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眼前的地平线
西藏,对于幼小时代的我,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地方。
    小时读本国地理,知道在祖国的极西边疆,有一个西藏高原,它不但是中国最高的地区,而且还是世界的屋脊,那地方是终年积雪,银光射眼。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五色国旗(红、黄、蓝、白、黑)代表着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竟然拿黑色代表西藏呢?我不明白!
    抗战时期,有一位朋友从重庆到西藏去,他告诉我他要取道印度。为什么到本国地方,要取道外国呢?我也不明白。
    在五十年代的初期,我看到一本英文小说,叫做《失去的地平线》。作者的名字和书里的故事我都忘记了,只记得书中所说的那个神秘而美丽的乐园,就是我们中国的西藏。总之,解放前的西藏,对于中外人士——除了西藏人民和环伺眈眈的外国侵略者之外——始终是遥远而神秘的地方。
    解放后,我们的报刊上关于西藏的报道,愈来愈多了。我们在广播中不断地听到西藏的歌曲,在舞台上不断地看到了西藏的舞蹈,在电影和画刊上也不断地看到了西藏的风景和人物,而我自己和藏族同胞的结识,却是从一九五五年我住到北京中央民族学院教职员的宿舍里开始的。
    我自己没有在中央民院教课,但是出来进去的总会在校园里遇到一些穿着藏族服装的学生和干部。尤其是那些女同志的盘在头上的扎着彩线的辫子,长长的衣袖,围在腰上的彩色邦典(围裙),黑色或红色的毡靴,在绿树丛中显得分外鲜明,我总是“目逆而送”,忘不了这美丽的印象。
    此后,我有机会接触了几位同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格桑卓嘎。她在干训班学习,三十多岁了。她的父母都是农奴,她是他们的生在羊圈里的唯一活下来的孩子。但是生命对于她不是幸福而是一场灾难。她从六七岁起“伺候”农奴主的孩子们,受尽了虐待侮辱。比她大好几岁的小主人们常常把她按下当马骑,揪她的头发,用鞭子抽她。有一次,在忍无可忍之下,她脱下破烂的松巴(毡靴),把攒下的霉烂的糌粑,塞在里面,光着脚带着干粮逃出几十里地,却被农奴主追了回去。他把她拴在马尾上,拖了回去。在冰雪嶙峋的山路上,她滚得遍体鳞伤,手指甲和脚趾甲也都磨掉了……她说到这里,就用她的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若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我们百万农奴哪里会有今天?”
    今天,除了格桑卓嘎以外,我又结识了许多的藏族朋友,比如说:从民院毕业出去的人大代表措姆,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潘多,歌唱家才旦卓玛,此外还有阿沛·阿旺晋美的夫人阿沛·才旦卓嘎,现在我的日记本里还夹着她和我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前的合影。
    我的年纪和体力,都不允许我到西藏去了,但是这些年来,我的许多的中外的中、青年朋友,都曾去过西藏,他们回来向我夸说这个世界屋脊上的高耸的雪山,纵横的江河,茂密的森林,星罗棋布的湖泊……这些总使我向往。当我在电视和画刊上看到什么布达拉宫、林卡、公主柳等等,尤其是读到种种关于西藏近况的报道,使我高兴地知道我们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正和入藏的各族同胞在一起,在这块宝地的山、林、湖、海上,开发着它的无尽的宝藏。
    最近在《人民文学》编辑部,读到杨星火同志写的《热田赋》,讲的是西藏人民正以热泉般喷发的热力,开发这个离拉萨不远的热田……
    从我的朋友们的谈话里,从书报刊物上,从电视广播里,大半世纪以前在我脑中还很模糊的西藏,已经从“远在千里”,而“近在眼前”,它的山川愈来愈真切而美丽,它的人物愈来愈生动而鲜明。
    我希望《西藏文艺》的同志们,多多搜集和发表西藏本地的民间故事、剧本、歌曲;同时也鼓励本地的青年人,多多抒写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感受和希望,让我们这些登不上这块宝地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在西藏生活和旅行的人们所得到的一切。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80年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