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乱谈三国>> 正文

诸葛亮与街亭之战


    为了完成兴汉大业,诸葛亮五出祁山并对曹魏展开了历时八年的迂回鏖战。陇右天水一带是北伐曹魏的主战场,蜀魏双方为争夺战略要地,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动人心魂,流传千古的历史话剧。著名的街亭之战就是其中一幕。三国时期的街亭,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街亭之战的胜败,直接关系着北伐的胜败。笔者仅从至关全局的街亭之战,探讨诸葛亮得失之所在。敬请专家、学者指教。
    一、诸葛亮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评估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表北伐,将素有“秦巴粮仓”的汉中选为北伐的大本营,亲率大军,北出刽门,屯兵汉中。在首出祁山之前的汉中会议上,督汉中镇远将军魏延提出了奇袭长安的意见,诸葛亮认为这是轻操冒进的危险之计。他回答说:“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夕十全必克而无虑”。诸葛亮“通权达变”,审时度势,将“一举灭魏”的战略改变为“平取陇右,蚕食雍凉,逐步灭魏”的新战略,坚持兵出祁山,绕道陇右,西连诸戎,夺取长安的持久战略计划。具体来说,即出祁山穸占天水,守街亭,越陇山以迂迥长安,趋潼关直捣洛阳。这条坦道虽迂远,但宜于大军大举进攻。这条坦道正是丝绸古道的中大道,街亭位于陇山西口,控扼着中大道的总枢,具有十字路口的作用,是兵家必争之地,具体位置,就是今天水秦安县东45公里的陇城镇。祁山是去汉中的的咽喉之地,历来是军事争夺的要冲。纵观祁山与街亭,渭水相隔,一在天水之南,一在天水之北,两地相距180多公里.诸葛亮对位于坦道的战略要地了若指掌,对街亭早就有数。东汉建武八年(32)光武帝刘秀与雄据陇上的隗嚣在街亭展开了历时半年的争夺战。此地带川百里,建有略阳城,刘秀获悉中郎将来歙袭得略阳城,高兴得对左右说:“略阳,嚣所依阻,心腹已坏,则制其支体易也”为了夺田略阳城,隗嚣率兵数万梦自春至秋攻城不克,便“削山筑堤,激水灌城”,双方争夺十分激烈以为了占据略阳城,刘秀亲征陇上,窦融率军相助,对隗嚣实行战略包围。略阳图解,隗嚣败奔西城。刘秀占领街亭之后,劳赐封侯,加强了对陇右地区的控制。魏明帝曹睿说:“昔汉光武遣兵悬搔略阳,终以破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夕西固祁山,贼来辄破子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魏明帝将街亭之地的略阳城与合肥、襄阳、祁山三城并提可见略阳城的重要,就是说街亭战略,地位的重要。西汉时期,此地是凉州刺史部、街泉县、略阳道的治地零东汉、三国、西晋、东晋时期,是略阳县治地;北魏至元朝时期,是陇城县治地雾西魏、北周时期,是略阳郡治地。街亭这块地方,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州、郡、县、道的治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群雄角逐的古战场。这里开发较早,粮草充足。相传人类始祖伏羲飞、女蜗就出生在这一带,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遗址就从这里发掘。蜀魏在陇右的攻战,除了天水战略地位的重要之外。更有就地筹集军粮的优势。《三国志》中有“进攻东向,搔略阳识谷之实。和祁山“麦熟千顷”的记载,也有蜀兵卤城晒麦的传说。古代作战,运输工具不良,道路也不发达。用兵的要则是“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北伐前,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怒而兴师”伐吴,使蜀汉兵缺粮短,元气大损。当时,关中战乱,人民流离,长安已成饥荒之域,自汉中到长安,秦岭相距,崇山险阻。既无粮草可掠,又是运输不便。地狭民寡的蜀汉军在运粮不济,缺乏后援的条件下,同数倍与已的曹魏军决战,用奇袭的办法要夺取长安,“还都洛阳”是很难实现的。那时,陇右比较富庶,道路比较平坦。“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秦州就是现在的天水。天水所管辖的地域,除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粮草优势、运输条件外,还具有兵马优势。秦汉以来,“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绝句流传千古。龙城是今陇城的古名。汉飞将军李广生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善骑射”,以“良家子”充军。陇上居民多习武强悍善战,素有尚武充军的优良传统。周孝王时,秦的祖先非子在陇山西北坡一带为周王朝养马,“马大藩息”有功,周孝王十三年(前876)乃封非子于秦亭。秦亭在天永境内,“地益禾”。三国时期的卤城(今名盐关),位于祁山和天水之间,很早就是西北著名的骡马交易市场。秦汉三国时期的陇右,气候湿润,水草串盛,很适宜于种植业和饲养业的发展,是军需民食的战略要地。因此,诸葛亮选择了“利粮道以战则利”的陇山道,运用平取陇右蚕食雍凉,逐步灭魏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他在紧盯祁山的同时,就想着固守街亭。对街亭的战略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估价。诸葛亮坚持“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正是看重了祁山、天水、街亭等战略要地和西和诸戎、扩军备战的优越条件。诸葛亮认为。街亭虽小多于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魏军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街亭是吾根本”。
    二、诸葛亮对街亭之战的部署
    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假以出兵进攻模样,扬言出斜谷攻眉(今陕西眉县),并派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果然中计。诸葛亮亲率六万大军西出汉中,迅速攻占祁山,首次上陇北伐。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应亮夕关中响震”。当时,曹魏与东吴正连年交战,魏的西方兵力空虚。自刘备去世后,魏明帝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疏于对蜀汉的防范。“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曹魏朝臣一时也拿不出退兵之计。西驾长安的魏明帝,一面派右将军张督步骑五万,自长安西进,以拒蜀军。一面派大将军曹真守陈仓(今陕西宝鸡县南),以拒箕谷之蜀军。坐阵西城(今甘肃西和县北)的诸葛亮。得知张合前来拒战,重新部署了作战计划。诸葛亮“违众拔稷”,派参军马谡督诸军在前夕首先固守街亭。行事谨慎,思虑周详的诸葛亮为了对这场至关全局的街亭之战部署得万无一失,又派将军高详为其翼,屯兵列柳城.派裨将军王平、督将军李盛、黄袭、张休等皆随马谩疾赴街亭,以拒魏军。
    兵赴街亭,不料马谡既不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夕又不听副将王平的劝告,“依阻南山,不下拒城”。王平数谏无效,不得以领千人屯兵于街亭之后,以防街亭危急,引兵营救。张合得知马谡舍水上山,不下拒城,疾驱大军,包围南山,绝其汲道。魏军加紧攻山厂蜀军久困渴乏出战接连失利,马谡料难固守,突围而逃,众皆星散。王平正欲相救,却遏张钟迎面杀来,王平力穷势孤,鸣鼓自守,张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徐徐收合诸营溃兵撤退。同时,固守列柳城的高详也被魏将郭淮所破。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夕进无所拒夕难以在陇右长驻,不得已迁西县千余户退还汉中。“街亭一役”,蜀军主力溃败。用诸葛亮的话说:“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夕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于魏何损。拔西县千家爹不补街亭所丧”。说明在当时什么也比不上街亭失守之重要。同时也说明街亭所处的位置的确是一个四通八达夕进能够攻,退可以守的战略要地。街亭成了蜀魏双方拼命争夺的焦点。
    三、诸葛亮对固守街亭的失误
    运筹多年的北伐,一出师就先声夺人。在三郡应亮,关中响震,曹魏“朝臣未知计之所出”的大好形势下,诸葛亮没有忘记要把困守街亭放在重要位置的战略构想。当时,蜀军在祁山、卤城、西城一带心天水关仍被中郎将姜维镇守上圭城城门紧闭,被秦州刺使郭淮和弃冀城(天水郡渤两速的天永太守马遵固守)不拿下这些战略要冲,蜀军麓不能放胆东进。在蜀军东进受阻的情况下,守住街亭尤为重要。因为蜀魏两军争占的锋线已是关陇大道,街亭位于关陇大道的要冲,谁控制了这条大道,谁就在军事上占了优势与主动权。从祁山发兵到街亭,路途迂远,行进艰难,既要爬山涉水,又要沿途作战,即使日夜兼行,到达街亭也需三四天。但是为了扼阻魏军翻越陇山进入陇右,反攻蜀军,此时此刻诸葛亮把固守街亭看得十分重要。街亭一定要守住,派谁承担此任最为合适呢?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的关键人选上没有听取众臣的意见,选派了“好论军机,言过其实的马谡承担了此一重任。兵赴街亭,马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使街亭失守,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留下了千古遗憾。根据当时的战况,首先派兵固守街亭的决策是正确的。然而夕所派的战将一定是能够战败张钟,或者能够抵挡住魏军的将军。待蜀军攻下了上卦,进而合兵迎战张舍。街亭守住了,进可直趋关中,威逼长安雾遇可跨陵边疆,攻守自如。
    探讨“诸葛亮与街亭之战”,教训是深刻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诸葛亮为北伐倾注了全部精力与心血,他对街亭战略地位的认识很明确的评价也很高,部署得很周密就是错用了马谡这个关键性人物。诸葛亮为什么会重用马谡呢?一、马谡是刘备、诸葛亮起自荆州的重臣名将争诸葛亮早就器重他。二、南征时,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多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意见,取得了“南人不复反失”的良好效果,诸葛亮就更器重马谡。三、马谡“好论军机”,诸葛亮出于偏爱。两人在一起谈论,有时通宵达旦,足见情投意合。基于这些(也还有另外的原因),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已是一个很有谋略夕能征善战的“人才”夕是固守街亭的最佳人选。结果,事与愿违,教训沉痛。探讨这次教训,既有教于当时的人们,又有教于后来的人们,更有教于当今和后世者。对诸葛亮来说,一是诸葛亮没想到马谡会不听他的安排,违背行事。二是诸葛亮派王平、高详、李盛等战将就是加强对街亭的防守,以防万一。没想到马谩也不听王平的多次劝告。三是诸葛亮过高地看待了马谡。张钟是曹魏五大名将之一,马谡根本不是张合的对手。四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临终所言:“马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嘱托。五是诸葛亮没有采纳众臣提出唯有魏延、吴壹可当此任的正确意见,执意派马谡为先锋罗结果坏了大事。痛哉!惜哉!
    四、诸葛亮的自咎成为后世人的楷模
    对于北伐的首次失败,诸葛亮痛定思痛。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励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碉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诸葛亮为右解,行丞相事。诸葛亮又“引咎贵躬,布所失于境内”,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诸葛亮检讨得洞中了要害夕在这次关键时刻用人上的确犯了一个重之又重的错误,其损失无法弥补。然而,古往今来,象诸葛亮这样知错自咎的大人物并不多见。他在严责自己过失的同时,诸葛亮罚不避来,将马谡“下狱物放”,对忠实执行军令的王平如封进爵。在失败面前,对于功过是非,能够分理靖碉,敢于主动承担领导责任的精神就更难能可贵了。《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神化了,好象诸葛亮处处料事如神,甘发必准,蜀汉众臣多是以诸葛亮授“锦囊妙甘”行事。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政治家、谋略家的诸葛亮,智略过人,但也无法摆脱观念的束缚,同常人一样,也会犯错误,而且会犯很大的错误。正如在固守街亭上错用了一个马谡,使街亭失守, 以致北伐的胜利成果毁于一旦。身居两朝的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至弱对至强”,其难度之大,世所罕有。瑕不掩喻,诸葛亮在错误的自咎上毫不掩饰,严以律己,为后世人做出了榜样。他勇于自责自咎的精神是后世人学习的楷模,更是当代人、特别是领导者学习的楷模。
    从探讨诸葛亮与街亭之战的失误中告诫我们: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把选用人才放在治国的首位尤为重要。国家如此,单位、厂矿、企业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必须广纳群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相信和依靠群众。一个人不论他智慧多高,实践经验多么丰富,考虑和处理问题,总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必须“任人为贤”,“唯才是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的确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他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当权者,严重脱离群众,他们搞“任人唯亲”,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及人民的利益。这样的领导者要反省自咎。党和人民反腐倡廉严惩恶扬善,决不允许腐败者横行。
    诸葛亮是“一代贤相”,“智慧的化身”。他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跨越了国界,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古为今用,方针指导下,研讨诸葛亮文化,深入挖掘这笔丰厚的遗产,有共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