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写三国 (二)桃园三结义
-
作者:holybull
桃园三结义
黄巾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其实按版图来看,也就一丁点大了。可它牵涉的人口绝对有当时的一半。),以巨鹿的张角本部和豫兖之交的波方最为强势。
张角有一位部将叫程远志,是专门负责冀北和幽州教众的头目。太平道在冀幽交界处的势力还算强大,使得程远志一举带了10万人马,去打幽州。当然,这10万人马也是虚的,10万口人还差不多。真正能上战场充数的也就4、5万的样子。(那时的太平道教徒已远远不止造反前的30万了。反贼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程远志这人不会打仗,一路上走走停停,耽误了很多时间。而这也恰好给了政府抵抗的机会。
不过,那时候做官的一般一听说黄巾军来了,就携家带口的逃命要紧。这样一方面,把城郭送给了黄巾军,另一方面,又给黄巾军安民制造了不少的麻烦。黄巾军里种田的人不少,会管事的却不多。所以最有效的安民措施,就是一片片的吸收教众。
这样表面上似乎是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拖垮了太平道本身。
Ok,回来讲这桃园三结义。
这个事件的诱因,就是程远志所号称的进攻幽州。幽州的刺史是刘焉。他听到了黄巾军的消息以后,也想过逃,肯定想过。一个手上只有万余兵马的太守,实在没有什么资本可言。可他忍住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奇怪他后来能坐稳西蜀如此长时间的原因,他终究还是有些魄力的。
在与当地的富商和各地的武官商量了以后,他开始着手征兵。(钱粮有了着落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到此真正开始。
对于这个故事的真伪,没有人说得清楚。我们确实知道的,不过是刘备在涿郡参加了刘焉的自卫队(该死的小日本。)。而在后来的征战中,刘备有两个帮手,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到了刘备作平原相的时候,这两个人做了别部司马,依旧一心一意、形影不离的跟着刘备。可以说是有兄弟之谊。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是异姓兄弟,并不确实。
不过罗贯中的杜撰,还是很有道理。那时的结拜风潮十分流行,很多人都喜欢与谈的拢的人结拜成异姓兄弟。吕布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兄弟(他的老爸也很多……)。
假如刘关张确实是在涿郡一起加入的军队的话,那他们很有可能是异姓兄弟。
当然一起结拜的可能还有其他人。刘备以好交朋友,而在当地很出名。所以有可能是一起参军的一群人,结拜成了兄弟,发誓在战场互相帮助。不然刘备随便一结拜,就拜到了两个名将,实在是rp太强了。
但这样的事实是不能拿来写小说的,因为这太普通了,作为刘备狂热的崇拜者,罗贯中自然不会写的这么平淡。于是桃园孕育而生。整个结义过程,刘备的大仁大义,关羽张飞的倾心以待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是成就了一段男人之间的千古佳话。
当然,桃园结义所体现的价值远比它的真伪重要的。
在一个“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时代,结拜成为了体现两人关系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名人的起家的时候,要么用的是自家人,要么就依靠那一群异姓兄弟。那时候并没有什么用人上的系统理论,一般都是通过父辈老师言传身教,来获得一些为官之道(其实就是为管之道。)。人们都只是凭借这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自己的归属。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去而复反,降而又叛的事情。
那时候的人太没有安全感,太容易被别人说服,他们一直在努力的寻找着一种纽带把自己和别人捆绑起来,以起到自保的目标。即使是鄙薄世人的曹操也躲不过这一点。他一开始结交的袁绍,后来称许可托付妻子家人的张邈,都是这样的例子。曹操失望了,与袁绍的决裂,张邈的反叛,彻底成就了他多疑的性格。
相比于曹操,刘备是幸运的,他的两个兄弟虽然没给他少添麻烦,但却一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无论他们有否兄弟之名,他们的友谊在那个时代,都是伟大的,值得崇敬的。罗贯中也许夸大了这一切,但我们无须因为后人的善意渲染,而鄙薄这一段历史。
--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