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续”[21]

    我认为,《红楼梦》的后半部分,曹雪芹已经写好了。可以看得出来,《红楼梦》前后照应非常紧密,而且也不得不承认,后半部分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很难想象如果不依照曹雪芹的底稿能够写出这样的东西。
    但是还要看到,前后的不连贯也是非常明显。
    1.首先是从行文上讲,前后就不是在同一个档次上。[22]前面的《红楼梦》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诗。只有一流的诗人才能够写出这样气贯长虹的诗篇。但是后面就不行了。语言的温度下降了一个层次。如果说前面的《红楼梦》是燃烧的火焰,那么后半部分的《红楼梦》就是难以看穿的沉沉夜幕。据说有人把前后的用字作了一个比较,结论是《红楼梦》在语言上是一致的。但是这只能说明这两个部分之间存在紧密关系,而不能就得出结论说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笔。这个比较实在太草率啦。很难说出更加精确的东西。一个人的文风不仅要看其用字的习惯,更加要看其遣词造句的习惯,更加要看其如何组织这些基本的语言要素,包括字、词、句、段等等。只是从用字这么一个最初步的分析当然不能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2.前面已经说过,人物都变了。[23]浅薄的读者恐怕很难接受这个结论。但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果让贾宝玉变成薛蟠那样,这个《红楼梦》就没法再看了。我们看到,八十一回刚一开始,贾宝玉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林黛玉那里号啕大哭,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贾宝玉在“女儿”,特别是在林黛玉这个在贾宝玉看来是所有“女儿”一切优秀品质的集中代表那里是一个什么态度。而现在却主动跑到林黛玉那里痛哭流涕。这只能给读者造成这么一个印象:贾宝玉从此改弦更张,向贾环看齐。
    3.另外从情节分析,也可以看到前后的不一致。[24]可以说后半部分简直就是前半部分的“解毒剂”。前面埋伏下的,可能在后面导致矛盾激化的情节无一不在后面被“阉割”。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这就导致了《红楼梦》变得扑朔迷离。读者当然不会因此而感谢后半部分的加工者。特别有趣的是,后半部分并不掩饰游戏人间的本来面目。例如后面就有所谓“甄应假”沐皇恩云云。而且后面甄世隐又大言不惭什么“避祸”云云。
    总之,我认为,如果是曹雪芹故意写成这个样子,这就有点难以解释其目的了。而前后的不一致也的确被许多人感到并指出其论据了。我在这里不过提一下自己的看法。之所以这么谨慎,可以说,我认为,我们还是不十分了解我们的古人。我们不了解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也不知道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得出他们的结论,以及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所有这一切的确和单纯欣赏这部文学作品距离得太远了。就让红学的考证得出最后的结论吧。
    不能完全推翻后半部分给我们的结论。特别是我们不能否认,宝嫁黛死是整个篡改的高潮。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而这个时候林黛玉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那么有没有可能说,贾宝玉毕竟和林黛玉结婚,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所谓“女性的弱点”,林黛玉在婚后性情大变,以至于贾宝玉反而在婚后陷入失恋的深渊呢?这种想法的确很有想象力。但是很难说这和例如《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出。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红楼梦》不是一部为了“谈情”而“谈情”的作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晶莹”两字。从这两个字就可以得出结论,让贾宝玉如此烦恼的是薛宝钗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只要看一看原文,就会发现,用来形容贾宝玉的“玉”和薛宝钗的“金”都有这“晶莹”二字。如果有的读者还是不相信贾宝玉曾经和薛宝钗这么“对着”,“齐眉举案”的话,那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好了。
    虽然结局都是一样,都是所谓“宝嫁黛死”。而完成这个结局的情节并非唯一。可以是宝先嫁,而黛后死;也可以是黛先死,宝然后嫁;或者是黛先嫁,死,然后宝再嫁。等等。而且据说还有的意见认为,黛并没有死,而是嫁给别人,如入王府。而这正好应了黛玉骂北静王是“臭男人”这句话。这种观点的确很有意思。但是我认为,如果贾母没有死,让林黛玉另嫁他人的议论并非十分站得住。同样,如果贾母没有死,薛宝钗也未必能够压过林黛玉。所以即使不排除林黛玉王府充役的可能,这也只能认为是属于宝先嫁,而黛后死这么一个结局。显然,这个时候贾母已经不再人世。
    在续书中,情节安排得过于巧合,以至于给人一种庸俗的感觉。的确,没有人能够否认,这么一个安排的确造成了巨大的悲剧气氛。但是按照我国传统的美学观点,过分的悲痛,实在不是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当林黛玉像一个无可非议的烈士死去的时候,不可否认,全书的风格被破坏了。
    必须要做出对比才能得出结论。与林黛玉之死能够做对比的是晴雯之死。在晴雯临去世之前根本就看到更多的矫揉造作。晴雯坦率地面对死亡。以极大的勇气接受属于她的命运。我们看到,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只见晴雯从外头走来,仍是往日形景,进来笑[25]向宝玉道:“你们好生过罢,我从此就别过了。”说毕,翻身便走。
    这里一个“笑”,一个“翻身便走”,说明什么才是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艺术与其说在于表达,不如说在于如何引起读者的共鸣。后者才是艺术的唯一目的;而前者只是一个手段。曹雪芹笔下的人物都是自由的人物,他们确定自己的追求,独自承受命运的考验。至于在续书中,林黛玉在临死前感到受了骗,而且还“焚诗”,这很难说与曹雪芹的林黛玉会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样,不得不说,后半部分《红楼梦》并非完全出自曹雪芹的原意。伟大的艺术家忠实于自己的艺术,远胜于虔诚的宗教徒忠实于宗教。背叛艺术,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远胜于背叛自己。当代的版本考证证明,这部经过篡改的作品的确是经历了迂回曲折的道路才最后与世人见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点:
    1.外在的压力。《红楼梦》是写好一部分,抄录一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流传于世的。这样,就的确给例如乾隆这样的愚昧野蛮的家伙下令重新修订还没有问世的部分的机会。凡是对于中国古典文化有一些基本了解的,都很难对于像乾隆这样的附庸风雅的骚鞑子产生什么好感。一句话,这个家伙实在是民族文化的敌人,作践者而没有充当其他的什么光彩角色。为什么说这是出于乾隆的干涉而不是别的人呢?基本的常识。康熙的时候,曹家还风光得要命;由于在皇家内部政治斗争中曹家支持了雍正的敌人而获罪抄家。可以说,曹家以及相关的人,如李家的处境非常悲惨。很多在家族中有地位的男女被官卖。有的人在很长的时间中没有人敢买,恐怖气氛弥漫一方。而这个时候,曹雪芹应该还是个孩子。是残酷的现实教育了他,使他成长起来。而《红楼梦》,曹雪芹自己说得非常明白,乃是批阅十载的心血之作。再加上润色、流传等等,应该在十年以上。雍正在位大概是十四年。显然,当《红楼梦》流传于世的时候,雍正已经不在位了。反过来说,如果雍正还在位,也不敢让这样的作品问世。另外,在《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暗示。例如在晴雯的祭文中,贾宝玉写道:“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太平”即“正”的意思。[26]而这个“维”字的讲法就大了。“雍”字去头就是这个“维”字。这等于是说,被砍掉脑袋的雍正就是意味着“太平不易之元”的到来。而我们知道,雍正也的确是被刺客砍掉了脑袋。[27]至少民间是这么流传的。这样,问题就集中到乾隆身上了。[28]因为乾隆在位的时间特别长,达六十年。如果说是在乾隆之后,可信程度必然要大打折扣。[29]
    2.也有“避祸”的因素。这在原书中已经提到,而且也为大多数人认可。但是需要考虑的事情时,究竟是谁需要“避祸”呢?是曹雪芹吗?我看还是例如乾隆这样的心惊胆战的家伙比较妥当。这样一来,与上面就可以合为一个原因。
    总的说来,续书没有如实地反映《红楼梦》的本来面貌。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真”与“假”掺杂在一起,更加使得读者眼花缭乱,难以分清庐山真面貌。我认为,叙述还是基本继承了正确的顺序。
    如果按照其他的说法,《红楼梦》就不是一百二十回了。可是我们看到,尽管续书写的十分无聊,但是情节的继承还是比较连贯的。如果说是一百一十回,是不是给人一种仓促结束的感觉呢?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林黛玉的死决定了《红楼梦》后半部分的基本结构。我认为,只要对这个问题能够得到一个令人比较满意的认识,则我们也可以大致上看清后半部分的《红楼梦》的真实面貌了。
    必须要注意到这个或者是最严酷的事实,这就是,当其他姐妹的命运逐渐取得一致的见解的时候,只有林黛玉还是一个未知数。书中曾写道“玉带林中挂”。只要颠倒过来就是“林黛玉”。而贾宝玉写给晴雯的祭文也的确是挂在芙蓉树上。可以说,这篇祭文其实是写给林黛玉的。至于“芙蓉”究竟是岸上的木本,还是生长在水中的,曾经有比较详细的考察。总之,贾宝玉写的诔文是挂在树上,而林黛玉也是从树影中走出,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众所周知,即使到了第八十回,虽然大观园里闹得翻天覆地,可是我们还看不出来为什么会导致家族的败落。在续书中,林黛玉死在查抄贾府之前。这就有了一个时间间隔。而这个时间间隔,足够贾宝玉迎娶林黛玉。[30]
    如果单纯地看,续书虽然远不如原作那样荡气回肠,但也不影响它成为一部好的作品。只是这部“好”的作品恰好接在原作之后,使其自身的光彩不仅完全淹没在原作的光芒之中,而且令人产生“阉割”原作的不良印象。只要适当地调整心态,还是能够从续书中得到应有的艺术享受。[31]不平衡主要发生在从第八十回进入第八十一回的过渡之中。可以说,在这个过渡中,续作者显得特别笨拙,也最不能令读者的情绪安静下来。至于以后,抱着“读故事”的心态,还是能够接受续书作者的基本结论。例如夏金桂之死,贾府被抄,贾母逝世等等,还是没有脱离大家风范。可以说,这些都是续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尽管现实远比作品更加冷酷无情。[32]
    [22] 即使像我这样的对于文字用语缺乏专业研究的读者也不难看到前后语言上的差别。可以说,在前面,你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旗人”语言的迹象。但是在后面,有的章节,特别是两部分的衔接处,长篇累牍地是旗人话,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所谓“北京话”。没有比这更加恶心的了。举例来说,例如这个“点点头儿”就特别令人讨厌。“点点头儿”和在前面出现的“点头儿”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就全变了。这个“点点头儿”用在女性身上的时候,特别容易让人们想到满洲贵族独具一格的大帽子。这和清以前的妇女的头饰完全不同。
    [23] 史湘云:“我从小儿在这里长大的,这里那些人的脾气我都知道的。这一回来了,竟都改了样子了。”(《第一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24] 如果没有什么错误,王夫人在抄怡红院的时候已经说过了,五儿已经死了,可是后面那个“五儿”又起死还魂,足足演了一大套戏。当然,这也许完全是个误会。有的家伙会说,怎么王夫人她老人家的这句话我就没有听到呢?(“下流囚攮的,偏你这么知道,还不离了我这里!”)当时你在现场吗?你是不是整晴雯小姐的同案犯呢?交待一下你和袭人的关系吧。嗳,别尽挑无关紧要的说,要说就说具有本质性的事情。至于你怎么定义这个“本质”,这就完全要看你的态度了……
    [25] 这个“笑”字非常说明问题。这当然不是什么“温馨”的笑。这不如说是“冷笑”。古人认为,“死而为神”,就是说古人认为,死人往往比活人知道的更多。这也完全符合《红楼梦》的风格。曹雪芹认为贾宝玉来到尘世还不如说是一次堕落。反之,已死的晴雯,是不是知道得比那些在大观园中斗来斗去的人们知道的更多呢?是不是晴雯已经知道贾府必然没落的命运,而甚至因此而产生一种超脱的感觉呢?我们必须注意,在《红楼梦》中,例如晴雯这样的女孩子,按照贾宝玉的话来说,都是“虽死而不死的”。这还不如说是曹雪芹对那个社会的讽刺。
    [26] 又,“季康子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这样,所谓“贾政”的“政”也可以理解为“正”了。而这对于理解贾宝玉的地位特别必要。我们通过鸳鸯姐姐的嘴知道,宝皇帝,的确和乾隆爷有关。
    [27] 联系到书中贾政指责贾宝玉“弑君弑父”,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雍正之死与乾隆有关呢?否则乾隆为什么那么忌讳《红楼梦》呢?
    [28] 只要对比一下前后的文风差异,甚至可以说,难保后面没有掺杂了“御笔”。例如几首“御诗”之类。总之,乾隆是个少见的令人作呕的家伙。
    [29] 红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乃是搞清下半部分的来龙去脉,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可以集中注意力于乾隆有关的历史资料。说不定会有所发现也说不定。
    [30] 写到这里,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为什么林黛玉不能嫁给例如甄宝玉呢?
    [31] 除了“宝嫁黛死”这个情节之外,抄家也写得很自然,另外,贾宝玉出家别父一段也写得很精神。
    [32] 可惜啊!按照《红楼梦》原来的计划,一切均将遭到毁灭,而且在毁灭之前,会发生大爆炸。但是我们没有在续书中看到能量的释放。不如说是一次巨大的流产。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图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