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两大可疑战役

    作者:langrenly
    三国时期有三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赤壁、彝陵这其中,官渡和赤壁之战都大有可疑。
    官渡一战,演义中说是七十万对七万,这基本是扯淡可是史书上给的数字呢?按《三国志》本传记载,袁军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而曹军不足万人,才六百多匹马。这个数字显然也不大可信,古来征战胜利都虚报杀伤人数,同时大幅度压缩己方实际前线兵力,这是惯例。而陈寿不知是疏忽还是怎么也就信了,对此,裴松之作了很好的批注,具体可参见三国志魏记一,我就不引了,大概翻译一下,说重点。
    曹操起兵时五千人,又收了青州黄巾三十万,择其精锐编了青州兵。就算分兵守护各地,主战场上人也不应该这么少。曹操一生战术高明,用几千人打十余万,谁看不出来这是必败的战役?如果双方兵力对比真达到十比一,袁绍大可包围住曹军,“十则围之”,何必搞什么阵地战呢?更怎么可能允许后来徐晃劫袁军粮草、曹操火烧乌巢等事情发生,这说明什么?袁军兵力也不够多线布阵啊,他不是绝对的优势兵力。
    战争结束后,据说曹军杀死了袁军七八万人,七八万人奔逃,七八千人追都追不过来,怎么杀法?最后,钟繇传记载,钟繇运了两千多匹马给曹操,可是说曹操只有六百骑兵,马都哪里去了?
    因此,裴注的观点得到认同,现在普遍认为官渡主战场,袁绍大概十万兵,曹操约摸七八万兵,虽然有差距,但不是传说中那么大,战术的优势可以弥补。
    再说赤壁,这就更加可疑,关键是曹操投入了多少兵力?演义的八十三万不可能,当时中原人口一共将近三百万,减去一半妇女,再减去一半老幼病残(恐怕还不止一半),青壮年大约只有70多万,这里头还得有屯田的,当官的,念书的……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周瑜向孙权汇报的曹军实力为:曹操的中原部队15~16万人,新收降的刘表军7万,全部军队合计22~23万多人。 这个数目差不多。一直以来也是认为赤壁 之战是二十多万对四五万的战斗。
    但很显然,这是曹操的全部兵力,曹操可能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赤壁来吗?
    曹操统兵的习惯是贵精不贵多,在他的曹注孙子兵法里体现得很清楚,根据三国志记载,曹营的主要将领一人带五千兵马,而曹操当时身边只有徐晃、满宠两员大将,这是一万人,再加上曹操精锐的近卫队,许褚带着的那个,一起大概是两万多人。水军就是刘琮投降的那部分了,七万人里约摸能有一半,三万多水军(其余陆军带不出来,都在江陵训练,曹仁传里有载),其他大将哪里去了?在北路。
    赤壁之战根本就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役。
    孙刘一边的兵力是差不多的,四五万人,因此赤壁之战,实际上是双方局部大体对等的战役,而且水战最重要的水军,周瑜的远强于曹操的杂牌部队,要知道东吴在年初刚刚战胜过这支荆州水军,再加上士气问题,曹操的失败并不值得惊讶从战败的反应也证明了这一点,曹操马上整顿兵马回北方去了,而前线的江陵又坚守了很长时间。资治通鉴中说曹军“折其太半”,如果是二十多万兵马折一多半,那曹操的下场就和苻坚一样了,江陵更是守不住,而从战后的发展来看,很显然,曹操元气未伤。
    因此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很大,但战略意义并没有这么大,如果问为什么曹操只是遭遇战失利就全军撤退了呢?答曰经此一战,曹操已完全明了自己的水军实力,在南方强大的陆军要在水军的支持下作战,以荆州兵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东吴抗衡。
    以上一点浅见,欢迎诸位指导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