之后,曹操首先派人把杜氏接来,见她果然生得异常美貌,便把她留在自己的房中了,关羽闻知,“心不自安。”后来袁术败死,秦宜禄回来投降了曹操,被任命为县(今安徽宿州市西南)县长。再后来刘备叛离曹操,败走小沛,在逃亡途中路过县,见到秦宜禄,对他说:“曹操夺去了你的妻子,你却做了他的县长,怎么这样愚蠢呢!还是随我走吧!”秦宜禄跟随刘备走了数里,又后悔了,想要回去,张飞在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秦宜禄留下一子,名叫秦朗,小字阿苏,字元明,随杜氏被蓄养于曹操宫中。曹操常在坐席中对宾客说:“世上有像我这样疼爱养子的吗?”秦朗后来成为魏国的名将,甚得魏明帝(曹操之孙)的宠信。
    小说采用了以上的基本史实,并参照了关羽与貂蝉的传说,加工改编而成。
    □ 过五关斩六将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是戏曲、曲艺、年画、寺庙壁画中常见的题材。这个故事见于《三国演义》,其情节有的出自《三国志平话》,有的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改编与虚构,并无史实根据。元曲有无名氏的《灞陵桥曹操赐袍》一剧,亦名《关云长千里独行》,本事也出于《三国志平话》,可能也为《三国演义》所借鉴。
    关于关羽投归刘备的时间与地点,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据《三国志·先主传》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7月,曹操正与袁绍相拒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汝南黄巾军刘辟等叛曹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率军到汝南(郡名,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与刘辟等会合,在许都以南开辟了第二战场,对曹操形成了南北夹击的形势。关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离了曹营,到汝南投归了刘备。
    《三国演义》就是采用了这种说法。但《关羽传》却说:他在斩颜良之后,在刘备还没有到汝南之前,便在官渡前线上“奔先主于袁军。”《武帝纪》的记载也和《关羽传》一致,说时间是在建安五年的四月,比刘备到汝南的时间早了三个月。《资治通鉴》采用了这种说法,也说关羽在四月“奔刘备于袁军。”
    两相对比之下,还是这种说法比较合乎情理,当时曹操屯兵官渡,袁绍屯兵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两军隔河对峙,相距不远。刘备随袁绍屯于阳武,关羽随曹操屯于官渡,是关羽投归刘备的最近距离和最佳时机,他是不会错过这个时机而舍近求远的。那么,关羽既是在官渡前线就近投归了刘备,并没有跋涉千里,当然也无须过关斩将了。
    《三国演义》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 古城会·斩蔡阳
    “古城会·斩蔡阳”,也是脍炙人口的故事,出于《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改编的。讲的是:关羽离开曹营,在滑州(今河南滑县)地面的黄河渡口斩了守将秦琪,而这秦琪是曹营大将蔡阳的外甥。蔡阳十分愤怒,在后面紧紧追赶。关羽走到古城,原来守城者是张飞。
    张飞以为关羽既已投降了曹操,现在定是来攻城的,随即出城大战关羽。恰在这时,蔡阳的兵马随后赶到,关羽为表明心迹,斩了蔡阳,张飞这才打消了怀疑,迎接二嫂和关羽入城。
    上面已经谈过,关羽是从官渡前线上投奔刘备的,因而并没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当然也就没有古城会斩蔡阳之事了。而且张飞与刘备分散,占据古城之事也不见史书记载。
    我国境内称为古城的地方很多,据说这个“古城”是在今河南确山县北、西北距驻马店18里。商务印书馆在1931年出版的《古今地名大辞典》说:“三国关羽保二夫人辞曹归刘,时张飞驻古城,即此。”这是根据《三国演义》和传说的说法附会的,并没有史实的根据。
    斩蔡阳,也被说成是关羽一生中很光彩的一件事。但根据史书记截:斩蔡阳的不是关羽,而是刘备。据《三国志·先主传》,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以南连荆州刘表为名,脱离了袁绍,到汝南与黄巾军龚都等部会合,“众数万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蔡阳,史书上又写作蔡扬、蔡杨。关于他的事迹,史书上再没有其它记载。只因为《三国演义》说他挨了关老爷一刀,才在民间成为广为人知的“历史名人”了。
    □ 关于周仓
    《三国演义》说关羽在千里走单骑到达古城之前,收了一员大将:周仓。并说周仓是关西(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人,“两臂有千斤之力”、“形容甚伟”。原在黄巾军张宝部下为将,张宝死后,啸聚山林。久慕关羽盛名,因而投归于帐下。
    民间有关周仓的传说故事甚多,《三国演义》中常提到他跟随关羽活动,戏曲中常见他为关羽扛大刀,是关羽的贴身跟班。在各地的关帝庙中,都少不了他的塑像。
    《三国演义》还说他最后死在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麦城遗址附近有一座不大的周仓墓,墓碑上刻:“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但周仓纯属传说人物,在史籍中绝无记载,所谓“周仓墓”也是附会而成的。因而在小说中,并没有把这个人写进去。
    □ 关羽与张辽
    张辽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后又归属董卓和吕布,吕布失败后,投降了曹操,成为曹操手下的名将,与乐进、李典、张、徐晃等齐名。张辽与关羽属于不同的阵营,为什么会成为朋友呢?
    《三国演义》说:吕布失败时,张辽被擒了,曹操要杀他,多亏刘备和关羽苦苦的讲情,才得以不死。因为关羽对张辽有这种特殊的恩义,二人才成为朋友。
    但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曹操在下邳击败吕布,张辽率领其众投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并没有曹操要杀张辽,刘备、关羽为之求情的内容,再查刘备和关羽的传记,也没有这种记载。根据史书上所透露的信息来推测,大约是吕布到下邳投靠刘备时,关羽和张辽结交的。以后刘备随曹操住在许都,以及关羽投降曹操期间,二人应多有来往。
    关羽是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市)人,张辽为雁门郡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同属并州。古人重“州里”,同州之人也算是老乡,比一般人要亲近些。
    关于关羽与张辽互相过往的具体情况,史书上只记了二人同解白马之围和曹操命张辽探测关羽口气的两件事,《三国演义》又有土山劝降的情节,为史籍所无。小说有关关羽和张辽过往的多处描写,基本上是本于史书,有的参照了《三国演义》(如土山劝降),但基本上还是忠于史实的。
    □ 关于“保皇嫂”
    如上所述,《三国志平话》和《三国演义》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妻子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妻子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刘备的妻子很多,这次被掳的是哪位夫人,史书上没有写明,我们就不清楚了。下落如何,我们也不知道,以后也没有归还的记载。
    《三国演义》说陷入曹营的是甘、糜二夫人,如果我们根据史书考察一下,甘夫人是始终跟随刘备的,以后随刘备到荆州,生下了后主刘禅,她的下落很分明,所以这次被掳去的,不应该包括她在内。至于糜夫人,则在这次徐州战役以后,便不见记载了,很可能在这次被曹兵掳去了。
    《三国演义》说她在赤壁之战前死于长阪坡,并无史实根据。她是在小沛一带与刘备失散而被掳的,与关羽的投降并没有什么关系。
    □ 曹操善待关羽
    关羽投降后,曹操对他非常重视,“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三国志·关羽传》)《演义》和戏曲说: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献金,下马献银,又赐美女十人,锦袍,赤兔马等等,都是从“礼之甚厚”这句话衍化而来的。
    本传又说:曹操很钦佩关羽的为人,而观察到他的心神没有久留之意,便派张辽去探测关羽的心意。关羽叹息着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甚厚。但我受到刘将军厚恩,誓共生死,不可背之。我终究是不会留在这里的,应当立功报效曹公,然后才能离开。”《傅子》还记载说:张辽想把关羽的话奏报给曹操,又怕曹操因此会杀了关羽;不奏报吧,又不合于事君之道;便叹息着说:“(曹)公,君父也;羽,兄弟耳!”便如实地向曹操奏报了。而曹操非但没有杀关羽,反而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本传又记载:后来关羽逃离曹营,去寻找刘备时,左右之人想要去追,曹操却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为《三国志》作注的南朝史学家裴松之称赞曹操说:“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关羽离去而不派兵去追)以成(成全)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美德)。”
    关于关羽投降后关、曹二人的心态和言论,小说基本上是全据上述的史书记载。
    □ 义释曹操
    “义释曹操”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大意说:火烧战船,曹兵溃败。诸葛亮调遣各路兵马,堵截曹操的败兵。关羽主动请缨,去华容道拦截曹操,行前立下了军令状。关羽走后,刘备表示担心关羽念及旧恩,把曹操放走了。
    诸葛亮说:“我夜观乾(天)象,曹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关羽到了华容道,果然截住了曹操。曹操诉说了昔日的恩义,关羽不忍,终于把他放了。关羽回营,诸葛亮做出要将他斩首的样子,刘备求情,才把他饶了。
    这事不见史书记载,纯属虚构。上面说过:关羽在随刘备寄居许都时,曾向刘备提出要杀死曹操,刘备未从。后来关羽投降曹操,曹操待之甚厚,关羽为报答曹操,斩颜良立了一功。在赤壁战前,刘备被曹操打得惨败,逃至夏口,关羽仍然埋怨刘备当初没有杀了曹操。可见根据关羽在赤壁战前对曹操的这种思想感情,他怎么能在火烧战船之后放走曹操呢?
    这个故事既缺乏科学性,在情理上也是说不通的。首先,诸葛亮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却偏偏派他去华容道拦截,说什么夜观天象,曹操命不该死,才送与关羽作人情。这是古代“死生有命”的迷信观念,本来毫无科学性,诸葛亮却以此为根据,有意识地把最大的敌人曹操放走了,他的原则性在哪里?原则是可以拿来做人情的吗?其次,《三国演义》在这里宣扬的关羽的“义气”,也是大成问题的。当时曹刘两家是你死我活的死对头,关羽放走了曹操,在这件事上就是背叛了刘备,有何“义气”可言?
    总之,这个故事很离奇,简直是莫名其妙,既宣扬了“天命论”,又把“义气”说成是至高无上,可以超越一切的道德准则,把人引入了重私恩、重感情、轻原则、轻立场的误区,从宇宙观,政治观和伦理观等不同角度来衡量,都是不可取的。
    □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
    关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因而后人多认为,这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刘备对于智慧超群、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非常信任,遇有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简直是言听计从,奉若神明。但事实究竟如何呢?古今的学者对各种史料进行了研究,从一些蛛丝马迹来看,好像事实未必如此,从而提出了许多疑点。
    第一,赤壁之战之后,刘备西进益州,并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而是带去了法正和庞统,作为主要谋士。后期才调诸葛亮率兵入川,和刘备在成都城下会师,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参谋作用。
    第二,夺取汉中的战争,以法正为谋士,诸葛亮却留在后方做后勤工作。
    第三,刘备非常信任关羽,把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了他,终于导致了惨败的结局。如果当时刘备调关羽入川,而把诸葛亮和赵云等留在荆州,后果可能不会如此。
    第四,关羽失荆州后,刘备大举伐吴,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似乎也没有理会他的意见。在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诸葛亮感叹地说:“如果法孝直还在(注:法正已于两年前逝世),就能够制约主上,不让他东行;即或还是要东行,也必然不会惨败的。”(《三国志·法正传》)从诸葛亮的这番无可奈何的言论中,我们发现,刘备和法正的关系才称得起是言听计从,诸葛亮算了什么!
    第五,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思想上有分岐。诸葛亮始终坚持自己在《隆中对》中的基本战略方针:跨有荆、益两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东结好孙权、北伐曹操、复兴汉室。其中维护孙刘联盟,是最关键的内容。而刘备是个急功近利的机会主义者,缺乏明确的战略思想,只追求割据一方,称王称帝,对诸葛亮的联吴思想不太重视,这可能是他在用兵上不太信任诸葛亮的根本原因。
    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1619年~1692年)在其史学名著《读通鉴论》中,对于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有很深刻的分析,择要译述如下。
    “诸葛公之心,是一定要存汉的,一定要灭曹的。不交结东吴,则要受东吴的牵制难以兴起北伐之师。……而先主的心志则与此不同了。先主开始时想自强,后来则想自立为王,这种雄心不改,便与关羽合拍了。所以他信任诸葛亮不如信任关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任子瑜(诸葛亮之兄诸葛瑾)。怀疑诸葛亮与东吴的交谊太深,而且还怀疑他与子瑜相勾结……。先主不死,吴不止,北出祁山的军队也不能走出来啊……”
    □ 关羽与诸葛亮的关系
    关羽与诸葛亮的关系,史书上披露甚少,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于是刘备谈出了“鱼水”之论。这是关羽对诸葛亮的嫉妒,是早期的事。
    不过,像关羽那样骄傲自负的人,估计在以后也不会太服诸葛亮的。根据上引王夫之的分析,刘备与关羽关系最铁,信任关羽胜过诸葛亮,又怀疑诸葛亮与其在东吴做官的哥哥诸葛瑾会勾结起来,那么,关羽在其中必然会做一些手脚,史籍虽无明文记载,却是情理中事。小说在这方面有一些展开性的描写,根据就在于此。
    马超归附刘备后,关羽对马超有些嫉妒,所以给诸葛亮写信,问马超的才能可以和谁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护前”(骄傲护短),回信说马超很了不起,但还不如你美髯公绝论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三国志·关羽传》)
    又据《三国志·黄忠传》和《费诗传》:刘备作了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想用黄忠做后将军,诸葛亮怕关羽“不悦”,觉得不太合适,还是刘备派费诗为使者,说服了关羽。人们读史至此,也许要责怪诸葛亮滑头,没有原则性,但关羽是刘备手下的大红人,又如此桀骜不驯,诸葛亮不和点稀泥,又有什么办法呢?千载之后,我们犹可以想见诸葛亮的不得已的苦衷!
    □ 义释黄忠
    黄忠是蜀汉的名将,《三国志》把他的传记与关羽、张飞、马超、赵云并列地编入一卷中,《三国演义》称这五个人为“五虎将”。
    《三国演义》有“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的情节,说的是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荆州四郡,取了零陵、桂阳、武陵三郡之后,命关羽攻取长沙郡。长沙太守韩玄命老将黄忠与关羽交战,关羽欲用拖刀计斩之,而因为黄忠马失前蹄,落下马来,关羽不忍心杀他,饶了他一命。次日又战,黄忠为了报答关羽的不杀之恩,用“百步穿杨”的箭法射了他的盔缨,而没有伤及要害。两个人的交战情况都被韩玄看到,回营后欲斩黄忠,亏得大将魏延救下黄忠,杀了韩玄,二人投降了关羽。
    这个情节于史无据,为《三国演义》所虚构。根据史书,我们只知道,刘备南征荆州四郡,带去了诸葛亮与赵云,却没有带去关羽的记载。看来关羽和黄忠并没有在长沙郡交过手,当然也就没有“义释黄忠”的事了。另据《三国志·黄忠传》:当时黄忠镇守攸县(今湖南茶陵西北),刘备兵到长沙,韩玄投降,黄忠也随着投降了,韩玄何尝死于魏延之手?
    事隔多年之后,关羽镇守荆州时,黄忠在定军山斩了曹魏大将夏侯渊,声威大震。不久刘备做了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前部司马费诗到荆州去宣达王命时,关羽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拜受官职。亏得费诗义正辞严地进行开导,关羽才感悟而拜受(见《三国志·费诗传》)。可见关羽很看不起黄忠,他们并没有在战场上互相放过一把的生死之交。
    □ 单刀赴会
    “关云长单刀赴会”也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它在宋元时期便广为流传,《三国志平话》和宋元戏曲都有此内容,元曲大家关汉卿有《关大王单刀赴会》一剧。这些作品都从尊蜀贬吴的立场出发,对史实作了许多改动。
    《三国演义》又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加工。说的是:刘备取得益州以后,东吴要索回荆州,双方争夺荆州的斗争激烈起来。鲁肃和关羽各带重兵,在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一带对峙,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鲁肃思得一计,在陆口寨外临江亭上邀关羽赴会,暗中伏下刀斧手,伺机杀之。届时关羽只带亲兵十余人,由周仓杠着大刀,单刀赴会。由于关羽事先有所准备,会后才脱了险。
    从评话、宋元戏曲直到《三国演义》以至近代戏曲,都突出了关羽单刀孤胆、机智勇敢的凛然正气,而鲁肃在他的反衬之下,却成为一个尴尬被动,窝窝囊囊的人物了。但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所谓“单刀”,并不是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而是赴会的将军们(双方各有数人)各带一把佩刀。赴会的地点不是陆口,而是益阳。当时关羽和鲁肃的军队在益阳(今湖南益阳市)相拒。小说的描述,就是本之于史书。
    《三国志·鲁肃传》还记载说:当鲁肃在会上责备蜀汉方面不归还荆州时,坐上有人大声地插话辩解,被关羽叱退。这个插话的人,在史书上没有留下名子,《三国演义》上说是周仓。这当然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上面说过:周仓是一个虚拟的人物,根本就不见史书的记载。小说把这个插话的人写成赵累,尽管也不是实录,但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关羽手下的将军,关羽败走麦城时,他也被吴人俘获了,后来下落不明。
    □ 吕蒙之死
    据《三国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孙权因为在荆州的胜利,设宴大会诸侯庆功,置吕蒙于上位。忽然关羽附体于吕蒙,大骂孙权和吕蒙,吕蒙当即七窍流血而暴亡。这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吕蒙之死与关羽的追魂夺命毫无关系。
    根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在白衣渡江以前向孙权上书,自称常常有病,要求“以治疾为名”,把自己调回建业,可见他是一个老病号了。关羽败死不久,吕蒙也因为旧病发作医治无效而死亡。这在时间上只是一个偶合,如果说其中有什么因果关系的话,那是因为吕蒙在讨伐关羽的过程中过于劳累了,心力交瘁引起旧病复发和转剧而导致死亡。
    吕蒙死时42岁,如果关羽活了60岁,他小于关羽18岁。
    □ 水淹七军
    关羽进攻襄樊不久,就发生了“水淹七军”的事件。《三国演义》描述此事说:时值八月秋天,连日大雨不止。关羽把军队移于高阜处,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命人放水淹了魏将于禁的七军,于禁投降,庞德奋战被擒,誓不投降,引颈受刑,壮烈而死。
    总的看来,《三国演义》所述,大的轮廓尚符合史实,而情节间有出入。最大的出入是,综合《三国志》各传的记载,水淹七军是由于汉水突然上涨所致,魏军是遭受了自然灾害,并不是关羽有预谋的决堰所致。当然,关羽多年镇守荆州,熟悉江汉一带的地理、气候、水文等情况,在高处扎营,避免了水患,又利用汉水暴涨的时机消灭了敌人;而于禁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扎营于低处,又缺乏警惕性,没有防御天灾,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从这个角度看,双方的胜负也并非完全取决于天灾,也包含着人谋的作用,也有一个军事指挥者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但因为天灾而水淹七军和因为关羽的事先谋划而水淹七军,从性质上说毕竟是两回事。对于关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侥幸成功;而对于于禁来说,则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 进攻襄樊
    关羽进攻襄樊,是他失败的一个起点。但此事的真实背景,我们至今仍不清楚。主要的问题是:关羽发动这场战争,是他个人因头脑发热而冒进,还是有刘备的命令?我们遍查史书,找不到刘备发号施令的记载,也没有诸葛亮等权威人士的表态,连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也没有。
    如果说,这是关羽的个人行动吧?这么重大的事,他怎能一个人就作了主?而我们翻阅史书,自从关羽发动了荆州战争,始终没见西川方面派来一兵一卒支援,也没有任何动静,只是任其自生自灭,最后使关羽落得个失地授首,含恨而终。而在荆州失守,关羽败亡之后,刘备才积极动作起来,带着满腔悲愤,亲率大军东进伐吴,首尾连营七百里,场面堪称壮观。但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你刘备和诸葛亮早干什么了?
    从当时的形势看,关羽出兵襄樊是不合时宜的。第一,从蜀汉整体的情况看,刘备刚刚从曹操手中取得汉中、上庸等地区,军队需要休整,后方和新占领区需要巩固,不宜马上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第二,从荆州的形势看,当时东吴全吞荆州之心未死,随时都有前来夺取荆州的危险,蜀汉方面应该以主要的精力来巩固荆州的防务,防备吴人的进攻,而不应该贸然北进,另辟战场。第三,从曹魏的情况看,当时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麻烦,如在朝廷上东汉老臣中仍有一些反曹势力在窥测时机,地方上发生了以侯音、孙狼等人为代表的叛乱等等,但其实力仍很强大,并没有出现土崩瓦解之势。
    我们实在不明白,这么明显的问题,蜀汉方面的当权人物和有识之士(包括刘备、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估计到而阻止这场战争的发动呢?
    刘备死后,后主袭位,诸葛亮辅政。当时有一个名叫廖立的人,出任长水校尉。他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心中很不满意,便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发了一顿牢骚,批评了蜀汉方面的一些人和事,态度虽然过激,却不乏真知灼见。
    关于关羽失荆州问题,他说:“后(先帝)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孓遗……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主观蛮干)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这条资料很珍贵,我们今天来研究当年关羽进攻襄樊和失荆州的责任问题,这几乎是仅存的原始资料了,但可惜它也具有模糊性。从“后(先帝)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孓遗”一句来看,似乎关羽进攻襄樊为刘备所“使”,荆州之失与关羽之死,刘备应该负责任;而从后面的话来看,又似乎是关羽一意孤行的结果。当然,再结合前面的一句话来看,刘备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关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实背景,至今仍是一个历史之谜。小说把它写成是关羽的一意孤行,但又向刘备作了报告,而刘备却没有重视起来,既没有遥控指挥,又没有给予多少支援,这也只是根据传世史料的一种推测而已,也许是“虽不中,亦不远”吧?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