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也是伪书

    魏景元四年,钟会率众十余万,讨伐蜀国。一向是参谋长的钟会,这次成了司令员,司马昭的理由是魏国别的将领对取蜀没有什么热心,只有钟会是跃跃欲试。司马昭倒是和刘邦差不多,善于将将。
    在讨伐蜀国的头一年,也就是景元三年,钟会和司马昭命令唐咨监造大海船,声言讨伐吴国,作为调动兵马的借口。应该说蜀国的姜维是不笨的,看出钟会屯兵关中必然是对蜀国不怀好意,上表给刘禅,请“宜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结果刘禅自以为聪明,认为姜维是神经过敏全不做戒备,因此种下了祸根。
    钟会制定的作战计划,可以说是以大伐小的经典,以邓艾部攻击沓中屯田的姜维,意图牵制,并派遣诸葛绪直取阴平桥头,阻断姜维的回援之路,自己率主力部队自斜谷、骆谷而入直取阳安关,另派遣刘钦作为奇兵出子午谷会于汉中。姜维也确实是天才,不和老对手邓艾缠斗,兼程直奔阴平桥,让钟会的第一计落了空。诸葛绪此时已经到达阴平桥,但是被姜维以调虎离山计,先向孔函谷佯动,威胁诸葛绪侧背,诸葛绪上当,回军救援,姜维迅速回师,通过了阴平桥头。诸葛绪发觉上当后,赶回阴平桥头,姜维大军才过去一天。钟会的第二条计策又因为己方将领的愚蠢落了空,但是姜维赶到汉中后,钟会已经突破了入蜀门户,阳安关口,算是在姜维面前占了一次上风。不过姜维毕竟是三国时代的名将,拿得起,放得下,全军回师,扼守汉中入蜀的天险剑阁。
    应该说,至此,钟会的攻蜀计划完成了一半,汉中为魏国所有了,蜀国只有凭借天险,保有益州。但是,那一半计划没有完成,邓艾和诸葛绪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尤其是诸葛绪。邓艾在强川口名义上是战胜了姜维,事实上没有完成牵制姜维的战略任务,是典型的战略上失败,战术上胜利。诸葛绪为姜维所调动,失去了阴平桥天险,破坏了整个作战计划,固然是因为姜维的指挥艺术已经达到化境,但是诸葛绪的罪责完全是应该斩首的。
    眼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钟会,肯定是暴跳如雷地痛骂邓艾和诸葛绪混蛋,只要他们有一路成功,钟会就有足够的时间在姜维回援前突破剑阁天险,直捣蜀国的腹地,那时候姜伯约就是回天乏力了。诸葛绪适时地到了钟会的军前,让钟会把他以“畏懦不进”的罪名,打入囚车,发回长安了。稍稍解了点气的钟会又开始耍他的小聪明,又是拜诸葛亮墓,又是传檄整个蜀地的军民,当然还是忘不了给姜维写劝降信:“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可是姜维就不理他。眼见军粮日益减少的钟会气得在剑阁前直跳脚。
    这时候,没有完成牵制任务的邓艾从阴平翻山越岭,兵行险招,直取绵竹,诸葛瞻战死,刘禅投降。本来在诸葛瞻战死后,姜维还打算做最后的努力,回军广汉,钟会在后面紧追不舍,并且断绝了姜维去东吴方向的逃路。姜维再受到刘禅让他投降的诏书后,投降钟会。
    钟会虽然对大功被邓艾抢去很是不忿,但是对姜维却没有迁怒,相反和姜维“出则同舆,坐则同席”,推许姜维是一时名士,可见钟会倒也不是势力小人,还是比较大度的。至于邓艾被钟会伪书离间司马昭的公案,却是值得探讨。要知道,钟会没有那么笨蛋,在淮南造完伪书后,再在西蜀继续造假,司马昭也没有那么笨。如果说钟会是当时为了造反,玩兵变,来陷害邓艾的话,以邓艾在魏军中的威信和兵法上的造诣,钟会自然应该和卫瓘后来一样杀掉邓艾,而不应该只把他打入囚车就算。由此可以想到,所谓的伪书不过是司马昭的意思,甚至是司马昭的授意。因为司马昭讨伐蜀国,为的是扬自己的威名,抵消杀曹髦的恶声,为自己代魏自立做准备。自然不会让邓艾抢功,而以邓艾多年统率部队和西蜀作战的经验,讨伐蜀国应该是邓艾当司令员,钟会当参谋长的,可以说伐蜀开始,司马昭就对邓艾有了疑心。钟会很可能不过是司马昭的帮凶而已,作为晋国臣子的陈寿如何敢于写这之中的关节?
    等邓艾进了囚车以后,钟会又收到司马昭一封信,声言怕邓艾造反,派遣贾充带领万人从斜谷进军汉中,司马昭自己则:“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钟会得到诏书大惊失色,他知道司马昭完全知道他能够对付邓艾,现在带兵前来对付的自然是他钟会。鸟尽弓藏,对司马氏忠心耿耿的钟会此刻自然想到了这句话,他是知道邓艾进囚车的内幕的。他可不想当邓艾,他知道司马昭此刻是来对付他了,不过他不甘心,因为他认为自己:“自淮南以来,画无遗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于是决定举兵,此刻能够引为腹心的自然是姜维。应该说,这两个人的谋略确实是高的,他们选择了“便当速发”,没有选择割据自守,而是声言得魏太后的诏书,讨伐司马昭,直取关中,远胜于诸葛诞等人。
    可是毕竟钟会一直是参谋本部的工作,手下没有亲信将领,对于魏国的军队缺乏控制力,又在逮捕邓艾的问题上失去了魏军的人心。姜维的蜀军又是“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心胆已破故也”,魏军兵变,姜维和钟会都死于乱军当中。邓艾也在卫瓘的指使下被乱兵所杀,最后得利的是司马昭。如果钟会当初要不是怀有对邓艾的妒忌和对司马昭的侥幸的话,在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的时候选择和邓艾联兵,收取众心的策略,即便邓艾孤忠,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在这次的伪书上,钟会多少有点冤。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死人身上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大特色。
    钟繇钟会卷终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