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 天机莫测
-
当日夏侯惇惨败而回,赴许昌见曹操,他自缚去见,伏地请曹操将他处死,曹操与夏侯惇有同宗之亲,见状怒火先就消了一半,他令夏侯惇起来,又令人替他松绑。夏侯惇道:“诸葛亮用兵如神,享中其计,致大败而回。”
曹操道:“谅这诸葛亮寂寂无闻,草野村夫而已,侥幸取胜,不足为忧。我决亲统大军,先取荆州,再克江东孙权。”
曹操当即下令,调动大军五十万,分作五军,第一军由曹仁、曹洪统领;第二军由张辽、张郃统率;第三军由夏侯渊、夏侯惇领兵;第四军则由于禁、李典统率;第五军由曹操统率,五军兵力,均达十万人,又令许褚率三千精骑,作先锋直插荆州。
曹操将届出兵之日,赴许昌依附曹操的名士孔融,向曹操劝阻,说刘备、刘表皆汉室宗亲,不宜征伐,曹操不听,孔融被逐出,不由叹道:“以此不仁伐至仁之师,怎能不败?”
曹操获悉,认为孔融在他出师前竞作此不吉祥之语,大怒道:“你咒我必败,我先要你满门皆灭。”
于是,孔融及二子,以及家小百余人,竟被曹操下令斩于市示众,以示警诫。
曹操断然下令,大军出发,浩浩荡荡,杀奔荆州而来,天下莫不震动。
荆州百姓,因惧曹操血屠徐州的残暴,均惊恐惶惶,担心大难将至了。
就在此时,刘表在荆州襄阳场中,病况果然渐沉重。他忽心有所触,自感时日无多,又担心曹操来犯,荆州无人可抵御,便派人赴新野,召请刘备赶赴襄阳城。
孔明闻讯,主张刘备尽快去襄阳城,在刘表去世前,抢先占先机,以免荆州落入蔡氏族人手中,新野方面,则由他和赵子龙负责镇守,防范曹操的进攻。
刘备于是不敢再犹豫,由关公,张飞二人亲自护送,赶去襄阳。
刘备等抵襄阳刘表府衙,刘表卧在病榻上,执着刘备的手道:“我已病人膏盲,知不久于人世了,今唯有托孤于贤弟,我的儿子无能,恐不能继承荆州大业,我去世后,贤弟可助则助,若不可助,则请贤弟自为荆州之主。”
刘备心慌意乱,忙道:“刘备自会竭力匡扶刘琦贤侄为荆州新主,岂敢自领荆州?兄长放心好了。”
刘备话音未落,蔡瑁已疾奔而进,说曹操亲统五十万大军,已杀奔荆州而来,新野首当其冲,请刘备立刻回返新野布防,刘表一听,登时手足发颤,作声不得。
刘备见情势危急,也不敢再逗留,只好率关公、张飞二人,连夜驰返新野。
刘表被曹操进犯荆州的消息,吓得吐出大口鲜血,他已知面临最后关头,于是秘密写下遗嘱,令刘备佐长子刘琦为荆州新主;又派人紧急召刘琦赶回,接掌荆州。
不料刘表的一举一动,均已被蔡夫人严密监视,她获悉刘表秘密遗嘱内容,不由大怒,下令关上内门,由她胞弟蔡瑁,及心腹张允二人把守,任何人不许再内进。
刘琦在江夏接报,知父亲病危,连忙赶回襄阳。但在内堂大门前面,被蔡瑁率兵挡住,以舅父的身分斥道:“公子奉命镇地江夏,责任重大,怎可擅离职守?若东吴趁机攻犯,则公子错失大矣!你若进去见主公,必惹主公生气,加重病情,你罪大也。快返回江夏去吧。”
刘琦心性懦弱,又毫无主见,一听便无可奈何,只好在内堂门外,大哭一场,然后便上马返回江夏去了。
刘表在病榻上,盼刘琦到来,但直等了半夜,仍不见刘琦进来。他心知必是蔡族中人作梗,但他此时连起床亦不可能,身边连一个亲随也没有,一切均已被蔡夫人姐弟二人控制,他还有什么办法?到第二天五更时分,刘表又急又痛,大叫三声“我死不瞑目。”便就此逝去了。
刘表刚逝,蔡瑁便一手操纵,立蔡夫人的亲子刘琮为荆州新主。蔡氏族人,分统荆州军权,荆州实际上便落人蔡族人之后了。
不久曹操大军已逼近荆州,蔡瑁、张允二将,竟力主将荆州献给曹操,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荆州刘表旧臣虽有人反对,但立刻被蔡瑁杀了,其余尚有谁敢抗拒?于是蔡瑁即令刘琮写了降书,派人送到进抵宛城的曹操。曹操自然喜出望外,答应只要刘琮投降,便封他为荆州牧。
不料蔡瑁派出的送降书人宋忠,在回来的途中,被关公截获,得知荆州已生惊变,连忙将宋忠提去见刘备。
刘备获悉一切,不由又惊又恨,但又无可奈何,孔明道:“如今唯有抢先一步,率兵攻入襄阳,取占荆州,主公为荆州之主。”
刘备犹豫道:“但刘表已立遗嘱,令刘琦为荆州新主,我于此时捉其子而夺其地,天下人必认刘备乃忘恩负义之徒了!我怎可为之?”
孔明不由微叹口气,心想:荆州先前不趁刘表意动时占取,便已失先机,此时曹操大军压境,取之已无益,的确会令人误会,则便失人和了!他心中有点烦躁,不由道:“但若曹军攻到,却如何是好?”
刘备长叹一声道:“事已至此,悔之已晚,不如放弃新野,退入樊城坚守吧。”
孔明正沉吟间,探子人报,说曹操大军,以许诸为先锋,曹洪、曹仁统率十万兵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博望坡了!
刘备不由大惊,忙道:“既新野难守,不如立刻撤退城中,军民到樊城坚守吧。”
张飞一听,大急道:“兵马撤退容易,但若带上城中民众。
行动迟缓,只怕未到樊城去,半路便被曹军追到了,不如抛开城中民众,迅速退入樊城去。”
刘备道:“新野百姓,随我多年,我怎可一朝抛弃?若如此,我必大失天下民心矣。”
孔明一听,不由暗暗点头,心想:“刘备所虑,虽有迂腐之失,但他目下处境,唯一可争取而自重的,便只有人和之优势而已,的确不能失去。否则若荆州兵败,刘备便难于天下立足了!看来唯今之计,只能暂时的不以胜负为意,以争取天下民心的依附为先。”
孔明主意已决,他不再犹豫,决然说道:“新野的确宜弃不宜守,但也不能轻易放弃,须于新野重挫曹军的锐气,以利于我军从容而退。新野城中的百姓也不宜抛弃不顾,宜让其随我撤退为上策。此举唯有甚大风险,甚至招致我军的重大损失,但最终却能赢得天下民心的归附,为日后的创业进取大计奠定基矗因此我的安排,其中的难处,众将均须体会,不可执着于暂时的胜负,而须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孔明于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意详尽论析他定计所据的战略大策,以便激励诸将奋战决心。
张飞自新野一役后,对孔明己倾心拜服,他一旦向谁拜服,便必誓死忠心跟随,决无反悔,因此他刚才虽情急之下,主张抛下新野百姓,以便轻身撤退,但听孔明这一番论述,却不由又真心信服。孔明话音刚落,他便高声叫道:“先生不必多说了!张飞誓依先生之计行事便是。”
关公此时亦含笑点头道:“先生不必犹豫,但有安排差遗,我等皆莫敢不从。”
孔明欣然一笑,他深知情势危急,已不容他稍有犹豫迟缓,便决然的下令,派人到城中张贴文告,向城中百姓晓谕道:“无分男女老幼,但愿意跟随刘玄德退的,即于今日下午动身出发,不得自误。”又派孙乾往汉水河边调拨部分船只,供城中百姓逃难撤退所用,再派人将城中各官吏家属,由糜竺护送,先行赴樊城。
孔明对关公道:“云长率一千兵马,到白河上游埋伏,须带备布袋,内装沙土,先堵截白河之水;待明日三更后,但听下游人喊马嘶,便取起布袋,放水向下游淹去;同时顺势杀将下来,接应下游之军。”
关公领令,毫不迟疑,疾步而出,率一千兵马,依计先赴白河上游去了。
孔明又道:“翼德带一千兵马,于白河博陵渡口埋伏,此处水势最缓,曹军被淹,必由此而上岸,即可乘势杀敌,不得有误。”
张飞见孔明重用他,心中十分高兴,他向孔明大叫:“先生放心!翼德必将曹军杀个鬼哭神号。”说罢即疾步冲出,率兵去了。
孔明又对赵子龙道:“子龙引军三千,分作四队,自率一队伏于东门外,其余三队分伏西、南、北三门,预先于城中屋宇上面,埋藏硫硝等易燃之物,曹军入城,必占据民房休歇,且明日黄昏之后,必有大风刮起。待大风起时,便令西、南。
北三门伏兵,射火箭入城。待城中火势炽旺,便于城外呐喊助威,曹军必心虚胆怯,仓皇逃奔,你亲守之东门可留一条通道,待曹军由东门逃出,便于东门外随后追杀,不可恋战,天明即立刻收军,与关、张二人会合,撤往樊城!子龙,你明白其中的要旨么?”孔明未了,忽地问了一句。
赵子龙深知,这是义兄特地向他傅授用兵之法了,他微一沉吟,即含笑道:“子龙明白,此乃军师火烧新野之计也。”
赵子龙说罢,即转身疾出,到城中布置指挥埋伏,准备施行孔明火烧新野的计策。
孔明又令糜芳、刘封两将,带二千军马,一半持红旗,一半持青旗,于新野城外鹊尾坡屯驻,但见曹军追到,红旗军在左,青旗军在右,一齐走动;曹军必生疑心,不敢追来;二人但见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然后即往白河上游接应,糜芳。
刘封二人,亦领令去了。
孔明分调布置妥当,即向刘备道:“主公可与我到城外鹊尾山腰守候,阻缓曹军入城的时间,亦令其心烦意乱,以利赵子龙施计。”
刘备见孔明只留下他的师妹雕雪在身边,随行的兵力亦仅得五百,不由有点担心,对孔明道:“先生乃军中栋梁,却只留五百兵力,更无大将守护,万一有失则我军亡矣。”
孔明一听,从容一笑,并未答话。他身旁的雕雪不由格格笑道:“刘将军放心吧!我师哥他若非为保存新野百姓生命,及为刘将军的创业大计,他孤身一人啊!就算曹军百万,又能耐他何也。”
刘备并不知道,孔明身负天机门的天机无为绝顶神功,就连他惊为神将的赵子龙,亦曾仰赖孔明施展神功救助呢!
他因此一听雕雪所言,还以为雕雪是女娃儿的心性,说笑而已,但又自知兵力薄弱,为挫曹军,为保百姓,孔明亦只能如此不顾自身安危布置了。
刘备不再多说,与孔明、雕雪一道,随后撤出新野,登上城郊北面的鹊尾山腰,密切监视城中及城北的动静。
此时,曹仁、曹洪所率的十万大军,已逼近新野前沿阵地。前面十里,便是鹊尾山,依山而进,便可直捣新野,根本再无险可守了。
前面的三千先锋精骑,由曹操的虎将许褚率领,一路向鹊尾山风驰电掣奔来。到中午时分,已杀到鹊尾坡前。
在鹊尾坡奉令埋伏的糜芳、刘封二将,即令二千兵马,各打青红旗,招展挥舞,其状十分诡异。
许初因知夏侯惇吃过刘备军师诸葛亮的大亏,他虽然勇猛,亦不敢大意,连忙下令道:“不得再进!前面必有伏兵。”
许褚领三千精骑,停驻下来,他自己单人匹马,驰回前军大营,向前军主将曹仁禀报。
曹仁心思比许褚细密,他微一思忖,即判断道:“敌军只旗而不见兵,乃疑兵之计也。谅无埋伏,许将军可速进新野,我当随后接应。”
许褚便驰返鹊尾坡,领兵杀了进来,他驰抵林下,发觉持青红旗的敌军已不见了。这般阻缓一下,天色已近黄昏日西斜了。
许褚心中又急又怒,他正欲领兵再迸新野,忽听鹊尾山上,有人大吹大擂,响彻四野。他抬头一望,只见山顶红旗遍布,红旗簇拥中,又有两把青罗伞,下面二人,正是刘备、孔明,二人正对坐饮酒,简直不将许褚放在眼中似的。
许褚不由大怒,令兵追上山来,山上打下木石,死伤不少,前进不得,许褚只好退下山来。
此时天色已晚,四野开始黑沉下来。曹仁的前军三万,已推进到鹊尾坡了。曹仁见天已黑沉,便令许褚先行直扑新野,就近扎营歇息。许褚领令而去。曹洪随后亦驰上前军,与曹仁一道,率前军五万向新野疾进。
曹仁曹洪率军进抵新野城下,十分顺利,毫无阻滞。近前一看,只见新野四座城门洞开,曹军一拥而入,城中竟空无一人。
曹洪对曹仁道:“此必刘备、诸葛亮势孤计穷,荆州又已向我投降,刘备无兵可用,只好带着百姓逃窜去了!且他带着众多百姓平民,行动必定迟缓,我军大可先在城中作营,歇息一晚,明日再追上去可也。”曹仁心中虽然有点不安,但亦自负辖下有雄兵十万,刘备、诸葛亮便有三头六臂,仅凭他的万余兵力,如何可以抵御!因此也同意曹洪的建议,先在新野城中略作休整,歇息一宵。况且许褚所率的三千先锋,也不知突进到何处,在新野驻札,待与许诸会合,再作进击较为稳当。
此时曹军的确已人困马乏,接令于城中驻扎歇营,均不由大喜,纷纷进占民房,烧火造饭填肚子去了。曹仁、曹洪二人,亦在新野城中府衙安歇。
当晚初更时分,果然天气突变,刮起狂风,城中飞沙走石,将士纷纷躲进屋内避风。
此时赵子龙埋伏于城乐门外见狂风骤起,不由叹道:“义兄竟知天文地理,连风起亦可预测,真绝世高人也。”
赵子龙毫不犹豫,即依孔明的部署,下令南、北、西三城门埋伏的士兵,将火箭射人城内,燃点城中民房屋顶的硫硝火物。
立刻,火箭划破黑暗的夜空,如电光火闪,纷纷向城中民房屋顶射去。
此时,在新野城府衙中,曹仁、曹洪因白天行军疲劳,已入梦乡了,守门的兵士却然忽闯进内堂,报说城中失火。曹仁道:“不必惊慌,此必是兵士煮饭时,不小心遗下之火,速加扑灭便。”
说时,又接几起飞报,几乎遍及城中各处地方。曹仁这才惊惶,急令将士上马冲出新野时,满城已被大火烧红了。
南、西、北三城门的大火炽烈,根本无路可逃。
曹仁、曹洪大骇,慌忙率军在城中左冲右突,希望寻一条逃出火海的生路。闻报城中东门无火,曹仁、曹洪急奔东门,后面的兵士亦随后溃逃。
曹仁等率城中的溃逃曹军万余人,刚逃出东门。背后忽然喊杀声起,一员英武将军率军从背后掩杀而来,正是刘备的大将赵子龙。曹仁等将领心胆俱寒,哪还敢回身接战?只顾向城外狂奔。赵子龙追杀一阵,残数千曹军,又忽然于黑夜中隐退。
曹仁、曹洪率残兵溃逃之际,糜芳又引一军追到截杀一阵,曹军溃逃更慌。四更时分,刘封又率军杀来,曹军又被残灭一部分。
曹军溃逃了半夜,人困马乏,将士大半焦头烂额。不久奔至一道河边,是新野城郊的白河,此时河水不深,曹军将士不管许多,纷纷下河饮水喂马。人啸马鸣,响彻十里内外。
就在此时,关公在白河上游埋伏,依孔明之计,先用布袋装土,堵住河流水,因此白河下游之水便少了大半,河水变得甚浅。此时突闻白河下游人啸马鸣,关公即下令军士抽起布袋,水流滔滔,向下游冲流而下。
曹军大半均在白河下游饮水,上游洪流突然汹勇而至,把曹军人马淹入洪流,死伤甚众。曹仁拼死逃脱,引残兵败将向水势缓慢处的博陵渡溃退。
而张飞率一千军埋伏于博陵渡口,早已等得不耐烦了。
他一见曹军果然溃退到此,不由欣喜的大笑道:“孔明算无遗漏,洞天彻地,真乃用兵奇才也。”他毫不迟疑,即率军杀出,大叫道:“曹军之贼,快纳上命来。”
曹军无人敢于接战,四下溃逃。
张飞沿下游向上游追杀,残曹军数千,杀得十分痛快。
半路忽有一员猛将杀到,原来是曹军的先锋许褚。他率领三千精骑,左冲右突,在半路却迷了途,直到夜深,才知曹仁在新野城中被火烧,慌忙引军来救。张飞正杀得性起,迎着许褚便大叫道:“来!来!我先与你大战三百回合。”许褚张飞斗了数回合,也不敢恋战,夺路走了。
张飞依孔明之计,也不迫赶,先到鹊尾山,与刘备、孔明会合,一路沿白河向上游进发,到达上游,糜芳、刘封已依计安排好船只等候。孔明便下令登船,向樊城方向疾驶。
新野一役,又将曹操的前军曹仁、曹兴的十万大军打得大败,曹仁、曹洪收拾残余兵马数万,在新野城郊驻扎下来,派曹洪去向曹操汇报新野惨败之事。
这是继夏侯惇之后,曹军第二次偿到诸葛亮的厉害了。
曹操闻曹洪报告,不由又惊又怒。咬牙道:“这诸葛亮何许人也?用兵如此绝毒?我誓要生擒此人,以祭我战死士卒。”
就在此时,许褚亦赶到曹操的中军大营,拜见了曹操,说起诸葛亮的用兵厉害,许褚若有所悟的说:“曾在鹊尾山上,远望那诸葛亮与刘备在一起,此人风采英姿,令我忆起当年的一位少年人来。”
曹操一听,忙道:“那少年是谁?”
许褚道:“当年吕布夺了主公的青州,北面又被袁绍逼迫,处境十分凶险时,不是曾蒙一位自称孔明的少年人相助,以“进而不攻、围而不击”的妙策,终于打败神勇无敌的吕布吗?而诸葛亮此人,甚有当年那少年英侠孔明的风采,我怀疑莫非诸葛亮便是当年的孔明吗?”
曹操一听,神色不由连变数变,心中又悔又恨又惊又奇,复杂之极,好一会,他忽地想起,徐庶曾在夏侯惇出师前,大赞诸葛亮,显然徐庶深知这诸葛亮的来历!便立刻道:“快!
快请徐庶进帐见我。”
徐庶被召了进来,曹操也不待他参拜,劈头便道:“请问元直!那诸葛亮是否即孔明呢?”
徐庶微一怔,道:“诸葛亮字孔明,若依此来看,诸葛亮与孔明,其实是同一人也,丞相为甚有此一问?”
曹操一听,不由仰天叹道:“我白白丢失一位旷世奇才也!实不相瞒,我早年曾获少年人孔明相助,打败吕布,我今日之大业,孔明之功不少也。可惜后来他不辞而别,我为此而伤心了多日啊!我所虑刘备者,便是此人以仁义示世,甚得人缘,担心如孔明这等旷世奇才,被他招纳,则他便如虎添翼也!今日果然不幸而被我料中,孔明即今日的诸葛亮,我为此将寝食不安也。”
徐庶默言不语,心想:其中定有不可告人的前因后果!
许褚见曹操为孔明如此感叹,不由大叫道:“主公放心,刘备和孔明已逃到樊城,樊城离新野不远,许褚愿率精兵三万,直捣樊城,将刘备和孔明杀了,主公岂非可以安寝无优么?”
曹操却不以为然的叹了口气,道:“刘备有负于我,杀其今不足惜,但孔明我有负于他,我岂忍杀之?况且如此旷世奇才,又怎可轻易毁掉呢?好不教人为难也。”
曹洪道:“主公既不舍杀孔明,如今我大军压境,刘备仅凭万余兵力,自知必难坚守樊城,不如派人前去,向刘备招降,瞧在孔明的脸面上,保存城中军民的生命,更封刘备高官厚爵,他必心动矣。”
曹操一听,欣然点头,对徐庶道:“我本欲以大军踏碎樊城,但为顾及城中百姓生命,愿招降刘备。公可前去樊城,告诉刘备,若肯来降,前罪一概赦免,更可封官进爵,保其荣华富贵。他若再执迷不悟,我必屠尽城中军民,踏开樊城!公愿意去吗?”
徐庶的母亲,已因被曹操所逼,自杀而死,徐庶已发誓,今生不为曹操谋一策了,但此时为樊城百姓生命担忧,只好答应往樊城一行。
徐庶抵达樊城,刘备、孔明亲自接见,三人叙旧,均十分感慨。
徐庶对孔明道:“曹操已醒悟,当年曾助他大败吕布的少年人,便是今日助刘公的诸葛亮了!曹操因此甚有招纳孔明你之意呢。”
刘备一听,不由大惊道:“曹操当日已令我失元直你,今日又要我失去先生么?若失去先生,则如断刘备命脉,乃天亡我刘备也。”
孔明淡然一笑道:“我少年时,之所以助曹操打败吕布,不过欲藉曹操之力,解救东平岛无辜百姓生命罢了,并非欲图甚荣华富贵,当年如此,何况今日呢?曹操残暴,骄狂日甚,绝非明贤之主,我又怎会受其招纳呢?元直欲作刘备的说客,只怕是白走一趟了。”
刘备一听,这才以手加额喃喃道:“先生明志,有如赐刘备重生之机也!苍天佑我。”
徐庶微笑道:“我亦知曹操所以派我前来劝降,目的乃在孔明公之故,而收买人心,因曹操已知孔明公当日舍他而去,乃因曹操残杀徐州百姓之罪孽也,徐庶之所以前来,不过是为告知一事。”
孔明含笑道:“元直兄欲告何事?”
徐庶道:“曹操已部署五十万大军,准备分作九路,先填平白河,再攻樊城,樊城无险可用,只怕已难守祝曹操若攻陷樊城,必大开杀戒,樊城军民必遭其屠戮,因此孔明公宜作万全之策。我来此目的乃在于此,说完只怕便须赶回去了。”
刘备忙道:“元直难道不可以留在樊城,助刘备一臂之力吗?”
徐庶长叹一声道:“我母已因我之故自杀而死,我已抱恨终生矣。若我不回,曹操必迁怒于樊城百姓,届时徒增杀戳而已,徐庶因此不得不回。我身在曹营心在汉,誓不为曹谋一策。况且刘公有卧龙匡助,胜我多矣,何愁大业不成?徐庶告辞了。”
徐庶离开樊城,返回曹中军大营。徐庶来见曹操,说刘备并无投降之意。曹操大怒,下令大军即日进攻樊城。曹军五十万,浩浩荡荡杀向樊城。樊城军民,闻讯皆惊惶不已。
刘备问计于孔明,孔明道:“樊城无险可用,军民惊恐,已失半志了再无可能坚守了。可速弃樊城,取荆州襄阳重镇,整顿兵马,方可再战。”襄阳距樊城仅五十里,是刘备目下唯一可以最快退人的防守据点。
从樊城南退襄阳,首先要渡过汉水,因此孔明吩咐,立刻多备船只。然后再向城中百姓告示:“今曹兵将至,生死难料,孤城已不可久守,百姓愿跟刘公者,便请立刻渡江往襄阳。”
此时樊城中,除了原来的居民,还有一大批从新野撤来的百姓,闻告示均齐声大呼道:“我等誓死相随刘玄德公。”
于是近十万百姓,即日离城,扶老携幼,拖男带女,纷纷渡江,两岸哭嚎之声,震于四野。
此时刘备已在渡船上,望见百姓的苦况,不由大哭道:“因为刘备一人之故,令百姓遭此劫难,刘备还有何颜面生存于世?”说罢竟欲投江自荆此时在刘备身边护卫的雕雪姑娘,轻舒玉手,便把刘备扯住了,一面轻声道:“凤凰火浴然后重生,其中必历艰难困苦,但历劫重生,便成一飞冲天火凤凰也。”
孔明亦在旁边轻声道:“百姓虽苦,但心甘情愿,皆因畏曹之暴也,主公又何必自咎?日后大业有成,为百姓创造一番太平盛世,岂非对百姓的最佳安慰吗?”
刘备这才化悲痛为力量,慨然说道:“刘备只要一息尚存,必为拯世救民于水火而奋斗!以报天下百姓相附我刘备之德。”
刘备船驶到汉水南岸,回头望去,见有百姓未渡,便令关公指挥船只,返回北岸,全部驶渡过河。
刘备带着十余万军民,抵达襄阳。襄阳城中的刘琮、蔡瑁、张允,因已降了曹操,不但不接纳,反而乱箭射下,杀害了不少随行百姓。
孔明见情势危急,便对刘备道:“若攻襄阳,此时已力有不逮,曹军随后将至,亦无法阻挡。唯今之计,只好迅速南下,攻占江陵立足,再图大计。”
南面的荆州重镇江陵,距北面的襄阳三百里,途中山水相连,路途难辛,刘备的兵马,保护十数万平民百姓,大小车数十辆,挑担背负者不计其数,一路南下,每日只行得十余里,要抵达江陵,便须走二十多天。
关公、张飞、赵云诸将皆向刘备道:“江陵要地,足可拒守,如今带着十数万平民百姓,每日仅行十余里,何时方可抵江陵呢?若曹军赶到,又如何拒敌?不如着百姓缓行,我军快马疾行,先取江陵为上策也。”
刘备叹道:“欲成大事者,必先以民为本,令百姓心附于我,我又岂能弃之不顾呢?我誓死不弃跟随我的百姓也。”
众将无奈,张飞道:“孔明神机妙算,不如先问计于他。
若孔明同意,则哥哥必依从也。”
众将于是向孔明请示。孔明微一沉吟即微叹口气道:“若弃百姓疾进,当可抢占先机,攻取江陵,即得天时之机也。
但有得必有失,如此必夫人和,令天下百姓对我军寒心。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你等以为,主公该放弃百姓而不顾么?”
关公、赵子龙均若有所悟,沉吟不语。张飞却性急,大叫道:“我也不晓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但先生说如何,张飞誓死相从便是。”
孔明不由微微一笑,道:“目下之计,亦唯有舍小而取大我,以暂时的挫折,去换取日后的大成吧。”
当下孔明即令云长率五百军,往江夏,向镇守江夏的刘琦求救,请刘琦速起兵乘船到东陵会合,又令张飞押阵断后。赵子龙负责保护军中老少,其余糜竺、糜芳、刘封、周仓等将,负责照顾百姓。
孔明安排妥当,与雕雪、司马芝两女,留在刘备身边,护送十余万百姓,一路南下,缓缓而行,每日也仅走十余里路而已。曹军随时追杀到,形势十分凶险。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