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悲哀——论周瑜之死

    历史,永远是英雄的舞台。遥想1700多年前,三分天下,各路英雄豪杰逐鹿中原。一时间,曹操、孙权、刘备……英雄许许多多,谱写了一曲震撼千古的壮歌。前人的成败功过,是非得失,都已随着历史长河的缓缓流淌而渐渐逝去。所留下的,只不过是赤壁的浪花漂漂,涛声依旧,一切留待后人评说。
    周瑜,这个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年轻将领,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议最多的英雄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个卓越的军事天才,具有非凡的将帅魄力,而且博览群书,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江东才俊。可是这样一个潇洒自若的人为何就走不出自己头顶的那片天,无法同样潇洒地面对人生的阴影?英年早逝,为何周瑜的最终归宿竟是如此?
    多少年了,人们还是难以忘怀于故垒西边的那场名垂千古的大战,仍然缅怀那一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白浪如雪的苍茫意境,满腔热血依旧为之激荡不已。据传当年周瑜谈笑之间大败曹操,年仅三十四岁。而那时,他早就是吴国都督了。少年得志,令天下英雄汗颜而又无可否认的是他独特的军事才能。在那种天下豪杰群起的年代,他无疑是一位丰姿翩翩,卓绝千古的英雄。
    然而,“既生瑜,何生亮?”一语道出周瑜那颗悲哀的心!英雄的悲哀是因为有人比他更有才能。周瑜的悲哀恰恰是那个智谋过人,轻挥羽扇,脸上总带着些许天才特有的孤傲表情的诸葛亮。这里,外在的矛盾是周瑜和诸葛亮这两个绝顶高手同生于乱世;内在的矛盾是周瑜由于那种英雄固执的自负,从而产生对孔明强烈的妒忌。周瑜的性格具有矛盾性,对于诸葛亮的更胜一筹,他自叹弗如,但又无法洒脱地去面对。正是由于他那种矛盾的性格,使他沉溺于这种英雄的悲哀中而难以自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悲哀,小时候看三国,看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悲哀。同伴都欣赏那个拥有天才般智慧的孔明,我却独独爱上周瑜,为他感到悲哀和疼惜。
    英雄,建功立业,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思想,从事庸人不能胜任的事业。但英雄,首先他是个人。在彪炳千秋的业绩背后,也有一个世人难以理解,难以进入的内心世界。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