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长坂坡之战

    公元208年,发生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在战役开始阶段,是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统领大军南下征讨占据荆州一带的刘表集团。由于刘表突然病死,接替其位置的小儿子刘琮在身边诸大臣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结果演变成了曹军对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军的追击。
    好象叫当阳长坂坡之战有些不妥,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不过暂且这样叫吧。
    在这场追击战当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讨论:
    1、 刘备为什么走的这样慢?
    2、 刘备带领的有多少人马?
    3、 关羽的水军在干什么?
    4、 长坂坡之战是否可以避免? 第一个问题:刘备为什么走的这样慢?
    好象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答案: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则引用了以上记载。
    其实不然。虽然刘备比较爱民,但是如果危及其自身安全,是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在危机时刻刘备是一个连妻子、儿女、将领、士兵全都抛弃,只顾自己逃命的人。这样说恐怕喜欢刘备的朋友不乐意。不过这是事实,包括这一次在内。
    所以,刘备之所以愿意装出不忍抛下大众的样子,主要是他认为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还距离很远,等曹军追上来时,他已经带领大众到达江陵了,这才是刘备走的慢的真正原因。
    我们下面来计算一下当时的路程和速度,就可以明白刘备为何会如此认为了:
    时间表:208年7月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从邺开始南下征讨刘表(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9月到新野。刘琮派人在新野向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递交投降书。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得知刘备南走,遂放弃辎重,加快进军速度向襄阳前进。刘备是在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刚到达宛的时候开始南撤的,渡过汉水,越过襄阳,向当阳和江陵前进。
    根据当时的兵法和行军基本要求,大军行军每日约30里,这样可以使部队不致于很疲惫。同时大军行动,必定会有很多的粮草、辎重需要运输,而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为牛车,日行30里(由于战乱不断,马匹非常紧缺,仅有的马匹都用来供人骑乘了)。加上古代的道路普遍很差且狭窄,士兵的盔甲、兵器又较笨重。所以大军行动正常的行军速度为每日30里左右。另外,大约每行军3~4天,需休息1天,用于修理车辆等工作。
    计算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的进军时间:从邺到宛的路程是1300里左右,行军的时间1300÷30=43天,休息时间10天,共计53天左右。(以下详细的时间表均为大致推算的)
    而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7月出发,9月到新野,用了2个月左右,是比较符合的。(宛到新野还有150里)
    计算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从宛到当阳的时间:
    在宛估计休息2天,因为宛乃曹魏南方的重镇,还有许多驻军,需要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安排部署;从宛行军到新野:距离150里,正常行军5天;在新野停留2天,需要接受刘琮的投降并根据新的局势部署下一步作战行动;从新野到襄阳:距离170里,由于得到刘备已经南下的情报,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留下辎重,率领全军轻装前进,但是包括步兵在内,所以行军速度增加1倍,用时3天加上渡汉水1天合计4天时间;在襄阳停留2天:因需要接见刘琮、安抚大批投降的将领、大臣,还等文聘从外地赶来投降;从襄阳到当阳1天:率骑兵1昼夜追击300多里,赶上刘备的大队。
    共计用时16天左右。
    计算刘备的撤退时间:从襄阳到当阳310里。由于刘备的队伍并不是一开始就有10万人,而是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所以其行军速度是逐渐减慢的,大致如下:
    渡汉水1天;
    前5天以正常行军速度前进,行军路程30×5=150里;中间5天以20里/日速度前进,行军路程20×5=100里;后4天以15里/日速度前进,行军路程15×4=60里;合计用时16天,行程310里正好到达当阳一带,被曹军追上。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刘备之所以认为曹军追不上来,是因为他按正常行军速度推测曹军的追击行动。当时,刘备领先曹军近300里的路程,按正常速度,曹军需要走10天才能到当阳,而刘备此时距离目的地江陵还有170里,只要走11天(曹军还要再走5天),所以刘备以为能够先于曹军到达江陵。
    只是没有预测到曹军的昼夜兼程,才使刘备被突然追及,搞了个措手不及。其实刘备也想不明白,这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拼死拼活的追他干什么?他只有1万多人马,至于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那么重视吗?
    实际上,不管刘琮投降与否,刘备都是会撤退的,他才不会留在樊城替刘琮抵挡曹操' target='_blank' class='b'>曹操呢。他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工作,只是当时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撤退时间。
    第二个问题:刘备带领的有多少人马?
    目前好象不少人以为刘备的1万多人马都被关羽带走了,身边只有赵云的百十个骑兵。
    其实不然。根据以下资料和分析,会得出另外的结论: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三国志诸葛亮传》窃兀骸啊辉ブ菪掳苤螅材芸勾四押簦苛猎唬涸ブ菥浒苡诔ほ啵裾绞炕拐呒肮赜鹚淄蛉耍蹒辖恼绞恳嗖幌峦蛉恕!?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引用了上面这条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又记载:“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说明:
    1、 有不少散卒被曹军抓去;
    2、 还有一些被打散的士兵后来逃回了夏口;3、 刘备的人众辎重(包括老百姓的)被曹军大量缴获;4、 连拥军柴桑的孙权也怀疑:刘备的损失如此之大,还能与曹军对抗吗?
    5、 诸葛亮也感到损失如此大,事情非常紧急了,只能向孙权求救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些常规来分析:
    1、 根据军队的基本指挥体系,带兵的指挥官是不能离开自己统领的部队的,尤其是正在行动中的部队,因为需要随时掌握部队,以免发生混乱。当时刘备部队大致分为:水军指挥官关羽;步兵指挥官张飞、糜芳,骑兵指挥官赵云。由于沿汉水撤退的只有关羽,所以步兵和骑兵应都在刘备这一边。
    2、 刘备这一路,包括随军家属(刘备妻子、儿子、两个女儿、徐庶母亲等)、辎重、所有的文臣(诸葛亮、徐庶等),没有主力部队保护是不合理的。
    3、 刘备的目标是占领江陵,且不说,赶到江陵,刘琮的守将原不愿意,至少后面还有曹军会很快追来,没有部队如何夺城、如何守城?有关关羽水军赶往江陵问题下面将讨论。
    4、 刘备与关羽分开应在渡过汉水后,因为刘备需向南走陆路,水军需向东南沿汉水而下,是不能一起走的。可是诸葛亮在刘备通过襄阳时建议攻击占领之。如果此路只有百十个骑兵,诸葛亮怕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吧?
    所以,根据以上资料和分析,可以认为,刘备带领的是包括所有家属、文官、辎重和步兵、骑兵的主力军。长坂坡一战,刘备损失很大,基本步兵是全军覆没了。估计人数约占当时刘备军的50%左右。
    第三个问题:关羽的水军在干什么?
    根据史书记载,关羽的水军的目标很明确: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比到当阳,……,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该,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人,与俱到夏口。”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资治通鉴汉记五十七》记载:“比到当阳,……,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以上记载都说是会合江陵。但是分军的地点有不同。由于从襄阳到江陵走水路需要先沿汉水向东南至夏口,再折向西沿长江而上再转西北方到江陵。故只能从襄阳以前分军,而不能在当阳分军。
    按理说,水军在汉水顺流而下,应当走的很快,至少比起刘备10万之众慢腾腾的沿陆路走要快很多。可是刘备都走了16天,已经走完了五分之三的路程,关羽的水军才走了全程的六分之一,仅走到汉津一带,好象是专门等在那里接应刘备似的。
    如果以这个速度,即使刘备11天后到达江陵,关羽恐怕还在汉水中向夏口走着呐。
    真不知关羽为何走的这样慢?此问题我也搞不明白,留着请高人分解吧。
    过程大致如此。
    不过”目前好象不少人以为刘备的1万多人马都被关羽带走了,身边只有赵云的百十个骑兵。“不知从何谈起,就连演义中都说刘备败得很惨,几至全军覆没。
    说刘备抛妻弃子未免不近人情,战败时,大家都被冲散,他除了逃命还能怎样?不独刘备,历史上哪个领袖战败逃命还有空去管妻子?连霸王都保不住虞姬。
    关羽在汉津应是接应刘备。
    另外文中的那个方案明摆着是准备抛弃人民,不可行。刘备或许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未必会败也未可知。同意文中所说,长坂之败是被突袭,表现的很槽糕。(不过张飞赵云还是不错的嘛)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