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随机应变信如神”

    ——高层次的管理者要具备应变能力
    《三国演义》第21回描写,刘备寄居曹操篱下,为怕引起曹操的猜疑,实行“韬晦”之计,在自己的住处后园里种起菜来了。不料曹操和他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语道破他“英雄”的真面目,刘备惊慌失措,手中筷子不觉落在地下。恰巧这时老天作美,雷声大作,刘备急中生智,以雷声巧妙掩饰而过,在这里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救护了他。
    《三国演义》第71回,描写了赵云临敌应变以“空营计”吓退曹兵的故事。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魏国大将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曹操得知后亲率大军20万杀奔汉中,要为夏侯渊报仇。黄忠自告奋勇深入敌后去夺取曹军粮草。诸葛亮放心不下,令赵云也领一支人马同去。黄忠在北山脚下被围,苦战多时。不得脱身,赵云见黄忠去后许久不归,急忙披挂上马,前去接应,曾先后两次杀入重围,救出黄忠及其部将张著。曹操在高处看到赵云东冲西突,所向无敌,愤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追赶。眼看大军追到蜀营军门以外,守营将领张翼看到敌我悬殊,情势危急,慌忙要关闭营门,赵云喝止,一面将弓弩手埋伏到寨外,一面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自己单枪匹马立于营外,魏将张郃、徐晃先到,看到这番情景,疑心设有伏兵,不敢向前,曹操到后,却催督众军,大喊一声,杀奔营前,这时,赵云大智大勇,依然纹丝不动,魏兵以为确有伏兵,转身就往后逃。赵云乘机把枪一招,蜀军鼓声震天,杀声动地,强弩硬弓一齐射出,魏兵心慌意乱,只顾逃命,互相践踏,死伤累累。拥到汉水边时,又互相争渡,落水淹死者无数,大批辎重器械丢弃,蜀军无一伤亡,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胜利,刘备得知后,亲到现场了解作战经过,非常赞扬地对诸葛亮说:“子龙(即赵云)一身都是胆也!”在这个战例里,看不到、也不可能有任何牵强附会、袭人故技的痕迹,所有的只是赵云的英勇气概和随机应变、创造发挥的能力。
    《三国演义》中表现随机应变的例子还很多,曹操拔刀行刺董卓,被发觉后借物随机,顺势改为献刀;曹操马惊踏农田,灵机一动来了个“割发权代首”等,无不闪烁着随机应变的智慧之光。《三国演义》还有人竟以这方面的专家自居,那便是大名鼎鼎的庞统。当孙权问他:“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时,他不无得意地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高层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低层次的管理者主要对上级的决策负责,而高层次的管理者却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必须学会管理变动。
    应变是闪烁着才能、机智、胆略之光的高超艺术,好比曹操的“割发权代首”,人们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但是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惟有曹操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急中生智,想出这个两全其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艺术表演。可见,应变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依。随机的“机”是多种多样的:有天时,有地利,有人物,有事件,有情况,有势态,……应变的“变”也是千姿百态的:可以迎难而上,可以另找新路,可以寻求支援,可以等待时机,可以顺水推舟,可以置之不理……。究竟如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快速灵活的反应,都需要急中生智和临场发挥。
    应变的艺术虽然妙不可言,但也不是九天上的烟云,不可企及和获得,它来自一个人广博的知识,卓越 的见识,乐观的个性,非凡的性格,尤其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当刘备和刘璋翻脸时,庞统很快就指出三条可供选择的计策,这是他经验、才智在一瞬间表现出的合力。他早以才学著称于世,并且在赤壁大战和耒阳县当县令期间,得到了实际的锻炼。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