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报告文学、史传文学
>>
巴金传
>>
上卷 第一章 四川老家
第五节母亲和二姐的死
1913年,即民国二年,尧棠的母亲陈淑芬生了她最小的一个孩子尧椽(开麐)以后,健康情况就逐渐变坏。她嫁到李公馆,前后不过十七、八年,却生了九个孩子,平均每两年为李家增添一个人口。这当然非常符合李氏上代祖宗“多子多孙”愿望的。但她自己的青春,却为多子女而作出了牺牲。她性情温和,举止文雅,既追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类带有伤感成份的诗词的美感意境,也很自然地承受了诸如《烈女传》之类封建故事的影响。她的善良,使她体恤下人,关怀他们的冷暖,丫环出嫁,给她们添衣送被;佣仆患病,给他们请医抓药。她对子女慈爱而作出自我牺牲更是不用说的了。她来到李家,几乎有一半的年月是在怀孕期中;而所有的年月都倾注在对子女的抚爱与教育上。
民国三年七月,那是一串使人难忘的闷热不堪的日子。尧棠的母亲病倒已经二十多天,她白白胖胖的圆脸变成又瘦又黄,显得十分憔悴。尧棠并没有意识到抚爱他哺育他的母亲就要离开他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不时的跑到房间里去看母亲,回答母亲的各种问话:“饭吃过了吗?添一碗没有?”“到什么地方去玩了?他们在做什么?”“功课做好了吧?书背熟了吗?”“澡洗了没有?衣服太脏了,该换一件吧!”……他站在床边听着,随时回答母亲的这些提问,仰着头看看母亲的脸。他觉得母亲瘦了。隔了几天,他又看见母亲还在为着大哥的亲事操心,为大哥订婚时准备聘礼,吩咐大哥到亲戚家去借金镯。又过了二、三天,母亲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只能简单地吐出几个“嗯”字。后来,她连摸他的头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身子不能动弹,脸部显露着痛苦的表情,两眼含着泪水望着他。十岁的尧棠还没有意识到,他的母亲将永远不再能温柔地摸着他的头,向他微笑着轻轻地讲话了!他和尧林睡在母亲的隔壁房里,这一夜,他还像往常一样,和尧林一起从母亲房里出来,由袁嫂带他们回到自己房间去睡。尧棠只知道母亲病着,病得不轻,他心里有些黯然。兄弟俩睡在一张床上,悄悄地不多讲话,唯恐惊动母亲,但还是以为明天早上可以去看母亲,向她请安,问她好些没有。母亲是永远在的,他们出生以后就有母亲,母亲是不会抛弃他们的,在他们的小脑袋里从来不曾把母亲和死联系过。
然而,第二天,即七月二十一日早上,当他们从梦中醒来时,就听见一种不寻常的动乱的声音传进来。先是父亲与大哥的唏嘘,后是二姐、三姐的哀哭,接着是几个大汉抬重物的声音。原来安放母亲遗体的棺材都已经被人抬进来了。啊,母亲竟在昨天深夜撒手离开人间了!尧棠跟着三哥尧林急急忙忙起床,含着热泪看到这些景象,一时还来不及完全意识到在他眼前发生的这场巨大的变化。他好像觉得母亲还在他的身边,他还在她的怀抱里。他看见她梳着光滑的头发,穿着淡青色湖绉滚宽边的大袖短袄,慈蔼的圆脸上洋溢着微笑,对着他轻柔地讲话;他又好像看见她正坐在方桌旁,在孩子们的一本本小簿子上,用娟秀的笔迹抄写《白香词谱》,然后用她动人的声音讲解给他们听;他又似乎看见她在他们睡觉时,轻手轻脚地走过他的房间,到养蚕房里给蚕子添桑叶;他又听到她用忏悔的声音,向他讲她不该打一个贪嘴的奶妈,虽然这是她生平仅有一次的打下人。他听母亲说:“人都是一样的,不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高,要爱一切人。”
母亲去世了,但母亲并没有在他的面前消失。他一到母亲房间里,就情
不自禁地喊起“妈妈”来。啊,妈妈是不能失去的,但妈妈到底在他的眼前不见了。大殓的时候,他见到棺材被放在西厢房斜对面的签押房里,母亲静静地躺着,苍白的脸失去了青春和微笑。许多人在她的周围哭喊,还有人正在把准备好的红绫盖上去。这时,屋内一片哭声,谁也不知什么时候,棺材被盖上,并且钉牢了。
尧棠擦了擦泪,抬起眼,只见二姐和三姐还伏在棺盖上大哭着,她们把头撞在棺木上,抗议家里人把母亲隔离在棺材中。她们比尧棠大五、六岁,已经完全知道失去母亲将是怎么一回事了。一到晚上,尧棠还听见两个姐姐在灵堂里哀哭,他不禁也在房间里抱着三哥尧林的头哭了起来。他非常同情两个姐姐,他知道她们的生活是和母亲的生活紧紧联在一起的,她们同样也不能离开母亲,母亲的死,对她们是个多么大的打击。特别是二姐,在大姐死后,她是母亲的长女,母亲对她,有比对儿子和其他几个女儿更殷切的要求,这就是希望她能更像母亲那样做人,做一个既懂诗书又谙家务,必要时还能勇于牺牲的人。她从小跟着母亲读诗背词,还能做针线活,又最能体贴母亲在大家庭中做长房媳妇的苦处。她似乎很早就成熟,在广元县,当杨嫂患病,不能再带领尧棠和尧林时,她就接替了杨嫂,把自己的床搬到他们的房间里,伴着他们睡,代替杨嫂给他们讲故事。她和三姐差一岁,回成都后,她们两个人睡在一起,房间里有一本《烈女传》,那是爷爷指令她们读的,也是学馆里给她们读的课本。从这本书里,她们学到了许多封建的“妇道”,作为妇女,她们要忍受一切,顺从一切。那本书里有许多可怕的人物,尧棠听姐姐们说过,那是她们的榜样。有个寡妇因为陌生的男子拉了她的手,她便把自己的手砍掉;有个王妃,宫里起火,甘愿烧死,也不出来,因为怕失体面;有个女子,明知父亲在河里淹死,她自己不会游泳,仍投水去找他父亲尸体。两个姐姐性情温和,很像母亲;但熟读了这样的书后,显得与她们的年龄不大相符的沉默寡言,有时甚至十分忧郁。特别是二姐,她的身体,本来在广元就已经十分单薄,一回到成都,到了秋凉季节,就不断咳嗽,有时还发现潮热,人逐渐消瘦,中医一直治不好。有一次高热不退,几天下来,神志都昏迷了,多亏母亲请了四圣祠医院的英国女医师来,给打了针,服了药片,才把她救了过来。医师说,二姐患的是肺结核,中国人叫它作“女儿痨”,这要很好的调养,还得注意心境愉快。祖父和父亲却不相信西医,他们很怕洋鬼子,但又轻看洋鬼子,认为对外国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母亲却悄悄地与那几个英国女教士结交,经常来往,还带着尧棠到医院玩,使尧棠有机会第一次认识外国朋友,对她们送给母亲的《新旧约全书》中文译本很感兴趣,虽然他当时并未读它,只觉得这本书的皮面精装,与中国的线装书完全是两种不同装帧,因此印象根深。
二姐服了西药,病有些好转,不幸的是母亲的死给了她一个很大刺激,悲伤加重了她的病情,她的身体更加消瘦了,有时连饭也吃不下,咳嗽却不停。一个月的丧事过去,她已经不得不经常躺在床上了。可是母亲已经去世,再也没有人去请四圣祠医院的西医来为二姐诊病。父亲只相信中医,而中医那时对肺结核的治疗是没有办法的。二姐十六岁的生命,像一盏少油的灯,渐渐地黝黯,就要熄灭了。
虽然封建大家庭的变化十分无情,但一切仍要按照它的旧规矩、旧礼制办事。这个家庭以老太爷为主子,当然什么都得听他的,一切活动都得围着他转动。母亲在七月里去世,全家悲痛之情未已,而当年十一月里祖父的生
日却又来到,为了应付这一桩大事,公馆里上上下下忙了近一个月,照样请了戏班子进来,热热闹闹地演出了三天大戏。戏台搭在大厅上,正是在停枢的签押房隔壁。天井里摆了几十桌酒,主人殷勤招待,客人又吃又看,热闹而快活;只有二姐一个人躺在厢房里,没人照料她。尧棠悄悄地跑去,只见她咳嗽,喘气,一句话也说不出。好不容易天暗了,掌上了灯,客人散去了些,而戏还在演出,父亲发觉二姐孤单得可怜,便叫人把她扶了出来,让她坐在一把藤椅上。二姐失神的眼光停在戏台上,也不知道她看到了些什么。尧棠却见到她的脸色苍白,人瘦得只剩了一张皮和一副骨头,眼球凹了进去,再也不像几年前在广元拉着他的手从母亲房间出来陪伴他睡觉的二姐了。过了半晌,二姐轻轻一声喊:“我要进去。”就颤颤巍巍地让女佣把她扶了进去。从此,人家再也不曾看见她出来过,因为两天后她那年轻的生命就结束了。她像玉兰花一样洁白的青春,一点不留痕迹地在这个大公馆里消失了。她死的时候天还不曾亮,尧棠正睡着,做梦正走到一个陵园里,在花丛中发现一个新墓,墓边的树枝上有唱着歌的小鸟,还有彩蝶在墓前飞舞。他正想朝着墓碑走去,看那碑文上写些什么,忽然听见一阵哭声,醒来才发觉那是三姐的哭声,原来二姐就在这个时候去世了!三姐哭得很悲伤,她俩一直睡在一个房里,一起读书,一起做针线,一起玩。现在二姐死了,她以后的命运将是怎样呢?生活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她也很可能成为悲剧中的角色吧,茫茫的未来在等待着她……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电脑版
手机版
[ 新都首页 ]
[ 古文典籍网 ]
更新时间:2024/11/23 0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