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评论和研究>> 三国评论精选>> 正文

再写三国(七) 一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中)


    作者:holybull
    一十八路诸侯伐董卓(中)
    我们说董卓自找麻烦,因为袁绍他们的官,都是董卓为了拉拢他们而封的。可袁绍他们却凭借着这些官职,招来了队伍,对付董卓。这时候,董卓一定很生气。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听,那些该死的士大夫们的保举,重新授予袁氏兄弟等人官职。而且,一授还就是太守、州牧什么的。
    很多人都抓住这点,大谈董卓的无知无识,亘古少有。董卓的确是笨了一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他就不会白白放走了要行刺他的曹操。(行刺之事,尚存疑问。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但,在袁绍他们的问题上,董卓并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嘲讽与怀疑。
    首先,那时的朝廷上下,与袁家有关联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姓袁的四世三公的家世,容不得有心立牌坊的董卓对他赶尽杀绝。而当朝三公中的杨彪、黄琬两个更是对袁绍极尽溢美之词,力保他的一 百 禄。那时董卓虽然已经自封为相国,位于三公之上,却也不能全然无视这满朝上下的意见。前篇中曾经提过,董卓进京,怀的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别的大臣们看他也是和看暴发户一样。那么在用人上,董卓适当的退一步,支持一下公钦们的人选,也是维持朝中势力平衡,防止出现大危机的手段。
    其次,董卓在进京以前,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除了在十常侍面前。)在朝中也没有真正称得上心腹的人物。在关东,那就更加不是他姓董的天下。他想派人去接管豫、兖等州,可却无人可派。这时,他最好的选择,无疑就是拉拢袁绍袁术兄弟等所谓的青年才俊。至于结果的事与愿违,那就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更何况,袁绍在接受渤海太守的任命时,没有表现出一点不愿合作的态度。可以说,袁绍后来的倒打一耙,委实阴了董卓一招。而袁绍后来的作为,也说明了他善于此道。(不过比曹操、刘备差了点。)
    回来讲接到檄文的董卓。气愤是毫无疑问的反应,在他看来,这些造他反的人,都是他一手提起来的。董卓没有被一口气堵死,算的万幸了。同时,他又很怕。董卓的残暴,是众所周知,而每个残暴的人,在面对突然的变故的时候,往往会变的多疑、不自信。董卓就是这样。从袁绍举兵的时候开始,他就吓得开始考虑迁都。
    相对于洛阳来讲,离他凉州老家更近的长安,无疑能给他更多的安全感。他可不希望,在洛阳被某人莫名其妙的献了出去。这并不是不可能,反而是很有可能。于是从司州到雍州的大迁徙开始了。对于这次人口迁移,一般史书的记载,都是怎一个“惨”字了得。先是把皇帝大臣们赶羊一样的赶向长安,然后是司州的数十万百姓。也有人说被赶的百姓有百万之众,个人认为可信度不大。如果董卓有这么多军队来干这么无聊的事情,那他也不用怕袁绍他们了。所以,被迫西行的百姓并不会太多。至于老百姓路上的惨状,很多史书都有描写,到此董卓误国误家的奸臣帽子算是带定了。
    董卓本人,在留下徐荣、牛辅监视关东之后,去了长安。在离开之前,他下令掀起了大汉朝先帝的灵寝,焚毁了大汉朝皇帝的宫殿。这可不是闹着玩,因为这就彻底决定了董卓反贼的身份,永远别想翻案。
    为什么曾经尝试着收买人心的董卓会走到这一步?没有人能够确切的知道原因,就他的表现来说,只能用偏执来形容。那时的董卓已经几近疯狂了。他做的收拾天下人心的梦,已经彻底破灭;他力图建起的王朝,已经岌岌可危。这时的董卓距离他的灭亡只有一步之遥。
    不过,可惜的是袁绍似乎没有意愿去推他这最后的一把。他与他的同盟们,只是布置起了酒席,边吃喝边讨论着各种“国家大事”,唯独不谈用兵。这里袁绍表现出来的姿态很有意思。为什么他号称要打董卓,但却又不进兵?看着董卓缓步西行,连个吓唬人的态势也不作。袁绍和他的同盟们想的到底是什么?
    “人心不齐”是大家公认的致命伤。我不怀疑同盟中人对董卓的痛恨,如果不然,他们完全不必旗帜鲜明的挑战这位“太上皇”。
    可他们也不急于打董卓。一方面,可能是他对联盟的势力存有很大的疑问。毕竟董卓率领的,是威震天下的凉州铁骑。谁也没有必胜他们的把握。另一方面,可能他们也不希望董卓过快的覆灭。袁绍虽然号称是盟主,但他的资历显然不足以支持他接过董卓现有的权利。于是,一旦董卓倒台,最终的受益者根本轮不到这些“藩王们”
    。真正主持朝政的,还是那些老的掉了牙的公钦们。也许过20年,等公钦们死光了,袁绍会成为又一个何进,可袁绍和他的盟友显然对这个空头支票没有兴趣。
    所以,他们宁可去等,宁可在酒席上寻找可以下手的对象。说句夸张一点的话,在这里,他们已经不是汉朝的臣子了,他们是独霸一方的诸侯。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开疆拓土。
    当然,真心要反董卓的人也不是没有,曹操、孙坚就是两个。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