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谈儿童文学
谈到儿童文学,那实在没有什么理论。我也写过几篇给儿童看的作品,如当年的《寄小读者》,开始还有点对儿童谈话的口气。后来和儿童疏远了——那时我在国外,连自己的小弟弟们都没有接触到——就越写越“文”,越写越不像。同时我还写一些描写儿童的作品,如《寂寞》等,对象也还不是儿童。这已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
    解放以后,就有意识地想写点儿童文学作品,我就去找儿童文学的定义,就是说儿童文学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得到的答案,是和大家所了解的一样:儿童文学是供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戏剧、小说等等,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这生活一定要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智力、兴趣和爱好等等……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曾经给我们深刻地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方法来。”
    我们现在儿童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什么呢?摧残儿童身心的“四人帮”被粉碎了以后,儿童也得到了解放。少年儿童摆脱了所谓“反潮流”、“交白卷”的精神枷锁,而奔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在这摆脱枷锁,走上大道的过程中,就有他们自己不少的问题,有他们自己的苦恼,也有他们自己的欢乐。这其间就有说不尽的事实,讲不完的故事。我们能不能从这些故事中,汲取为儿童所需要而又便于接受的东西,写成有益于他们的作品,使他们能够惊醒起来,感奋起来,向着我们新时期的总任务,三大革命运动、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前进。
    底下就是如何能写好儿童作品的问题了。要写好儿童所需要而又便于接受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怀着热爱儿童的心情,深入儿童的生活,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矛盾心理,写起来才能活泼、生动而感人。生活本来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是最要不得的!坐在书案前苦思冥想,虚构情节和人物、开头和结尾,最后只能写出一篇没有生气,没有真实,空洞而模糊的故事。这种故事,儿童是不爱看的。俗话说:“会写的不如会看的,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据我的经验,儿童往往是最好的儿童文学评论家,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例子在此就不多举了。
    有了生活以后,怎样才能写得生动、活泼而感人,这就要看儿童文学作者的技巧了。技巧是从勤学苦练来的。勤学就要多读,多读关于儿童文学,和其他文学或文学以外的古今中外的书,越多越好,开卷有益。苦练就是多写,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实,就写下来,听见一句生动的语言,就记下来。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到了你的感情一触即发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好的作品出来的。
    我讲的这些,也依然是空洞而模糊的,没有具体的作品来作为谈论的依据,往往是不着边际的。总之,只要是眼里有儿童,心里有儿童,而又切望他们能做一个新中国的建设者的文艺工作者,而不是因为想做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而来写儿童文学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我这个人也是眼高手低,但我愿意和热爱儿童的文艺工作者们共同努力。一九七八年四月八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少年文艺》1978年6月号。)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