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作品集
>>
书话
>>
第四辑
《工女马得兰》①译本序
在这样一本名著的前面放上一篇序,非但不必要,而且还是多馀的。不过我既有了机会先一般读者而读此书,它又曾使我异常感动,那么我把我的感想写下来,也许可以作为读者了解此书的一个帮助,何况我又曾答应译者岳煐君写一点东西在他的译稿的前面!
近来译成中文的西洋文学名著中最使我感动的,有三部书:第一部是阿志跋绥夫的《工人绥惠略夫》;第二部是路卜洵的《灰色马》;第三部便是此书。前两者是俄国的作品,又是小说,而且在意义上也和这本《工女马得兰》不相同。《工人绥惠略夫》呢,鲁迅君说是一本“愤激的书”。《灰色马》呢,它的英雄佐治是一个极端的否定者,对于革命,对于一切,都没有信仰,虽然他是一个恐怖党人。《工女马得兰》却不是这样。它是一本充满着希望的书。它的“英雄”,对于革命是有坚定的信仰的。不仅最后马得兰所说的“我的儿子没有死,让的儿子没有死,”这两句话里所暗示的希望是极其明显的,便是其他的地方也都贯穿着希望,随处可以增加读者的勇气。
译本之所以改名为《工女马得兰》(这是我的意思),这意义也是很容易明白的。这本戏是以马得兰为贯穿全书的一根线,以她开始,以她结局。
她与让·罗路同为全戏里的两个重要人物,而她的重要更超过让·罗路,我们说她是全戏的唯一“英雄”也未始不可。
马得兰,据让批评她说,是“有高贵心灵的女人”,是“天地间所生的精华中的一个”,然而在从前,在罢工以前她“不过是一个多苦多病的穷女子”,“曾是那样的安静而多愁”。从一个多愁多病的女儿变为一个信仰坚定的战士,成了罢工群众的“小母亲”,这样的变化并不是什么奇迹。假若我们追蹑马得兰心灵的变化,便很容易明白一方面是困苦的生活,被富人们虐待,侮辱,遗弃的生活燃起了她的怨恨,一方面是真诚的爱情,以“幻梦,计画,奋斗”相信托的爱情给了她“如许多的勇气,如许多的信仰”。这样完成了她的变化,这是很自然的。
让·罗路以前的遭遇倒与绥惠略夫相似。他的同伴为了信仰都跑到死里去了,只剩下他一个。他在波那被绞死时才逃出来,到处受人嘲笑,到处被人告发。他的“苦痛之中,超过于饥饿日子的超过于无被褥的夜里的,却是感到人们的冷淡不关心,和给他们指示幸福之途的力量的白费”,这样他便只停留在一个像烈火般“奔腾的激奋里”,甚至失了信仰。但他与绥惠略夫不同的,他后来得到了马得兰的爱情竟然得到了崭新的生命力和对于前途强烈的信仰,终于为工人的利益把生命牺牲了。
罗伯与喇尔江关系的描写,也是这本戏里一个精彩的地方。他们父子间思想上的冲突到了极点。甚至“彼此相谈,相看,不是像父亲和儿子,却是像仇敌和仇敌”。然而在感情上他们仍是彼此相爱,仍是父子。喇尔江说:“要是我们彼此不相爱了罢,可怜的孩子,我们还会这样难受么?”这是一句何等沉痛的话!米尔波对于理智与感情交战时期的心理描写,在艺术上的价值实在是不朽的了。
① 《工女马得兰》,岳煐译,一九二八年三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喇尔江也不是如一般人所想象的怎样一个坏人,他也想做一点好事,然而因为他的偏见太深,周围的人如麦哥来等又是异常之坏,他自己又没有决断心(这是他的最大弱点,虽然麦哥来等称赞他是一个有决断心的人,实际他毫无决断心)。所以终于造成了绝大的罪恶。他承认工人所要求的是生活,是很公道的事情,然而他竟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反而听了麦哥来的话叫军队来压服工潮,结果杀死许多人而自己的工厂也被焚毁了,他的儿子因为参加罢工者一方面的运动,也被军队枪击死了,自己几乎发了狂。这便是无决断心的结果。
此外如都卢得等资产阶级的谈话以及热勒维娜之所谓慈善,处处表示出来横于富人与贫民间的鸿沟,和在富人眼底下的穷人的面影。至于二十七年苦工所造成的路易·笛耶,便是表示工人困苦的绝好证据。他在罢工失败后同着邻人到堆尸场去。他坐在凳子上望着来来往往的家属,竟说:“这是发工钱的日子。”这时幕下,全剧由此告终。这样的结局很有深长的意味,不晓得那些富人看见了他们的“成绩”能否不惊心动魄!
就艺术方面讲,这本戏也是成功的作品,全篇无异乎是一首很长的散文诗,句法短劲而有力,修辞也很美丽,还带有极强的煽动力。第四幕里让与马得兰的演说,恰与莎士比亚的名剧《凯撒》里布鲁达司与安多利欧的两篇演说一样,是极能动人而又名贵,即与大演说家的演说相比也无愧的。
选自《巴金全集》第十七卷第305—308 页。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更新时间:2024/11/26 0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