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称得上是“最伟大的武侠”吗

    作者:阎大为
    金庸的好友倪匡在评论金庸小说时,将其中的人物分为九等,有上上人物、上中人物、……下下人物等。除了这九等外,还有“绝顶人物”。被评为“绝顶人物”的有四人:杨过、令狐冲、韦小宝和萧峰。据说对于前三人被评为“绝顶人物”都有一些不同的意见,看来只有对萧峰是没有争议的了。
    有些“金学家”不只将萧峰看作金庸武侠小说种的头号“绝顶人物”,而且誉为是自从有武侠小说以来的最伟大的武侠。还有别的“金学家”们说:“《天龙八部》中萧峰最为辉煌。
    他不知圆了多少人的英雄梦。几乎金庸笔下所有英雄美德,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人格伟大,性格完美。”这评价不能说不高。
    虽然,金庸下了很大的气力写萧峰,甚至有些像文革中所提出的“三突出”的写作原则,尽量突出萧峰这个英雄人物。金庸自己也说过,他最喜爱的男主角之一就是萧峰(另一个是杨过)。萧峰的武功也确实被描写得超群绝伦,但是从“侠”的观点来看,萧峰是够不上一个“绝顶”的武侠的。
    《天龙八部)第十九回的题目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起得很不错。这一回中所描写的聚贤庄的那一场大武斗,也确是写得精彩。把萧峰高强的武功,倔强的性格,以及为了一个小女子性命,所表现出的一往无前的”勇”和“义”,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有一些读过这一回的读者,每一看见,“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个题目,就感到热血沸腾。
    也就是在这个聚贤庄大战中,萧峰这位英雄的品行中阴暗的一面也暴露出来,使得他难以够得上有一个货真价实的“绝顶人物”的称号。在这一回中他的“蛮性”大发,表现出了“不仁”和“不智”。
    第一,萧峰在这场大战中表现出了“不仁”。在这场大战中,萧峰打死了这么多的武林人士,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是因为听说萧峰杀死了养父、养母及师父后聚在一起的。
    他们的信息不够准确,但其动机却不能说是坏,而萧峰打得性起,杀得血肉横飞,实为不仁。
    也许有人说这是为了救阿朱的命。但为一人而诛杀这么多无辜,难道是仁者之举吗。相比之下,金庸笔下别的英雄们就要好一些。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在糊里糊涂地和向问天联手时,受到人们的围攻,在一场生死恶战中,多只是将对手刺伤,而且,除了青城派的几位受伤较重外,其余的不过是轻伤而已。
    在现代人们的观念中,“暴力”是非常坏的。许多武侠小说作者都很注意,不要将自己塑造的英雄人物染上血腥味,金庸也是这样。但是,金庸所最喜爱的这个人物,也是众多“金学家”们交口称赞不已的大英雄,却沾上这么多无辜者的鲜血,真是有些让人不解。
    在这本书的后面,萧峰知道了自己的父亲是杀死养父、养母、师父以及自己所要找的那些知情人的凶手,知道了自己在聚贤庄乱杀元辜的引发者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萧峰应感到内疚,但是,他没有。这怎能说是具有一个大侠的风范。
    其次,萧峰“不智”。萧峰来到聚贤庄是为了救阿朱一命,是找“阎王敌”薛慕华治病的。在来之前,他已经知道在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武林人物,举行“英雄大宴”,准备和他算账。略想想就可以知道,这样情况下,萧峰还要带阿朱去,其目的是达不到的。硬要去,那只能归之于“蛮性”大发。
    这场恶战以萧峰被人救走而结束。书中说,众人为了能再找到萧峰,不能让阿朱死去,薛神医不得不给阿朱治病。
    按理,薛慕华因为是被迫治病,是不会诚心诚意地给她治好病的,把阿朱的病治得不死不活的,或是治好了这样的病,再给她添上别的病,那不是也糟糕得很吗。如果,有位侠客为了报仇,有意残害阿朱,害得她不死不活的,不也是平常得很吗。
    最后,阿朱的病好了,而且能逃出去,只能说是作者“高抬贵手”了。不甚符合情节的发展规律。
    怎样才能算作“侠”.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既然是讲中国古代的事,那么就按古代人的观念来看看侠应该是怎样的。
    古来称赞高尚的人格时,有时用“智仁勇”三字。萧峰勇则是勇,但智和仁方面都有缺陷。还有用“仁义礼智信”来作为完美人格的标准的,则萧峰在仁智信三方面都有不足。
    这样看来,把萧峰评作“绝顶人物”是有些让人感到莫名其妙。
    有一些读过这一回的读者,每一看见“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个题目,就不禁热血沸腾,其实大可不必。这一回所写的萧峰不仁不智无情,实不足以为训。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