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势成鼎足

    孙权虽然接下了老哥的庞大遗产,可是他实在年纪太轻,没有威望,父兄用过的老人很多未必服他,他急切地需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就在这个时候,人才从天而降,那就是曾经因为归葬其母而与孙策失之交臂的鲁肃鲁子敬。
    老哥的铁哥儿们兼连襟周瑜推荐的鲁肃,孙权当然万分重视,拉了合榻对饮,于是鲁肃就献上了著名的“榻上策”。鲁肃试图打消孙权的割据念头,告诉他汉室将倾,不可复救,身为江东之主,应该西征刘表,吞并荆州,然后合荆扬之兵,北图天下。孙权大为高兴,感觉自己眼前,突然敞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可惜,鲁肃的计划还没能开始,曹军就已经南下了。刘表忧惧而死——他也没能搞好继承权问题,两个儿子争位,最终靠山强大的刘琮获胜。刘琮还是个孩子,根本没有主见,曹操一逼近,就在手下的怂恿下投降了。只可怜暂居新野的刘备,凄凄惨惨失了靠山,举城逃往江夏去依附刘琦。
    刘备前此才得了两个军师,一个是徐庶元直,一个是诸葛亮孔明。可是再好的军师,也不可能在势力比超过十比一的情况下打胜仗。逃亡途中,徐庶的老娘被曹军俘虏了,徐庶是个孝子,告别刘备,投往曹营。曹操知道刘备的价值,这个家伙如果活着,比刘表在世更加危险,于是派精锐骑兵不眠不休地猛追,终于在当阳长坂赶上,大败刘备。可惜刘备比兔子还滑,抛妻弃子,保住小命逃到了江夏。
    鲁肃在江东听说刘表死了,要求前往吊丧——多少年的仇敌,吊的哪门子丧啊,其实他别有用心。他对孙权说:“我去查看一下情况,如果刘备和刘表的两个儿子可以联合一心,咱们就暂时放下冤仇,联刘抗曹,否则,看看能否趁乱取利。”没想到才走到半路,就听说刘琮投降了。可能他看到刘备贼心不死,刘琦兵马尚在,觉得还有一线希望,于是带上诸葛亮回江东,游说孙权抗战。
    曹操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大半个荆州,志得意满,写信给孙权说:“我准备了八十万水军,准备和你在吴地会猎。”这时候,连益州刘璋都被迫派了一支部队来支援曹操。江东文武大恐,纷纷要求投降,孙权也犹豫,还是鲁肃一句话点醒了他:“你在想什么啊,我们投降了照样做官拿俸禄,你投降了想曹操把你往哪儿搁?”孙权恍然大悟,终于决定鼓起勇气,和曹操拚个你死我活。
    赤壁之战的第三年,也就是周瑜去世的当年,中华三国联盟之三国志黄巾风云赤壁之战,演义中说,曹操有八十三万,孙刘联军才五六万——这样悬殊的比例,怎么可能取胜!实际上,曹操三十万撑死了,而且第一线未必有那么多人,孙刘五六万倒差不多。
    曹操有点骄傲了,也有点心急了,北军不娴水战,荆州军新降,难免心生疑虑,他要是多在荆州稳定休整一阵子,也许还有胜算。结果甫一交锋,曹军就打败了,退回江北驻扎。周瑜用了黄盖的诈降计,火烧曹军的战船。曹操知道胜利没有希望了,于是把剩余的船也付之一炬,免得落到敌人手里,然后安排大将曹仁等守备北荆州各军事要隘,自己逃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曹操的损失,应该没有传统认为的那么大,否则不可能他的北方实力丝毫未损,也不可能曹仁此后守备江陵一年多才失败。估计战船是烧光啦,新降的荆州兵是死光或者被逮光啦,真正北军,只是暂时溃退而已。不过败就是败啦,至于曹操自己说的:“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不过自我掩饰和自我解嘲罢了。
    赤壁之战,演义中说,曹操有八十三万,孙刘中华三国联盟之历史与游戏此后,是长时间的荆州争夺战。刘备吞并了荆州南方四郡,周瑜打败曹仁取了江陵,但是未能全部统一北荆州——从此,荆州分裂将近百年。以鲁肃的意思,把荆州暂借刘备,以期维持联盟的稳定。周瑜老大不高兴,可是也无力改变现有的分治局面,就劝孙权趁刘备前来江东的机会把他留住,用美酒和美女消磨刘备的斗志(这招对俺肯定管用,哈哈)——和演义中不同,孙权没有采纳。
    一代俊杰周瑜,才取下江陵,就想着远征四川——他肯定要趁机拿刘备当炮灰。可惜,才刚准备阶段,就年纪轻轻的病死了。他究竟真的有能力取下四川呢?还是好高骛远,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呢?也就成了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谜。
    周瑜一死,鲁肃终于得以完成自己的心愿,把荆州借给了刘备。从此,开始了孙刘联盟的真正蜜月期。孙权侧翼无忧,放心地北取合肥,屡败屡往,因为这是唯一的突破点。在南方,步骘进入交州,和中原割裂了十数年的岭南地区,正式归并入孙吴的版图。而刘备,才不急着和樊城的曹仁硬拚哪,却把目光瞄准了西方……
    孙权虽然接下了老哥的庞大遗产,可是他实在中华三国联盟之三国志黄巾风云赤壁之战的第三年,也就是周瑜去世的当年,曹操在邺城造铜雀台,大赏文武百官,并且下《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文章,可谓是一代英雄曹操真实的心理写照。曹操写道,他年轻的时候,不过想出力为朝廷征讨外族,获个征西将军的名号,封个侯爵,然后功成身退,和夏侯兄弟们回老家“春夏读书,秋冬狩猎”,只因为纲纪失统,诸侯纷扰,才起兵打出一片天下。现在贵为丞相,到处谣传他要篡位,因此有人劝他交出权力,但是他不能够,天下未定,“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篇文章说明了两个道理:一,从来英雄都是有自己成长的道路的,没有人天生帝王相,从小就有超强的权力欲;二,乱世中做权臣要比做忠臣,对自己和国家都有好处。从来没有人象曹操这样敢说真话,所以他是真英雄!
    孙、曹、刘三家都把目标瞄准了西方的益州。东吴若得益州,则足以和北方相抗衡,并且不再怕刘备这个枭雄盟友反复;刘备若得益州,则多了和东吴讨价还价的筹码;曹操若得益州,高屋建瓴,沿江东下,可以再图荆扬。周瑜还未出师身先死以后,第二个有动作的是就曹操。
    曹操首先要打的,是汉中张鲁,取下汉中,就等于打开了通往西川的道路。张鲁本来是五斗米道的教主,当年受刘焉的指使袭取汉中,就把他的道法在当地试行起来。他自称“师君”,手下教徒称“鬼卒”,高级教徒称“祭酒”。到处建设义舍,内放米肉,让过路人自己取用。犯法的原谅三次,然后才处刑。这样宽容的政策,使得百姓人人拥戴。刘焉死了以后,刘璋因为张鲁不听命令,把他留在西川的家属都宰掉了(刘璋是暗,可是未必暗弱,杀起没有还手能力的人来,丝毫也不手软),于是张鲁就干脆脱离成都的领导独立。朝廷奈何他不得,封他做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
    曹操整合大兵向西,还没有走到潼关,突然听说关中诸将造反了。原来关中韩遂、马超、程银、侯选等人,听说曹操发兵上陇,以为是来袭击自己的,所以先下手为强。曹操心说:好吧,那就先解决关西问题。
    马超等人屯扎在潼关,所部骑兵,多持长矛,威武雄壮,曹兵看了都有惧色。曹操笑了,说关西长枪骑兵厉害是厉害,可是我斗智不斗力,让他们空有一身武艺,无法发挥。关中诸将纷纷前来会合,一共十支部队。可是敌人増兵,曹操不但不害怕,反而面有喜色。战后他解释说:“关中地域辽阔,各反贼如果分兵拒险,没有一两年拿不下来。天幸他们聚拢在一处,各自谁都不服谁,没有统一指挥,我一举荡平,就要简单多了。”
    演义中提到一桩轶事,说曹操强渡渭水,每每被马超的骑兵冲击,无法立起营寨,多亏一位老人教曹军以沙筑墙,再泼上水,一夜水都结冰,遂起沙城一座。这个故事,来源于当时的重要史料《曹瞒传》,可是裴松之分析说:“曹操渡渭水是在当年闰八月,关西再冷,怎么可能闰八月就结冰呢?”
    曹操知道韩遂和马超的老爹马腾素来不合,就用反间计使他俩自疑,然后出动弱兵诱敌决战,打了大半天,突然命令精锐虎豹骑冲锋,一下子把关西兵打得大败亏输。当阵斩杀成宜、李堪等,马超、韩遂跑了凉州,杨秋逃去安定,程银、侯选往汉中去投张鲁。纷乱已久的关中地区,终于基本平定了。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