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侧攻到围攻:弱胜强良策
-
官渡之战,是曹、袁争霸之战,曹操以其多谋善断,从侧攻到正面攻击,最后围而歼之,彻底摧毁了袁家军。这在历史上是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哀两军在官渡摆开阵势时,强弱悬殊,袁绍有大军70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90余里,曹军则只有7万。初曹军正面迎战不利,只能死守,袁军屡攻经月不下。曹操因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乃致书留守许昌的荀或征求其意见,荀或复书劝他“决守待敌变”,操纳其策。后操用许攸之计,尽烧鸟巢存粮,袁军无粮大乱,曹军趁机发起猛攻,袁军大败而逃,之后,曹军乘胜直捣其老巢,用奇计围而歼之。
当代日、美汽车之战与官渡之战颇有相似之处。——同是以弱胜强的范例,战后美、日汽车生产和技术水平差距极大。美国素有“汽车王国”之誉,世界第一辆“汽油马车”是于1896年在美国诞生的,从此,美国人便偏爱汽车,近一个世纪以来,它既是世界上汽车生产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汽车消费大国。“底特律汽车城”名闻天下,底特律的“三巨头”,即通用。
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不仅垄断国内汽车市场,也称霸世界市场,一直至70年代。而战前,日本汽车制造厂主要生产军用卡车,技术很落后,战后初期日本汽车工业基本被摧毁,残存的丰田、日产和富士等几家汽车公司只靠修理美国的大批破烂车过活。但在修理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日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水平,也为日本汽车公司积累了资金。如富士厂到1958年的10年间共修改军车18.7万辆,赚取利润5000万美元。为发展日本汽车工业,日本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1949年到1955年前,生产处于进口代替阶段,没有出口汽车,更谈不上美国竞争。可是,在40多年后的今天,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汽车工业蓬勃发展,雄视世界,不仅日益扩大对美国市场的占有份额,也同时向全球进攻。据美国《幸福》杂志统计:
在1986年世界20家最大汽车公司中,日本占了9家,当年这9家日本公司共销售了1330多万辆汽车,占世界市场的1/3。而在美国市场上,目前每售出四辆汽车,其中有一辆就是日本车。据美国一研究机构调查发现,现在美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中,差不多有2/3的人喜欢日本车。相反,美国汽车工业却急剧萎缩,日益滑坡,1989年,美国汽车制造厂商普遍陷于产销不振的困境,销售量再次大幅度下降,底特律三大公司的盈利总额降至84.2亿美元,分别比1988年下降13.1%、 27.6%和65. 8%。由于感到前景不妙,现在正在大幅度调整生产计划、裁减人员,合并机构和压缩产量。难怪有人惊呼:“底特律“三巨头”正面临绝境!——在谋略运用上也基本相同。大凡以弱击强,正面拼搏必败,只有以侧攻配合正攻才有取胜的希望。但选择侧攻点十分重要,它必须对战胜敌人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不然即使侧攻成功也无多大作用。袁军军粮辎重尽积乌巢,它能否保住,对袁军生死攸关,乌巢被袭,袁军无粮,除败退外别无他途。也恰在这时曹军发起正攻始能大败袁军。在进入围歼袁军阶段,曹操则设计促使袁军分裂,将袁谭拉过来成为其在袁军的“钉子”,内外夹攻,故轻而取之。日本人向美国人发动的汽车战也是从侧攻开始,继而内外夹攻取胜。日本侧攻点是选择美国的小汽车市场。这是因为美国汽车制造商不重视小汽车,但美国顾客却喜欢小汽车,从远景看小汽车大有可为,日本人乃拼尽全力以其轻巧、省油、保修为特点的小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当日本人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就对美国汽车制造厂商发起正面进攻。这时引起美国汽车制造厂商的激烈反抗,美国政府也采取保护主义措施,日本乃在美国设厂生产和自办经销点,在日本人内外夹攻下,尽管从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有所减少,但由于日本人在美国设厂生产汽车和推销汽车,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占有的份额却不断增加。
日本对美国汽车战的胜利,是在商战中以弱胜强的典型范例,这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故不厌其烦详评如下:
探明情况,以强击弱
不管是官渡之战也好,日本对美国的汽车战也好,其采取的谋略,都是源出于《孙子兵法》的“奇正”论。孙子很强调作战要“奇正”结合,他说: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加以碫投卵者,虚实也。” (《孙子兵法·势》)这是说,作战要取胜,必须善于运用“奇 正”:并要懂得以“实”击“虚”,那就好像以石头砸鸡蛋一样。也是说,“奇正”运用得好,要建在懂得“虚实”的基础上,“奇正”和“虚实”是 相辅相成的,是取胜之道。
对“奇正”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一般说,担任正面进攻的军队为正,担任侧击包围、迁回的部队为奇。在战法上,明攻为正,偷袭为奇。日本人很重视《孙子兵法》,对“奇正”论也结合它的实战经验加以发挥。如日本著名的武士官本武藏所著的《五轮书》则提出:“直接进攻强大之敌难!故须先攻其角落。大战中,此法攻敌薄弱环节更易见效。一俟占敌角落,敌整体之精神即垮。为彻底歼之,尚须乘胜追之。”
考察日美汽车战的过程,日本正是运用上述谋略以取胜。
194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一项振兴汽车工业的新政策,将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开发日本出口潜力的关键行业之一。这一新政策是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预测后做出的。日本政府认为汽车业特别重要,它的消费者遍布全球,规模效益大,很有发展前途,世界汽车市场的需求会有大幅度增长,同时也存在足够的竞争空间。但对具体进攻的目标,日本人未探明它的“虚实”前,是不敢冒然出击的。日本人切望进攻的主要目标显然是美国,因为美国在世界上不仅生产汽车最多最好,汽车销量也最大,如能在美国推销,那么在世界其他国家推销也就毫无问题了。可是在50年代,它并不敢直接碰美国,而是一边“练兵”,一边摸底。所说“练兵”,是说日本将其质量还赶不上美国的汽车先销拉美和东南亚国家,待质量提高和取得营销经验后再向美国推销,在这同时,对美国汽车市场进行广泛的详细的调查研究。但这不是说,在50年代日本人并没有向美国试销汽车, 1957年,丰田送到美国的第一辆“丰田宝贝儿”,因外形、质量都存在严重缺陷而遭到失败。丰田不因此而泄气,而是在产品质量和了解美国市场上痛下功夫。除依靠日本政府提供信息外,还利用贸易公司,外国人以及自己的职员搜集信息。一方面了解美国汽车特别是大众小汽车存在的缺陷以及美国道路条件等,一方面了解美国人的特性,尤其是对汽车的需求。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美国人对汽车的偏爱已大有变化:过去美国人偏爱大型的豪华的汽车,认为乘坐这样的汽车才能显示自己的高贵地位和男子汉气魄;但汽车终究是一种交通工具,由于美国汽车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拥挤,大型汽车转弯及停车都感不便,加上油价上涨,人们感到用大型汽车耗油多不合算,因此,美国人的偏爱已转向小型汽车,即喜欢购买价廉、耐用、耗油少、维修方便的小汽车,并要求汽车要容易驾驶、行驶平稳、腿部的活动空间要大,等等。丰田正是根据美国人的喜爱和需要,制成一种小巧、价廉、维修方便、速度更快、乘坐更舒适的,受到美国顾客欢迎的美国式小汽车。这种汽车就是皇冠车,但皇冠车只不过是经改进后的美国底特律轿车的变种而已。由于这种经过改制的小汽车符合美国顾客所喜所需,迅速在美国市场上树立起物美价廉的良好形象,终于打进了美国市场。接着日产在研究了美国汽车的制造技术、设计优缺点,消费者的口味以及市场环境后,于60年代初推出“兰鸟”牌汽车,也成功地打进了美国市场,其他日本汽车公司也相继拥人美国市场。
打入美国市场后,日本汽车公司并不满足,而是不断调研,不断改进,提高质量,尽量做到完美无缺,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价格,满足美国顾客所喜所需,因而能不断扩大市场占有额。
在行销战术上,日本人总是失在对方一些薄弱的地区取得占据市场的诀窍后,再向难于攻占的堡垒进攻。日本汽车公司50年代主要在拉美和东南亚推销汽车,至60年代才集中力量向美国这个“汽车王国”进攻。丰田初进美国市场时也是在有经销商代理的地区推销,占领一个市场后,然后向四处幅射,以至占领整个市场。如它开始重点是放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及西雅图,在这些地区建立起滩头阵地后,开始向美国汽车制造业发起正面进攻,1965年,丰田在美国仅销售288辆汽车,但1980年,它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至50万辆,是1975年的两倍多,在美国汽车进口商中占了领先地位。
日本人能轻而易举地打入美国市场,美国汽车制造厂商麻木不仁帮了大忙。在50年代,美国人是瞧不起日本货的,这包括当时担任国务卿的杜勒斯和底特律的“三巨头”,因此,“汽车王国”的统治者们就用不着担心日本汽车的竞争,他们盲目地自大,认为自己制造的汽车“顶瓜瓜”,也无须去了解美国顾客之所爱所厌,也就没有必要加以改进满足美国顾客的需要。 60年代,日本小汽车打入美国市场也未引起他们的注意,底特律仍继续生产大型豪华车。即使在1960年至1969年日本小轿车销量从130万辆增至1510万辆,且还在猛增时,底特律还是忙于生产大型轿车,如果说有所改进的活,也只是在翻新花样上费心机。因底特律既没有防御,也没有阻击或迎战,结果是大大方方地让出了小汽车市场,让日本人大摇大摆地进来。
日本汽车初进美国市场时,美国底特律“三巨头”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日本人不与之正面冲突,而是从其最弱点(小汽车市场)进攻,当时日本小汽车比美国小汽车质高价也廉,因此,实是以强击弱,故日本人能战而胜之。
深入重地,内外夹击
孙子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孙子兵法·谋攻》)对此,宫本武藏说得更具体:“若敌已不能良持,若敌已手足无措,若敌已开始逃避,则吾须全面摧之,歼之。切记勿留须臾可能使敌东山再起之患。” (《五轮 书》)日本人的进攻正据此战术,当力量强到能够围攻时则围攻之,且“全面摧之,歼之。”
当今美国汽车工业在萎缩,日本汽车工业却一枝独秀, 1989年日本汽车产量又有新的增长,各大公司产销势头旺盛,据统计,日本各汽车厂家,1989年共生产汽车1300万辆,比1988年的 又增加了 2.6%。出口美国的汽车有增无减, 1981年达300万辆, 占领了美国小汽车市场的20%,预计1990年日本小汽车市场占有率将突破30%。 日本人并不因在美国初战 告捷而心满意足,尽管日本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但仍不断采用新技术以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这是因为日本人懂得;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前进,是立于不败地位的保证。
由于电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世界汽车制造业正进入开发运用新技术的新时期。日本早已将电子技术引进汽车产品,如日产的Cedric和Gloria产品系列都装有微处理机,用于控制燃料注入、点火时间等;丰田也在 新开发的车型中成功地引入了电子监视技术和发动机控制 器。日本人推出的前轮驱动汽车,也给了美国厂商当头一棒。现在日本本人已开始为下一世纪研制功能多样化、更加省油、更减少金属成伤,提高安全系数的新型汽车。日本汽车厂设计了一种新型车,可以兼做车主生活、工作的场所。驾车人在开车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工作,或收视电视新闻和商业信息以及收发传真资料,同时,还可遥控操纵家里的洗衣机,掌握厨房间炉火炖鸡的火候,指挥机器人打扫卫生,等等。这种汽车很安全,因为行车路线已编入电脑,汽车一直处在最佳的路线上,即使临时遇到意外。电脑也会提前发出警告信号。现在,日本人正以新技术继续改进和生产多样化系列产品,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上向美国汽车制造厂商展开全面进攻。
面对日本汽车制造厂商强大而凌厉攻势,美国政府及底特律“三巨头”
都感受到巨大威胁。因为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日本每年贸易逆差高达500亿美元,其中进口日本汽车占美对日赤字的一半。为减少赤字和保护美国汽车工业,美国政府须对日本汽车进口实行限额。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绕开美国的进口限额,日本人便深入这个“汽车玉国”重地设厂制造汽车,本田、丰田、日产和马自达等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已都在美国建立了“移植工厂” 。 1989年,日本国受限额限制对美出口汽车虽比1986年最盛时期减少了100万辆,但加上这一年日本设在美国的汽车工厂生产的110万辆,日本汽车对美国的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0万辆, 1989年日本小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从1986年的26%跃至30%。也就是说1989年日本小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创了最高纪录。
可以说,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已在“汽车王国”安营札寨,深深地在美国扎了根。设在美国的日本汽车厂商,正与本国汽车制造业遥相呼应,内外夹攻。设在美国的日本汽车厂制造的汽车,深得美国顾客的喜爱,如本田汽车公司在美国分厂所生产的“阿科德”牌汽车,在美国最畅销。仅本田一家,1989年销售量就占美国汽车市场总销售量的7.4%。本田的成功在美国引起巨大震动。据估计,日本在美国设厂生产的汽车,到1995年,年产量可达250万辆,为1989年的 1倍多。当然,美国汽车厂商决不会认输,正在尽力挽回颓势,特别是底特律“三巨头”,都在学习日本同行的经验,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此,还和日本公司合作办厂,如福特公司和马自达公司、日产公司已经联手合办工厂;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公司早在1983年就合作生产汽车。这种联合无疑对日本汽车公司是有利的,更巩固了它在美国的根基。
今后,日美汽车战必将激烈地进行,不只在美国,还在欧州,但美国人要赶上日本人,非短期可办到,也非容易之事,至于要把日本汽车公司挤出美国市场已是不可能的了。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